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人教授
上海师范大学李时人教授(1949-2018)年初去世,得年仅 69岁,很感意外,伤悼弥深。李先生从徐州师院调到上海工作,因为都作唐代文学研究,有接触,说不上密切。记忆中,较具体的接触有两次。一次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曾到他工作室深谈,听他说《全唐五代小说》的编纂构想和遴择原则,记得其间谈到南开大学李剑国先生《唐五代志怪传奇叙录》之成就,及他的新著如何有新的突破。《全唐五代小说》后来由三秦出版社出版,他曾寄赠一套给我。此书参考何满子先生对唐人小说之界定,以具完整故事与人生寓意者为正编100卷,以不合此格仅稍具始末者为外编25卷。我对此原则稍有保留,但确认是一部校订认真、编次允洽的高水平著作。他曾考证《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出于唐末,与王国维元代说不同,我也不尽赞同。第二次大约是在2001年秋,他约我去给他的研究生讲一次课,说到近期工作,他告我已经接受中华书局约稿,编纂《中国文学家大辞典》的《明代卷》。此书之《唐五代卷》,我执笔约2000则,近全书之半,理解编纂体例与学术追求,明代存世典籍与唐五代文献之存世数,至少有几十倍的增加,个人完全不可能读完,工作量之大,即便一个专门研究明代文学的研究所全力以赴,也得许多年方能有成。我将困惑说出,李先生平淡地说他将个人承担,实施办法是所带每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选题,皆作明代分地域文学家研究,藉此为全书积累文献。并告坚持多年,应该可以完成。
此后10多年,因参加会议或项目评审,有过几次接触,但多未深谈。各忙各的,他转治明代,走到了另一个领域,我也无从过问。直到噩耗传来。他的得病始末,我至今仍不了解。近日看到出版不久的 《明代卷》(中华书局 2018年1月版),极感震骇,此书所达到的学术成就,足以代表当代中国文史之学的高水平。我愿将自己稍作翻检的感受传达给读者。
《中国文学家大辞典》的选题,1984年由中华书局编辑部提出,以科学性和实用性为原则,既求收录完备,突破前此类似书以正史 《艺文志》《文苑传》立目的局限,博采总集、别集、笔记、方志、金石等书,又要求对作家生平和著述作扎实可信的考辨和判断,力戒主观片面。约稿很快落实。1986年,我初识《唐五代卷》(中华书局 1992年 10月版)主编、厦门大学周祖譔先生,他约我参加,但初拟条目多已约出,仅余少数事迹不明者。周先生信任我,允许我任意增补,我在1989年前后撰稿2000条,条数占全书之半,篇幅约为三之一,大多为首次揭出。前后各卷陆续出版,以我之肤浅好胜,常庆幸自己参与这部分的水平似乎一时还难超过。没想到25年后,在压卷之著中看到了真正的优胜。
▲《中国文学家大辞典 明代卷》 李时人编著
明王朝立国277年,并不比唐王朝长,但存世文献数量之多,远远超过。《全宋诗》初编出来,存诗大约是《全唐诗》的五倍。越晚近,越成几何级数般增长。中华书局此套书之规定,宋以前求全备,若唐代作者有一句诗残存,有一部与文学相关书,无论存佚,皆为列条。宋以后各朝仅有选择地收录3000人左右的重要作者,无法全备。《明代卷》总收条目为3046人,并不比《唐五代卷》多,但如何确定这份名单,则可见李时人的求实精神。在《前言》中,他说到至今没有明代全部作品的完整结集,最重要的几部通代选集,《列朝诗集》收诗人1743家,《明诗综》收3155家,两书当然影响很大,但《皇明诗统》收万历前作者1871人,有526家不见前二书。此外,收录明诗的明清两代地方总集有400多种,新见作者人数更多。他估计明代有诗文存世作者至少有二万人 (我推测远过此数)。他的另一选择立场是对明人著录与存世别集之调查。他分析明清各种书目,认为记录最丰富的 《千顷堂书目》著录别集即达5207家。至于存世明人别集,他充分利用中外著录,初步估计有3300家,其中见于 《千顷堂书目》著录者为 1734家。此一统计显示,明人别集存亡总数当在万种左右。近代以来文学观念转变,以戏曲、小说为主的通俗文学进入主流视野,加上别集以外之各类文学写作,这又是何等巨大的数量。在两万多作者中,根据对“作家的文学成就,包括创作和影响等各方面考量”后遴选出3000多人。《凡例》更说明文学史上出现过并称或结社,无作品存世或影响不显著者不收,界定很严格。
《明代卷》所记内容,包括生平仕履、文学活动、著述及成就评价各项,最后交待文献取资。前人虽然有明人传记资料索引之类工具书,李时人显然不满足于此。他坚守的原则,一是务求穷尽地搜集传记文献,二是存世诗文务须目验,三是前人之研究,包括当代之大量学位论文,皆予披检。完成之文本,每位作者生平仕履之叙述,皆如年谱般地务求将字号、乡里、科第、履历及各方面成就与评价,作客观冷静之叙述,从而将明代文学所有的家底和细节全部给以传达。
我以前曾说过,唐代居百代之中,文献多少适宜,学人穷毕生之力可以读完,《唐五代卷》编写的难度多如大海捞针,需集腋成裘。《明代卷》就完全不同了,存世典籍之浩瀚繁博,远超想象,一些大作家如王世贞个人著作即达近千万字,何况还有大量散在天涯海涘,未经刊布整理者。李时人悬出上述高格,每一处细节都需要海量文献之甄比归纳,再加他一人独任全书之纂写,真惊叹他的执着坚毅。《前言》所述他的执行方法,一是对所有刊布典籍和相关研究不留孑遗的充分阅读参考,二是在10多年间,指导的研究生分地域地做明代作家研究,或以省为单位,文化大省甚至以州府为单位,包括作家、家族、结社等专题,有博士论文20多篇和硕士论文40多篇,辅助做前期的文献工作,这些论文对作家生平和存世别集,都充分利用地方文献作了稽考。如浙江存明别集,因此而得知宁波有88部,嘉兴49部,金华63部,等等。他在此基础上撰写,得以浓缩菁华,谨慎而准确的记录,有分寸地评价,虽为辞书,足以优入当代学术之林。
此书之创见,我在最初见书局微信推罗贯中条目,将元明之际杂剧作者与嘉靖后《三国》小说之署名作者,分开叙述,后者且有各本小说之署名记录,顿感新意纷呈。再检我所关心过的一些作者,也多前未知之事实。
偶遇本校治明代文学的郑利华教授,说到对李先生的印象,觉得北方人敦实诚朴,待人率真,勇于进取,不畏艰难,对他的所为充满敬意。我不知道李先生生前有未看到全书的出版,但我能够体会,以学术为生命的学者,能有一部或几部足以长留天地间的书,他的一生是精彩、充实而幸福的。
谨述此文表达我对李时人先生的敬意。
作者:陈尚君
编辑:周怡倩
责任编辑:薛伟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