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天石先生(左)与施宣圆先生合影
“华山三剑客”:施宣圆(中)与本文作者(右)、史美圣。(史美圣供图)
■李祚唐
《文汇报》高级记者、原“学林”专刊主编施宣圆先生7月3日不幸离世。施先生生前长期关心、支持《文汇读书周报》,撰写、组织了一大批稿件。本报特刊登杨天石先生、李祚唐先生的悼念诗文,以为怀念。
——编者
“海客”是施宣圆先生用过多次的笔名。他似乎很喜欢“客”字,还兴致勃勃地起过另一个带“客”的集合名称——“华山三剑客”,指包括他在内常去华山路绿地晨练的三位退休者,只是他已于2016年7月3日十八时三十分突然辞世,留下熟识者对这一名称的记忆。
宣圆在《文汇报》主持“学林”版多年。中西书局出版的《我与学林名家》,应是他业绩的结晶。书中他采访的学者,有当时已名声籍甚者,“学林”借助其力高建旌旗;有已涉足学术研究者,“学林”为其提供用武之地;有初窥门径者,经过“学林”(当然还有其他)历练,成为某一专业领军人物。他们与宣圆见面,多脱口而出“施老师”,这就不单纯是礼节上的敬称,而是带有对“学林”提携的感恩了。
退休之后,宣圆把精力投向《文汇读书周报》:报上经常刊出他的文章,往往就有人电告评论;积极协助组约稿件,直到最近,他还参与策划新的专栏,并陪同报社编辑一一拜访两位专栏作者。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博物馆藏战国竹书》选题,是他协助策划的。学术活动邀请频繁,偶尔遇上一天两张通知,他只能选取一张。他是福建晋江人,担任在沪同乡会会长。事情再多再忙,他好像精力无穷无尽,乐之不疲。
不过,退休终究是退休,耗时最多的还是买菜,做饭,免不了的就诊配药。家人团聚,含饴弄孙,有天伦之乐;此外,晨练时散步亦是一乐。
一人散步,也有乐趣,但总不如老友结伴,边走边谈。能够长久结伴散步,彼此必有共同语言,即共同关心的问题,共通的知识,共知的人物;又必有你熟悉我陌生、我精研你浅尝的内容;还须有讨论争辩的兴致:这样才能谈得起来,短长互补,切磋共进。
散步时,宣圆常会将上述观点讲解一番,要同行者和他一起享受这人世间的至上之乐。
宣圆性格张扬。
走近晨练处,只要看见高举双手向两边不停画圆并来回走动的,那必定是宣圆。
边走边谈时,宣圆滔滔不绝,旁人若要插话,他马上吼叫:“让我说完!让我说完!”而别人说话时,他会突然打断:“好了,我知道了,听我说!”于是竟自转换话题滔滔不绝起来。
当然,冷静、收敛时也有。
清朝康熙时,施琅镇压了郑成功的后代,收复了台湾。学术界对施琅评价不一。宣圆也参加讨论,力挺施琅。施琅是他的晋江同乡,多次有人问他是否与施琅同一族系,他都明确回答“不是”。
宣圆曾有一个不雅的习惯——随地吐痰,散步时就很容易“犯事”。开始时,同伴旁敲侧击:“领导组织学习时,有没有要求你们做到‘七不’啊?”“没有啊。”“身为教授级高级记者,这样不雅吧?”“我是吐在花坛里,对公共卫生没有影响。”“如果你的孩子是园林工人,除草、剪枝,手碰上黏糊糊的痰,会是什么感觉呢?”散步三年,对话多次,他终于再也不随便吐痰了。
宣圆已经远行。悲痛之余,学术界、日常生活中的亲友,都不会忘记这位曾经的“海客”。
悼宣圆
■杨天石
宣圆主持《文汇报·学林》多年,余之《康有为“戊戌密谋”补证》,曾遭某大报史学版退稿,宣圆独赏之,置于头条。自斯相稔,遂成莫逆。今年5月27日,余到沪,访问《探索与争鸣》编辑部,宣圆伉俪来聚,见其笑谈无殊往昔。7月4日到杭讲学,惊闻噩耗,诧异莫名,悲情中涌,匆成一绝。
惊闻噩耗太荒唐,
欢聚移时竟悼亡。
堪惜斯人归去矣,
学林谁共选文章?
2016年7月4日急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