近日,共青团的力量集结到阵地、团干下沉到阵地、需求对接到阵地,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充分彰显“青年力”。
招募12.9万余名青年志愿者,组建2029支青年突击队
上海各级团组织积极发挥凝聚力和向心力,在第一时间招募了大量青年志愿者,组成了众多抗疫青年突击队。据不完全统计,截至3月28日下午16时,全市各区、大口、高校团组织和青年志愿服务组织共招募青年志愿者12.9万余名,累计上岗11.6万余人,累计上岗41.9万余人次,上岗总时长274.1万余小时。目前,全市地区、青工系统成立临时团组织57家,组建青年突击队2029支。
浦东全区团组织组建青年突击队239支共4727人,社会化招募志愿者8900人,累计服务时长近57万小时。静安团区委通过区青联、青企协和青志协组织网络,高效动员整建制的支援队伍,同时向社会招募300余位青年志愿者形成储备库,建立“团区委机关-青联及自有协会-志愿者储备库”三级动员体系。
团上海市委联合市少工委共同开展“领巾‘云’关爱”系列活动,持续开展专题“云”调研,关注学校少工委助力居家网课情况,自3月16日发放问卷以来,共收到291条反馈,其中,各级少工委已重点关注防疫一线工作人员子女553人,帮助居家学习少先队员解决实际困难超过1841个。同时,以空中十分钟队会、名校长公益大讲堂等形式载体,引导队员在居家网课期间保持身心健康,助力家长为孩子成长营造更好的居家环境。
青春守“沪”,年轻人奔走于抗疫一线
白天,一群学子身披白袍奔波于抗疫前线,夜晚连上网线,则变成了同学们的健康守护者。85名瑞金医院青年医务工作者组成了“蓝小医”志愿者服务队,自3月14日上海交通大学师生咨询专用通道开通至今,“蓝小医”们共接到超过1000条问诊热线。
在这场青春守“沪”中,各高校志愿者积极开展校内疫情防控和保障志愿服务。高校团委配合疾控部门,组织在校师生志愿者开展核酸检测、餐饮供应、物资转运、心理疏导等方面志愿服务。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组织数百名师生志愿者共同参与物资搬运、核酸检测等志愿服务。上海交通大学师生共同努力,开发新算法、设计协同软件、计算最佳方案,解决学校封闭期间送餐难题。同济大学青年教师、团学骨干、青马工程学员等主动担当志愿者,1小时内报名人数超过1000人,彰武路校区青年志愿突击队利用“济云居”打造彰武“战疫加油站”公益空间,让广大学生感受校园准封闭时的温暖;华东师范大学同学在专业老师指导下,组织开通上线了“在线同辈互助心理支持平台”,为本校师生提供便捷的心理支持;华东政法大学上千名教职员工和青年志愿者奋战一线,团委的全体老师们坚守岗位,做好守时的“送餐员”;一则学校紧急“征集令”,让95后松江团员青年教师陈鹏主动报名成为“逆行者”,只身前往隔离酒店,化身学校8岁学生的“临时爸爸”。
为了守护居民的“菜篮子”,团属枢纽型青年社会组织青年家园集结沪上青年社会组织连夜成立“小青菜联盟”,助力解决买菜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团上海市委主动对接市商务委,为盒马、叮咚买菜等电商平台协调志愿服务力量;美团、顺丰团委积极动员骑手、快递员参与疫情防控工作,部分外卖骑手主动报名参加居民物资配送志愿服务。
面对疫情出现的“心理缺口”,上海12355青少年服务台第一时间开通“防疫心理”专线,充分调动专家和志愿者力量提供心理援助,为广大市民和青年志愿者开展心理疏导援助服务。截至3月28日,热线与网络总体服务4327人次,12355志愿者参与服务655人次,累计服务时长1682小时。
青年企业家捐款捐物,科技抗疫保驾护航
在此次抗疫过程中,上海各级青联委员和青年企业家们也积极投身一线,相关企业加班加点投入生产,确保新冠采样拭子、防护物品、隔离餐等关键物资及时供应。市青联、青企协动员各界别各领域青年代表,积极发挥专业和资源优势,全力筹措物资、参与志愿服务、履行企业责任,积极助力疫情防控工作。同时,积极帮助企业纾困,联合金融机构开展助力中小微企业融资直通车服务。截至目前,市青联、青企协等累计募集约50万个医用口罩,17万个N95、KN95口罩及3万多件防疫物资,以及食品、睡袋等各类生活物资,第一时间送到一线医护人员和志愿者手中。市青基会、希望志愿中心累计接收各方捐赠物资总价值约约600.3万元。
这些青年企业家还将高科技充分运用到抗疫的各个场景,为抗疫斗争保驾护航。奉贤区青联委员钱雷为奉浦街道设计了一套程序,在读卡器上刷身份证,即可智能识取身份信息,在电脑上直接生成核酸检测二维码并打印;针对小区封控现实情况,钱雷负责的南桥镇翼枭青年志愿服务队充分运用无人机的高机动性,进行大范围空中巡查和高空喊话。
作者:占悦 陈嘉音 郦亮
编辑:王宛艺
责任编辑:张晓鸣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