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席记者 樊丽萍
读研两年半时间,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12篇、申请专利超过20项……创下这个纪录的女孩名叫杨明莉,不久前刚从上海电机学院获得电气工程硕士学位。
本科没考上985、211高校,考研时还是“差口气”——被调剂了。连杨明莉自己也没有想到,人生的逆袭竟然是从上海这所名不经传的“小学校”开始的。
2012年,上海电机学院首次招收研究生。当年和杨明莉一同入学的近40名学生,没有一个是第一志愿,清一色的是调剂生。
杨明莉所在的“调剂班”,如今变成了上海电机学院一块拿得出手的“牌子”:毕业前全班在国内外各类期刊发表论文约84篇,发明专利申请38项,不少学生毕业时就被企业以各种优惠条件抢走。
进入外企研发部担任工程师,轻而易举地越过了非沪籍生源落户的打分标准——对杨明莉来说,闯荡大上海的精彩生活,现在才刚开始。
“调剂班”学风异常浓郁
“我们学校可能不咋地,但到了上海机会多啊。”杨明莉的脑海里,时常浮现这句话。
2012年,还在洛阳师范学院电气专业读大四的杨明莉,报考国内一所985大学的电气专业。考研成绩一公布,她的心里就咯噔了一下。“名校招研究生,本校直研的占了一大半。当时只有5个名额,几十个人报考。我成绩过线却不够拔尖,是女生,还是师范学院毕业的……”权衡之下,杨明莉主动联系当时首次招收研究生的上海电机学院。
电话里,除了感受到老师的真诚、对学生的关注,这个女孩找到一个说服自己到上海读研的理由:按照上海电机学院的培养方案,优秀的研究生在读期间可以到瑞典高校访学3个月。
初到上海,杨明莉在上海电机学院临港校区开始了研究生学习。出乎意料的是,这个“调剂班”学习氛围异常浓郁。一来是学校第一年培养专业硕士,抓得非常紧。“每个课程的及格分不是60分,是75分,不达标就得重修。”二来,班上的学生“忧患意识”格外强烈。包括杨明莉在内,多数人今后都想留在上海发展,可由于学校不是985、211高校,在落户打分时没有优势。杨明莉和导师讲述了内心的困惑,很快获得了指点:上海对于创新型人才,在落户时有优惠政策。
杨明莉坦率地说,整个读研期间虽大大小小获得20多项专利,但“最早想到要去申请专利,更直接的考虑是为了能在上海落户”。
2013年春节,回老家过年的杨明莉一天都没有休息,“启动着一轮又一轮头脑风暴,就想着创新那点事”。有一次,窗外正下雨而家里晾着衣服,她突发奇想,尝试发明智能感应窗帘。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杨明莉完成了整个方案的设计,斩获人生的首个专利。
“本科时学得还算扎实,第一个专利完成后,我又接连获得了3个专利。”不过此时,杨明莉等来的不是导师的赞扬而是“警告”。在导师看来,更有价值的专利应该是来自于专业学习,而不是“耍小聪明”。
杨明莉很快进入了导师的课题组,一个极具挑战性的科研课题摆在这个女孩的面前:用算法模拟的方式,解决风电设备的故障。
为了做课题,杨明莉钻进了图书馆,没日没夜地学习。“不懂的知识太多了,只好自学。凡是和课题相关的书籍,都拿出来看。”从做课题到写论文,杨明莉很快踏上了研究的“正途”。在导师的指引下,她的第1篇文章在校报上小试身手,第2篇论文投到国内期刊,待写第3篇论文时,往国外期刊投稿的路就走通了。
海外访学,打开了创新思路
着眼国内风电行业的缺口,于2012年启动专业硕士招生的上海电机学院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有着和传统研究型高校不同的新颖想法:培养符合行业企业需求的高层次技能型人才,必须让企业趁早介入研究生的培养。
为此,上海电机学院先后与上海电气风电设备有限公司等一批行业企业合作,建立培养研究生的实践基地,还和瑞典哈姆斯塔德大学合作创建了SDJU-HU风电技术实践基地。
除了1年在校学习、夯实理论基础,还有1年时间必须到企业接受实训。这种模式,被称为“工学交替”。
在到企业参加实训前,杨明莉抓住了当初来上海读研时“看中的机会”,前往瑞典哈姆斯塔德大学交流了3个月。“最初读研时只知道成为创新人才非常重要,真是误打误撞。究竟怎么创新,遇到了问题应该怎么办,基本靠自己凭着感觉摸索。”而在瑞典,一系列创新课程的学习让杨明莉打开了思路。比如,大学生的创新点子要如何“落地”、通过层层关卡孵化成公司;一家企业的创新行为可能会遇到哪些方面的风险,经营者应该如何管理等等。
访学归来,杨明莉和好几个同学一起到上海电气风电设备有限公司实训学习。“普通的实习生一般都是导师说什么就做什么,但经过海外学习,我在企业实习时就看到了很多来自一线的问题值得研究。”这些问题,很快变成了杨明莉的一个个课题,论文和专利则是课题研究水到渠成的“附属品”。
读研期间,杨明莉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8篇,和他人合作完成论文4篇;以第一作者身份申请专利13项,和他人一起申请专利总计25项。
闯职场,从积累一线经验开始
在企业的实训,不仅增强了杨明莉的动手实践能力,还让她对于职场、对于自己的职业规划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在风电公司研发部实训的最初一个月,杨明莉碰巧坐在了两名工程师的中间——一个清华毕业、一个上海交大毕业。研发部的工程师每天异常忙碌,一旦风机出现故障,他们就要快速给出应对方案。这群“高大上”的工程师不仅有高学历,而且对一线情况非常了解。而后,杨明莉又接触了企业工程部,让她看到了另一种类型工程师的成长过程:工程部的管理层无不是从一线工程师成长起来的,学历不见得高,但个个都有相当丰富的实践经验。
要在职场上保有持久的竞争力,一线的工程经验非常重要。凭着对这一点的深刻体悟,研究生毕业找工作时,杨明莉选择进入一家外企。比起第一年逾10万的年薪,她更看中的是这家企业提供的平台:生产车间的智能化程度更高,给工程师带来的是更高层次的挑战。“先进制造业、工业4.0,这些概念落实到实际操作层面,都是一连串全新的、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对于今后的发展,杨明莉自信满满。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