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柏林记者 赵海博
28日,德国汉堡,警察在发生凶案的位于巴姆贝克北区的Edeka超市外警戒。 东方IC
当地时间7月28日下午,德国第三大城市汉堡的一家超市发生持刀袭击案件,一名嫌疑人用刀砍死了一名50岁左右的男子,并砍伤6人。由于该起案件的袭击目标具有随机性,且犯罪嫌疑人在砍杀受害者时高呼宗教口号,因此一开始就被舆论高度怀疑为恐怖袭击。
面对舆论压力,汉堡内政参议员格罗特和警方代表29日 中午共同召开记者会,公布了最新调查情况。调查结果概括起来有三点:第一,这名嫌疑人事先已在警方和安全部门“挂号”,警方早就认定他为极端分子并且“精神上有些问题”;第二,这名来自巴基斯坦的犯罪嫌疑人在德国的难民申请被拒绝后,实际上已经进入遣返程序,但由于缺乏必要的旅行证件,因此不得不继续在德国滞留;第三,嫌疑人使用的凶器是一把普通的菜刀,在几乎所有刀具店都可以买到。
发生在汉堡的这起高度疑似恐袭的行凶案,集中体现了近期欧洲发生的恐袭案件的特点,其中三大“不可能性”,让人们不得不对欧洲是否能有效反恐持悲观态度。
首先,有效监控的不可能性。此次汉堡袭击案的嫌疑人早被安全部门认定为极端分子,但由于没有足够证据判定他有恐怖主义倾向,因此德国警方和安全部门并没有对他采取特别监控和限制措施。而在今年6月3日发生的伦敦恐袭案中,作为极端分子和恐怖组织追随者,巴基斯坦裔英国人沙扎德也早就引起英国情报机关和警察部门的注意。对于意大利籍的摩洛哥同犯尤素福,意大利内务部甚至向英国情报机构发出过警告。然而同样由于缺乏他们发动恐袭的证据,英国反恐部门没有对其采取特别措施,最终酿成惨剧。
目前,欧洲各国都有为数不少的宗教极端主义者,以德国为例,根据安全部门的统计,登记在案的极端主义者就超过两万名。由于受到人力和法律的局限,没有任何一个欧洲国家能对所有极端分子进行彻底的全方位监控,所以如何从中筛选出最具恐怖主义倾向的人,从而采取特别措施成为关键中的关键。然而,由于恐怖倾向的证据极难采集,有效的定点监控成为摆设,导致英、德安全部门明明已经掌握了犯罪嫌疑人的信息,但恐袭案依然发生的悲剧。
其次,及时遣返的不可能性。此次汉堡袭击案的犯罪嫌疑人是一名出生在沙特阿拉伯的巴基斯坦人,难民申请被拒绝后遭到遣返,但由于旅行证件缺失,对他的遣返不得不大大延后。正是在这段延后的时间内,该名嫌疑人发动了针对平民的袭击。无独有偶,早在2016年3月,也就是柏林圣诞市场恐袭案发生前9个月,北威州刑事局就已向位于杜塞尔多夫的该州内政部发出警报,建议将突尼斯人阿姆里遣送回国。北威州刑事局在机密信函中写道,阿姆里可能在策划一次袭击。但由于他旅行证件和身份证件的缺失,导致德国政府没有办法在拒绝其难民申请后第一时间将其遣返。据德国媒体事后披露,在遣返阿姆里的过程中突尼斯政府表现消极,导致他的身份文件迟迟不能到达德国,最终导致了柏林圣诞市场恐袭案的发生。为了增加留在德国的可能性,来自那些非战乱国家的难民申请人往往会销毁自己的身份和旅行文件,这让德国政府难以确定他们的身份和来源,大大增加了遣返等待时间,也为极端分子制造了可乘之机。
最后,武器管控的不可能性。近年来,欧洲恐怖袭击案件频发,欧洲各国纷纷加强了对武器和危险物品的管控。从实际效果看,恐怖分子获取枪械和爆炸物的难度确实在增加,一旦恐怖嫌疑人有获取致命武器的倾向,就会立刻遭到安全部门的监控。然而,由于对传统恐袭武器管控力度的增加,导致恐怖分子开始越来越多地使用 日常生活用品进行恐怖袭击,其中最常使用的就是车辆。去年7月,法国度假胜地尼斯发生卡车冲撞恐怖袭击,导致84人丧生;12月冲撞惨案又发生在德国首都柏林;而今年6月发生在伦敦的冲撞恐袭则造成了5人死亡,四十多人受伤。除此之外,刀、斧头等冷兵器也逐渐被恐怖分子使用。在伦敦恐袭案中,犯罪嫌疑人在冲撞完后弃车用刀刺杀行人;去年7月一名来自阿富汗的难民则用斧头在德国的火车上砍伤了数名游客。现代生活离不开汽车,家庭生活更是离不开刀具和斧头,当这些东西都成为杀人夺命的武器时,那么对于恐袭武器的管控将成为一个不可能实现的任务。
过去,英国和德国被认为是欧盟内部反恐能力最强的两个国家,然而近期这两个国家频繁发生恐怖袭击,表明在如今的恐怖主义威胁下,欧盟内部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而正是因为三大“不可能性”的存在,欧洲彻底避免恐怖袭击,在现阶段下显得“不可能的任务”。
(本报柏林7月30日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