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是生命里的光》
舒辉波著
少年儿童出版社(2016年8月版)
《梦想是生命里的光》是一部关于十二年光阴的故事。作者舒辉波回访十多年前采访过的孩子,他们曾是失去庇护的留守儿童,是活在自己世界里的自闭症孩子,是被病痛折磨的白血病患儿……十多年过去了,如今他们长大成人,有的在攻读更高学历,有的已扛起了家庭的重担;有的结婚生子,有的还在寻寻觅觅。在步入人生的下一阶段时,曾经的境遇带给他们怎样的磨难,他们又是如何走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的?
纪实文学的一个难题是作者与被写作者之间的距离。太远难以取得珍贵的资料,也无法产生共鸣;太近了又难免有失公正,容易偏颇。在这点上,舒辉波的处理非常巧妙得体。十二年足够久远,曾经的采访对象早已天南地北,能够重新找回已属不易。而由于种种原因不愿接受采访,不肯打开心门,也是人之常情。舒辉波满怀真诚与虔敬,一次次地求见、深入访谈、扎实采写,最终进入受访者的内心世界。由此揭开的人生百态,即使是最会编故事的写手都显得黯然失色,这也正是非虚构写作的魅力所在。
我们常说,上帝为你关上了一道门,但是会为你留下一扇窗。而现实往往却是关上了一道门,接着又关上了窗。世界是寂静的,也是灰暗的。这正是自闭症患者的世界,也是他们的亲人所面对的困境。在《他是我的星辰》这一章里,自闭症患儿的母亲自学了大量资料,日复一日训练孩子的自理能力,他们的案例被作为成功的典型加以推广,母亲也成为了培训机构的一名老师。从震惊、否认、不甘,到振作、坚韧、前行,舒辉波为我们刻画了一部传奇———虽然门窗都关上了,但还是透出了光:温暖的、顽强的、不灭的光。那些光来自于他们的内心,是希望之光,是勇气之源,是星星之火。
希望之光来自内心,也来自身边的好心人。他们是匿名的捐助人,也是一个个热心的志愿者。《我的小鸟飞走了……》 里白血病患儿的外婆因为思念外孙女,成为了医院的一名护工和志愿者。对亲人的爱转换成了对陌生孩子的大爱。面对重大疾病,每个家庭都会产生深深的无力感,个人的力量总是渺小的。真心希望能有更多组织和机构参与进来,帮助身心有缺憾的孩子康复,帮助他们融入社会。这也是和谐社会发展的方向吧。
我们也看到,虽然努力改变命运,原生家庭的影响仍然留下了深刻的烙印。《我得肩起这个家》里的徐涛是那一批孩子里“混得最好”的,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研究生,在上大学后就通过勤工俭学,不仅挣得自己的生活费,也负担着家庭的开支。如今父亲过世,面对尚未成家的哥哥,早早辍学的弟弟,他的人生刚刚起航,却不得不背上整个家庭的重担。而农村家庭背景出身的他面对着巨大的城乡差距,也感慨自己再努力也不在一条起跑线上。我们不知道徐涛在奋力追赶差距的路上可以走多远,也不知道这种差距在下一代身上是否会消弭? 或许,下一个十年,作者会为我们带来故事的新篇章。
我们总是说,青年人是国家的希望。早在一百年前,梁启超就写下了这样的感悟:“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面对一个个真实的“中国式童年”的成长之路,我由衷地看到了希望。在这些孩子们的生活里,梦想不是被说烂的词,也不是可以拿来贩卖的概念,而是真真切切照亮他们生命的光,这也正是中国梦的生动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