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孩子居家网课学习过程中使用家长手机、平板时可能也会打游戏、社交,部分家长疏于防范,有的将手机支付开通小额免密支付功能,无意间就给自控能力较弱的学生提供了网游消费的“便利”。
4月1日下午,家住崇明区庙镇的张先生找到上海市公安局崇明分局庙镇派出所报警,称遭遇了电信网络诈骗。据张先生讲,从3月29日起,他的银行卡上莫名其妙产生了多笔交易记录,截止到报警时已累计被交易2000余元。
民警接过张先生的手机,发现其银行卡绑定了手机某支付平台,又通过仔细浏览该支付平台交易明细,发现这些交易金额从几元到几十元不等,交易商户都是“某网络科技公司”。
民警随即询问张先生手机是否本人使用,张先生称疫情期间手机主要给12岁的儿子在家上网课用,平时儿子会偷偷用这部手机玩游戏。而张先生的儿子连连摇头,说他在游戏中没有用过某支付平台。民警让小张打开经常玩的游戏,查看到了游戏中的购买道具记录,发现这些记录与张先生某支付平台的交易记录完全吻合,但张先生表示儿子并不知道自己的某支付平台密码。
通过进一步查看张先生的手机设置,民警发现张先生在某支付平台中启用了“免密支付”功能,即用户进行小额交易时无需输入支付密码即可完成支付。张先生的儿子就是在玩游戏时使用了免密支付功能,先后在游戏中购买了不少道具,这才让张先生的银行卡上少了2000余元。
民警告诉张先生他遭遇的不是电信网络诈骗,在民警的建议下,张先生及时更改了某支付平台设置,解除了免密支付功能。民警同时要张先生加强孩子疫情在家期间的教育引导,以免沉迷于网络游戏。
目前,张先生正准备相关证明材料,着手向“某网络科技公司”客服申请退款事宜。
警方提示:家长在日常使用手机和给未成年子女使用手机时,一定要保管好各类支付软件的付款密码,并慎用免密支付功能,防止因密码泄露或未成年子女误操作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家长也要提醒孩子,玩游戏要适度,切莫沉迷于网络。
作者:何易
编辑:刘力源
责任编辑:陆益峰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