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2023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生命科学创新发展峰会”17日在长宁区举办。这场云集顶尖科研院所、生物医药龙头企业、初创企业、资本、园区运营等各方的峰会,碰撞出一个个新项目“雏形”。现场,一家从外地慕名而至的医药初创公司,就向虹桥临空经济园区抛来布局业务的意向。
利用区位优势以及数字长宁的积淀,打造开放的国际化生态圈,实现多元碰撞。放眼全市,历经多年发展,沪上生物医药产业“生态圈”向着热带雨林般的“立体生态群”迭代。而长宁区从中寻找错位发力点,强化协同创新。
微观探索在大虹桥生命科学创新中心可见路径,该创新中心已集聚生命健康企业1100余家。现场,“大虹桥生命科学创新中心一期项目”(即“生命元山”)揭牌。运营方、东久(上海)投资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开发部高级总监卢佳阐释:充分发挥园区内龙头企业美国丹纳赫集团的链接能力,重点关注合成生物、医疗器械、AI制药方面项目;同时在氛围、人才、资本方面探索“多元”可能性。
氛围:区位优势,破局“巷子深”
错位——这是卢佳谈及园区招商的逻辑,“张江研发+上海制造”的格局下,“生命元山”更应准确把握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
“生命元山”项目由四栋地上8层、地下2层的写字楼组成,总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其特点是交通便捷:距离中环、外环、北翟高架路仅5分钟左右车程,前往虹桥机场和虹桥火车站仅需10分钟车程。
信息流、人流、资金流交汇融通以外,卢佳认为,吸引企业的还有政府擅于搭台,集聚孵化器、投资、市场等各类资源助力企业成长。
峰会现场,中科计算技术西部研究院研究员、图灵·达尔文实验室副主任赵宇有关“计算医学赋能医药产业”的分享,令美国丹纳赫集团副总裁韦春艳印象深刻,“他提出的就是一种颠覆性的技术,通过IT(信息科技)与BT(生物科技)相互促进有助于缩短创新和产品转化周期过长的问题。这方面,需要各方给科研工作者搭建展示交互的平台,打破‘巷子深’的桎梏。”她建议,长宁区要找到数字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的链接点,找准应用场景。
资本:多元入局,打破政策瓶颈
峰会上,与会专家、业内人士“解剖麻雀”、关照全市,提炼个性化探索,也指出共性问题反哺区域对产业布局的思考。
国药集团医疗器械创新投资基金(筹)副总经理张柯提出,将投50个项目,争取未来孵化出4至5个全球领先、中国自己的企业。韦春艳认为,“国家层面出台的诸多政策都旨在鼓励具备优秀临床价值的技术和产品,留下真正的创新策源力量。相较于普通私募,‘国家队’的耐心更长久一些,类似国药这种具备投资、孵化和最后产业化的大型国企,也能在这个过程中整合创新能力,加速转型。”
就长宁区而言,新近发布的《大虹桥生命科学创新中心建设行动方案》指出,用好区内两个金融园资源,发挥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基金等落地本区长宁的优势,放大杠杆和引导作用。发挥高榕资本、国投招商、高瓴资本等作用,吸引更多知名创投金融机构、社会资本助力区域生命健康产业发展。
“关键还是要让更多社会资本看到市场。”上海干细胞转化医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何志颖以干细胞为例,指出政策层面的堵点,业内期待相关部门能够尽快打通干细胞申报医疗技术的路径。
打通前提是形成对干细胞的风险性分级。
“如果把损伤的组织器官比作土壤,干细胞比作种子,风险高的干细胞是指要生根发芽、再生组织,而风险低的干细胞只是给土壤施肥、改善微环境并不会再生组织。参照国外相对成熟的分级方式,风险高的即具有分化能力的干细胞按照药物申报,风险低的干细胞既能按药物申报也可以按医疗技术申报。”何志颖分析,现实情况中药物申报流程长、难度大,把渠道拓展对企业而言也更有投资动力。
作者:苏展
编辑:王宛艺
责任编辑:张晓鸣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