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金检检测有限公司是市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功能型平台的重要服务模块,图为检测人员正在取放检测样本。
用30年时间,实现产业规模200倍增长。在取得如此历史性意义的成就之后,上海生物医药产业该如何更上层楼?面对挑战,整个行业该如何勾勒梦想?为了圆梦,我们又该如何谋定而动?
要回答这些问题,需要足够的高度和视野。正在举行的2023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为此打造了一个顶级平台。今年,这里依然集聚了一批重量级嘉宾大咖,通过他们的经验和洞见,“上海药谷”有望找到跃迁的突破口。
商业模式之辩
“中国正处于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转折期。”这是全球顶级药企罗氏集团董事会主席塞维林·施万博士的判断。不久前举行的第35次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上,施万当选为新一任市咨会主席。而在会议落幕后,他留在上海参加生物医药产业周活动,继续为他已结缘20年的这座城市贡献智慧,“在这一关键时刻,需要良好的政策,来促进产业发展”。
在谈上海之前,施万先以美国、英国和瑞士为例,阐述了市场和决策对产业的作用。
美国作为全球领先的生物医药创新中心,拥有众多创新企业,以及高度市场化的医疗服务和保险体系。在美国,创新药物源源不断,但医疗服务非常昂贵,大量人群没有被医保系统覆盖,因此很多人享受不到顶级医疗创新体系的成果。施万表示:“我对美国的模式有不同看法,它制造了很多不公。”
英国相比美国则恰恰相反:大部分医院是公立的,医保体系覆盖所有人,政府几乎是唯一买单人,凭借垄断的买家地位,将医疗价格控制在很低水平。在英国,医疗支出占GDP(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低于9%,还不到美国的一半。但这种环境也带来很多问题,比如医务人员常因对收入水平不满而罢工,病人预约手术往往要等上很久,等等。整体而言,英国的医疗质量在欧洲处于垫底位置。而作为曾经的生物医药领先国家,如今其生物医药创新企业也是严重不足。
在美、英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医疗体系和商业模式之间,瑞士扮演了折中的角色:国家医保与商业保险互为补充,公共医疗机构与社会资本相互合作,这种情况下,瑞士人对本国的医疗服务普遍满意,而且生物医药产业也得到充分发展。施万说,目前生物医药产业是瑞士第一大产业,在全国出口总额中占比超过40%。
讲述这三国的经验,施万是希望上海能在管控医疗成本与鼓励医疗创新之间,找到平衡点。在他看来,当前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已取得巨大成就,下一步,如果想吸引和培养更多顶尖企业和成果,就要明智决策,设定最合适的政策框架,从而实现更公平的医疗保障,以及更有利于创新的商业环境,“如果能做到这些,那么上海就一定能形成全球领先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千亿药”之问
站在本土领军企业的角度,目前国内生物医药产业也站在一个新时代的起点。那么,下一个里程碑究竟在哪里?复星国际有限公司联席首席执行官陈启宇的标准非常直白:千亿元级新药。他说,当前中国最好的药,年销额大约在百亿元;回溯10年前,是10亿元当量,而20年前则是亿元级。相形之下,当今全球最大的单一药物,比如诺和诺德公司研发的控糖和减重“明星药”司美格鲁肽,年销额大约在2000亿元级别。“我们能不能在未来10年,做出自己的千亿元当量药物呢?”
“千亿药”话题,乍看似乎有些过于直白,但在本次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上,它却引起许多企业的共鸣。百济神州全球总裁兼首席运营官吴晓滨说,自2015年中国进入创新药时代以来,好产品不断涌现,但我们下一步的目标,就是要让好产品也能在市场上取得巨大成功。而要衡量市场表现,销量是最核心的标尺。
作为议题设定者,陈启宇对“千亿药”的诞生抱有信心。在他看来,上海要打造世界级生物医药集群,就必须拥有伟大的企业;而伟大的企业就必须靠伟大的产品来证明自己。从现在起,再过10年,中国诞生“千亿药”将是大概率事件。
尽管如此,打造“千亿药”依然是一个极具风险和挑战的目标,必须拿出切实行动,否则就可能止步于一句口号。陈启宇说,要做“千亿药”,必须有更好的创新,这需要政府、学术界、产业界等携起手来,做更多实实在在的事情,拿出更多投入,落地更多政策。假如要承载这些,最合适的地方就是上海。
扬子江药业董事长徐浩宇对“千亿药”愿景也颇有感触。他坦言,假如把司美格鲁肽交给扬子江药业,“绝对卖不到2000亿元”,主要制约因素包括商业能力、文化构建、团队组织,以及全球性的商业策略等。“实际上,我们要培育的绝不仅仅是创新能力,在全球化方面,中国药企也需要不断进取。”
全球化之路
“国际影响力”“世界级产业集群”,是上海生物医药产业既定的发展愿景,而要落地这两个关键词,许多本土药企正在把目光投向海外。在他们看来,企业下一个决定性的突破口就是:国际化。
吴晓滨说,本土企业要实现商业成功,就要让自己的产品为全球患者所用。一方面,要求企业具备国际化的营销能力和大规模海外运作能力;另一方面,政府部门也需要为此营造环境。他表示,考虑到生物制药是一个受监管环境高度影响的行业,为此,应该以国际化为导向,选择在上海先行先试,将海外经验引到国内,等成功后再向全国推广。
作为生物医药领域的著名投资人,易方达资产管理总经理宋昆说,生物医药企业的全球化,可以从另一个已具备全球竞争力的行业中借鉴经验,那就是:电动汽车。他表示,上海在电动车领域率先引入特斯拉,通过“鲶鱼效应”快速形成一个世界级市场竞争环境,从而倒逼本土企业提高竞争力。而在生物医药领域,上海也已在尝试。宋昆说,目前mRNA的全球领军企业莫德纳正在加速推进上海项目,这应该是上海面向未来的一个重要布局。
当然,国产新药要在全球市场上获得成功,最关键的还是要看创新含金量。目前,全球销量领先的药物,全都是在技术上能引领时代的产品,因此,中国药企要成为世界级,“中国创新”也必须变为“世界创新”。
回忆起十多年前的初创阶段,联影医疗董事长张强说,那时他们推出的产品虽然在性能或价格上有一定优势,但并非是独有技术,因此,在海外推广时难度很大。近期,随着联影一系列首创产品的问世,情况大有改观。上周刚从美国回来的张强告诉记者,哪怕是梅奥诊所这样的全球最顶级医院,对联影的产品也很有兴趣。
作者:张懿
编辑:傅璐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