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上海健康医学院的学子而言,王桂珍这个名字并不陌生。她是中国“赤脚医生第一人”,曾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新中国20周年庆典,代表中国参加在日内瓦举行的第27届世界卫生大会并作发言,她的肖像还被用在1977年发行的上海市壹市斤粮票上。
▲闲暇时间王桂珍在自家院子里种上了藿香、薄荷、苦瓜等多种中草药和植物,这一方面是兴趣爱好,另一方面她也一直在探索中药对治病的不同功效。
退休后,王桂珍并未闲着,她时常受邀走进上海健康医学院的校园,与学生面对面。 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王桂珍因脑梗刚出院不久,身体尚在恢复中,可听到要给上海健康医学院的新生们一些寄语,她毫不犹豫答应了。这位年届八旬的老人希望用自身经历,让更多年轻人了解“赤脚医生”,更要接好新时代“健康守门人”传承的接力棒。
▲人民画报第一期彩色印刷的杂志就使用了王桂珍在田间地头为老百姓看病的工作场景。王桂珍望着照片中年少的自己时,仿佛时空对话,一幕幕工作场景、一个个难忘故事历历在目。
王桂珍是原川沙县江镇公社(现浦东新区祝桥镇)大沟大队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15岁便进到纺织厂做工,1961年听党的话回村搞农业生产。
▲作为中国赤脚医生历史的见证者和亲历者,王桂珍说,开设陈列馆不是为了宣传自己,而是想让人们记住当年那些为守护人民健康而无私奉献的赤脚医生,传承赤脚医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当时,“看病难”是一个普遍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政策调整,医疗卫生事业的重点放到农村,要培养一大批“农村也养得起”的医生。经大队党支部推荐,1965年,王桂珍在公社卫生院进行了为期4个月的农村卫生员培训。
王桂珍虽然只有小学文化,却是班里学得最好的。老师让晚上9点熄灯,她就拿个手电筒在被子里学到半夜12点。看不懂就问别人,直到搞懂为止。
▲陈列馆所在的平房不到30平方米,是王桂珍当年结婚时的婚房旧址上翻建的,她整理出很多自己做赤脚医生的珍贵资料放在里面。陈列馆的隔壁,就是王桂珍的家。如果有人来参观,王桂珍就会操着上海话热情地讲解,她想用史料带领参观者感知那段并不久远的历史。
王桂珍常说,赤脚医生是“肩上有药箱,脚下有泥巴,心中有人民”。当时,她一个人要管大队里将近2000位村民,经常走家串户,为大家解决头疼脑热的问题,在一点一滴之间,培养起了村民对她的信任。
为了减轻村民的医药费负担,王桂珍还在村边一块地上种了100多种中草药,专门建了土药房,让大家用最少的钱看病。
▲一只王桂珍当年使用过的药箱完整地陈列在展柜内。这只陈旧的棕红色药箱,箱体正面中间印有圆形白衬底的红十字图案,非常醒目。药箱旁摆放着常用的医疗用品,有听诊器、注射器、体温计、止血钳等;还有当年赤脚医生最常备的药品,有灭菌结晶磺胺、牛黄解毒片、阿司匹林、绿药膏、麝香风湿油、护创膏、碘酊等。
“赤脚医生”是老百姓对她这样半农半医乡村医生最亲热的称呼。赤脚医生虽然本事有限,但有一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心。王桂珍理解的赤脚医生,就是要把老百姓的疾苦当成自己的疾苦,真正为患者服务,这不是一句空话,都是做出来的。
▲世界卫生组织寄给王桂珍的各种来信和资料。(1975年-1984年)
退休后,王桂珍自费建起赤脚医生陈列馆,就想让后辈有机会了解中国健康医学发展的重要历史。当年,她不仅走出上海,走向全国,还走上了国际讲坛——1974年,我成为当时中国150万赤脚医生的代表,参加了第27届世界卫生大会,并作15分钟发言。国际社会曾将赤脚医生模式誉为“以最小的投入获得了最大的健康收益”。
▲王桂珍将当年一张保存完好的宣传海报放在了陈列馆里,海报上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川沙镇赤脚医生们的工作状态。
王桂珍想告诉学生们,千万别小看一名基层医生,“现在是一个基层医生发展的好时代,当好基层健康守门人,要多替别人想一想,多细心关注别人。基层医生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定要在行动上体现出来。”
▲陈列馆里有王桂珍的赤脚医生合格证、乡村医生证书、医师资格证书,三本证书成为新中国乡村医疗发展历史的见证。1969年10月1日,王桂珍作为全国赤脚医生代表去北京参加国庆二十周年庆典。
▲作为中国赤脚医生历史的见证者和亲历者,王桂珍说,开设陈列馆不是为了宣传自己,而是想让人们记住当年那些为守护人民健康而无私奉献的赤脚医生,传承赤脚医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陈列馆所在的平房不到30平方米,是王桂珍当年结婚时的婚房旧址上翻建的,她整理出很多自己做赤脚医生的珍贵资料放在里面。陈列馆的隔壁,就是王桂珍的家。如果有人来参观,王桂珍就会操着上海话热情地讲解,她想用史料带领参观者感知那段并不久远的历史。
作者:袁婧、李晨琰
编辑:王柏玲
责任编辑:王蔚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