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慕尼黑记者 严建卫
数周前,当成千上万的难民铺天盖地向欧洲涌来,各国政府疲于应付、焦头烂额之际,德国总理默克尔再度表现出非凡的领导能力。她一反平素稳健、谨慎的行事风格,大胆宣称:德国欢迎难民,“我们能够搞定(这场危机)。”默克尔的表态旋即在国际社会引起强烈反响。美国、以色列等国纷纷喝彩。《纽约时报》称赞默克尔此举十分崇高,值得赞扬。然而在德国内部以及一些欧洲邻国,也有不少人对默克尔的做法表示怀疑。有家媒体如此发问:“不知是我们搞定危机,还是危机把我们搞定?”
从国家实力来看,德国消化目前这批难民似乎不成问题。据奥格斯堡历史学家莱因尼克介绍,二战结束以来,在短期内接纳大批外来人口的情况,德国已经历过五次,其中包括1945年后接纳800万被东欧国家驱逐的德裔德侨;上个世纪60年代招聘260万外籍工人;两德统一后容纳大批迁居西部地区的原东德公民等。因此从这个角度说,德国不仅有能力接纳数十万难民,而且还应具备比较丰富的经验。
然而目前的情况是,德国许多城镇因为难民的大量涌入已经不堪重负。尽管各地腾出不少校舍、体育馆、展览大厅,甚至军营,但仍然不足以解决难民的安置问题。眼看冬季快要到了,很多政府部门和救援组织都十分焦急。此外,难民潮加重了德国的财政压力,以致各地当局纷纷要求联邦政府提供资助。德国联邦内政部长德梅齐埃认为,为解决今年可能来德的80万避难者的安置问题,德国将耗尽所有精力。如果这种规模的难民潮继续涌入德国,将超出德国的承受能力。
实际上,给难民提供吃穿,安排一个住处还不是最大的难题,更为复杂和困难的是难民子女就学需要大批教师;难民就业,需要大量的培训岗位;难民就医需要医生;难民要融入德国社会,还需要学习语言。德国《明镜》周刊说,当下德国遇到的麻烦并不是今年的问题,也不是明年及后年的问题,其所产生的后果将持续几十年,也将影响几代人。
至于德国怎样搞定这场危机,可以看一看德国政府目前采取或准备实施的措施:
首先,德国联邦政府决定加大投入。计划明年拿出60亿欧元专门解决难民问题,并帮助各州和地方政府增设15万个床位,保证难民能够“体面地过冬”。同时,给负责边境安保的联邦警察增加3000个编制,并大幅扩充志愿者队伍。其次,通过修改法律,将阿尔巴尼亚等巴尔干国家和地区确定为“安全地区”,今后对来自这些国家的“经济难民”一律遣返。再有就是加快对难民申请的审批速度,取消提供给难民的某些“过分待遇”,只发给他们满足生活所需的实物,不再发给几百欧元的零花钱。尤为重要的是,德国加强了边境控制。从9月13日起,在与奥地利接壤的边界口岸,恢复了边境检查。采取这一措施后,近日入境德国的难民明显减少,形势有所缓解。
不过,难民危机还远远没有过去。据报道,默克尔对难民的善举以及德国人的“欢迎文化”早已通过脸书、推特、短信和邮件传到了世界各地,进一步唤起了难民投奔德国的热望。目前,每天都有2000多名难民告别欧盟成员国希腊,准备取道马其顿,经巴尔干再次进入欧盟,最终抵达德国。其他方向也不断有大批难民向欧洲汇集。德国恢复边检后,奥地利等国也纷纷效法,于是奥匈边界又聚集了成千上万的难民。巴尔干地区一些国家一会儿开放边界,一会儿又关闭边界,总之,把尚未入境的难民堵在门外,把已经入境的难民尽快扔给下一家。而在许多边境口岸,难民与当局发生激烈冲突,一些国家的警察甚至使用了催泪瓦斯。
鉴于当前的严峻局势,德国许多政治家都在反复强调,仅凭德国等少数几个国家的力量是不够的,要战胜当前这场难民危机,必须靠欧洲国家共同努力。欧洲国家能否统一意志,联手行动,才是搞定这场危机的关键。
(本报慕尼黑10月7日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