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今年是刘少奇同志诞生120周年。近日,刘源上将撰写了 《梦回万里 卫黄保华——漫忆父亲刘少奇与国防、军事、军队》一书,以简洁、浓情且富有个性化的语言,从子女、军队领导的独特角度,立体展现了刘少奇在国防、军事和军队建设方面的丰功伟绩,对党史上的若干重大事件娓娓道来。其中,不乏独家史料及补白新解,并以独立视角来评析提问。
真闯荡、半流浪的青少年,投身革命大洪流
父亲自幼最着迷的故事,是岳飞的精忠报国;最喜爱的诗句,是“何须马革裹尸还”;最崇拜的偶像,是黄兴、蔡锷、孙中山。不满17周岁,他就领头参加“内除国贼、外抗强权”“毋忘国”“不当亡国奴”的抗议游行,并给自己改名“刘卫黄”,意为“保卫黄种人”,捍卫炎黄子孙。
中国共产党的军事家中,相当多人都进过早期军校,如讲武学堂、黄埔军校。1916年秋,刘少奇不满18周岁时,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湖南陆军讲武堂。时值军阀混战时期,湖南省督军谭延闿建此校,开学不满一年(1917年秋),谭督军下台,引来各派军阀抢夺,讲武堂变全武行,成为枪炮交火之地,转眼只剩断壁残垣,师生们作鸟兽散跑光光。军校都葬于混战兵灾,可想其教员学员之刻骨铭心。“刘九书柜”卷走不少兵书课本,回家研读。
1919年夏初,父亲在长沙顺利通过了毕业考试,跑到北京参加“五四运动”。当时各种思想流派的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等流行,令人目不暇接。他接受各种革命思想的冲击,同时也没耽误报考大学。不久,几所著名大学录取通知来了,另类尴尬缠身:他高中北京大学,却出不起学费;陆军兽医学校倒是全免费,但对三年前就考入讲武堂、又被打出来的“高才生”来说,恐怕吸引力不足。
8月,大规模的青年运动又起。这批真闯荡、半流浪的青少年,真投身、半卷入革命的大洪流。父亲后来回忆:“当时是暑假,天津的学生也有不少到了北京 (周恩来也在,但当时刘、周并不认识),曾在天安门举行了很大的示威,并在天安门露宿了几天……从此开展了中国历史上一个最大的新文化运动,这是五四运动最大的直接成果。”同时,父亲直接找当时的教育总长范静生,经介绍进入保定育德中学附设的留法高等工艺预备班,半工半读,争赴法国勤工俭学。十个月里,他学习到大量影响一生的知识和技能。学业结束时,直皖军阀混战,铁路中断。两个月后的1920年 8月,饿得半死的老“北漂”刘少奇,才从北京回到湖南。
这时,前两批留法学生被强制遣返回国。22岁的父亲白忙活一年,赴法“全泡汤”了,但闯荡一年的“心”却已难收。此时,《大公报》刊出的一则消息吸引了眼球:“俄罗斯研究会”组织赴俄留学,由长沙船山学校校长贺民范负责。父亲就直接上门。“在1920的冬天,即由湖南一位相信社会主义的老先生贺民范介绍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又由长沙到上海。进了当时青年团及陈独秀等创办的外国语学校”,上留俄预备班。1921年春,刘少奇与罗亦农、任弼时、萧劲光等一同前往莫斯科,航海登陆,跨西伯利亚冰原,跋涉三个月才抵达。7月,入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中国班,最重要的课程之一就是军事。中国学生最急切想要学的,正是苏俄“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中的理论和实践。
目睹列宁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人民,打胜残酷的战争,克服深重的苦难,父亲被“崭新的精神面貌,深深地感动了”,近 40年后,他自述:“我们开始懂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艰巨性和它的深刻意义,增强了我们献身革命事业的决心和坚定性。”1921年入冬,刘少奇转入中国共产党。1922年春,父亲带领我党首批“留苏生”“海归”返国,自称“从西天取经回来,经不多就是了”。这“经”,一言以蔽之:武装工农,夺取政权。
在安源煤矿,组建工人武装的雏形
党中央派刘少奇到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工作。父亲的主要任务,是具体筹备并服务中共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当时,陈独秀任中共中央局书记,对父亲的才干印象深刻。大会刚结束,7月即委派刘少奇回湖南,任中国共产党湘区执行委员会委员,带“二大”文件传达会议精神。毛泽东正是湘区执行委员会书记。也就是说,建党一年后,毛泽东和刘少奇就在一起共事了。按现在的话,在一个班子工作,28周岁的毛是班长,23周岁的刘是成员。9月,“中央来了紧急信”,毛伯伯通知父亲,叫他“到安源去,出了六元钱买汽车票才到株洲,爬上株萍铁路的火车,跑到安源,没几天就罢工”。
刘少奇在安源搞工运的故事、“工人代表一身是胆”的事迹,大家或许耳熟。1923年“二七惨案”后,各地工会普遍被军阀政府和企业当局查封,全国工运失败,处于低潮。“如海中孤岛”“巍然独存”的安源却“得到完全胜利,实在是幼稚的中国劳工运动中绝无仅有的事”。父亲在那里主事两年多,一直是中共湘区执行委员兼安源党的领导、曾任工人俱乐部总主任等职。
从安源煤矿,一步步扩展到铁路、冶炼企业,成立联合工会。汉冶萍总工会成立后,刘少奇一直是副委员长。1923年机关迁驻安源,1924年9月,刘少奇兼临时执行委员会委员长主持工作,可谓独树一帜,“硕果仅存”。全国各地的共产党员聚集此地,最多时占全党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仅安源本地15个支部300名党员,上缴的党费是党中央最大的经费来源。按杨尚昆回忆:1925年初全国900名党员,安源占300多。而罗章龙叙述:加上全国前来学习和避难的,安源聚集全党近三分之二的党员,被称为“小莫斯科”!对共产党人来说,安源既是风云际会之地,又是培训创新之家,创造出“十个第一”,其中就有“第一支工人武装”。红色摇篮,名副其实,功莫大焉!
父亲非常注重武装工人。萧劲光在苏联上过红军大学,学习归来就到安源讲军事课。在我党“第一所党校”,刘少奇亲任校长讲授《共产党宣言》。继而,组织起武装工人纠察团,1923年纠察队员就达200人,1925年已扩大到800多人,并改造了矿警队,“以维护矿上工人的利益”。中国共产党武装工农最早的实践,被公认发轫于安源。这为人民军队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极为可贵的、能生长接续的积极探索——混沌之世、中共初萌,武装工农、可谓始祖。
“卷旗不缴枪”,留存我党武装力量
1925年春,父亲携葆贞妈妈离开安源,到广东、上海领导全国规模空前的工人运动,参加轰轰烈烈的“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他依安源经验再次亲手组织了工人纠察队。1926年初,刘少奇代理中华全国总工会委员长,明确指出:必须 “组织人民的军队——武装工农”,又要求省港罢工“扩充武装纠察”。这为一年多以后的“广州起义”培养了骨干。
1927年元旦,国民政府颁令迁都武汉,中华全国总工会随迁之前两个月,父亲回老家“打前站”。那一时期,工人运动达到高潮。刘少奇依托他打下的汉冶萍(安源)总工会基础,亲手组织起工人纠察队,很快发展到5000多人,拥有3000支枪,在收回汉口英租界(中国首次收回列强的租借地)等标志性大事件中作出历史贡献。
1927年 6月底,得知汪精卫要“宁汉合流”,进行所谓的“清党、分共”,“内线”透露国民党三十五军军长何键准备政变,攻击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武装。总书记陈独秀召开中共中央紧急政治局会议,决议立即解散工人纠察队,把任务交给了父亲。一方面,作为中共中央委员,刘少奇在会议上坚决反对,但又必须执行中央的决定;另一方面,作为工人纠察队的组织领导者,刘少奇与29岁的同龄人周恩来、30岁的张国焘等谋划,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表面上解散,缴出破枪、梭镖和棍棒,返回做工,六伯刘云庭带头解甲归田;实则秘密转移这部分宝贵的武装力量,将三千纠察队精锐连同较好的枪械装备,输送到叶挺与贺龙的部队里,由陈赓等带队,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掌握和影响的国民革命军,为20天后的南昌起义注入生力军。当今,称誉为刘少奇的 “卷旗不缴枪”,专指此时此事。这就将工农武装的雏形,变为“八一起义”之前我党所掌握的正式武装力量,成为人民军队的前身之一。
7月中旬,中共中央临时常委会决定南昌起义,派前敌军委书记聂荣臻上庐山面见刘少奇,秘密通告起义计划。聂帅晚年时对母亲和我说:“在那个时候,我们党认为工人是最可靠的,武汉纠察队在军队中最受信赖,而这些工人最听少奇的。少奇了解他们,在他们中间有威信。”
父亲表示一定参加,但因起义仓促提前,没能赶上。在革命战争中 “那部分工人的确是最勇敢顽强的”,越是可靠、英勇、顽强,牺牲就越多,“最坚定的战士早早拼光了”。新中国成立后健在的更是凤毛麟角,陈赓被授予大将军衔(中共八届中央委员);马辉之,后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副部长。
这里重复一句并非多余的话:刘少奇和南昌起义的直接领导者周恩来、李立三、聂荣臻、贺龙、叶挺、陈赓,都是这支工人武装的领导。20天后的八一起义,老武汉工人纠察队参加,创建人民军队!
接下来,是9月的秋收起义,在湘赣边区多地,工农揭竿而起。如果要确定标志性的地点,应该是在毛泽东开会发动起义的安源,起义组成的三个团中,有一个整团(二团和三团一部)是安源工人,主要由工人纠察队和矿警队持枪械投身。南昌起义是以国民党名义,打的还是国民革命军青天白日旗号;秋收起义第一次打出了共产党的红旗,“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那么,工农革命军——工农红军的“工”,当时的体现者是谁?主力就是安源工人。显然,这同刘少奇多年的工作基础和教育成果,有重要而又直接的关联。
后来,井冈山时期也好,中央苏区时也好,毛泽东和朱德多次到安源“扩红”。一座煤矿,前后竟有上万工人踊跃参军,尤显可贵。一家企业,提供如此大量的兵员反抗血腥恐怖的旧势力,力绝空前!当然,99%都打没了。
有必要多强调一句:毛泽东、刘少奇、李立三、李维汉、萧劲光等都是从安源走出来的。当初可是“红旗卷起”工农戟,如今已见“遍地英雄下夕烟”!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工农武装的历史贡献,我们的人民军队不可不知,决不能忘!
当年,最著名、最初的三大起义,都有工人阶级的重要成分。为什么要重点介绍同为汉冶萍的武汉和安源工人纠察队呢?因为他们构成南昌起义(党员骨干)和秋收起义(工人主力)的重要力量,血脉延续至今,称其为人民军队最早的雏形前身,当之无愧!这跟刘少奇多年领导的工人运动密不可分,早已功载千秋。
我说的这些,均有确凿的史料,在诸多文章和文献里都有铭记。但是,很少有人将建立工农武装、人民军队与工人运动联系起来。聂荣臻的回忆,意味深长地道明了两者之间的因缘:为什么要将南昌起义提前通知少奇呢?就因为他做了大量的铺垫和发动工作。
责任编辑:朱自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