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0月26日,中国远洋集装箱船“新联运港”号在汉堡港“福地”码头卸货。
当地时间5月10日,德国政府在经历了反复“拉锯”后最终确认,中国中远集团对德国汉堡港“福地”码头24.9%的股权收购案可以继续,双方于去年10月敲定的协议内容不变。
德国总理朔尔茨为该收购案两次力排众议,最终促使德国经济部放行。汉堡港口与仓储物流公司对德国政府的这项决定表示欢迎。
该收购案本身标的并不算大,但在中德、中欧关系进入合作与竞争并存的复杂期,却成为在德国及欧洲,乃至世界范围内都广受关注的风向标。是继续坚持独立自主、理性务实的自由贸易政策,还是为了政治原因放大意识形态差异,牺牲经济发展和民生利益需要,这样的角力在今天的德国和欧洲正不断上演。
汉堡港是德国最重要的航运枢纽之一。从上世纪80年代起,就有中国货轮进出该港。目前港口转运的集装箱中大约三分之一涉及与中国有关的航运贸易。该港航运业务也为很多德国人提供了就业岗位。“福地”码头则是汉堡港四个集装箱码头中最小的一个。码头土地所有权归属汉堡市,运营权属于汉堡港口与仓储物流公司。
面临同样有中资股份的荷兰鹿特丹港、比利时安特卫普港的有力竞争,汉堡港需要新的投资者加入,以改善升级其基础设施,提升港口的货物吞吐量。《南德意志报》一篇评论曾指出,作为欧洲最后一批没有中国投资者进入的主要港口之一,多年来汉堡港的重要性一直在下降。这篇评论表示,中国与汉堡港之间已经维持了40余年的贸易关系,如果“疏远来自中国的最重要的客户”,该港口“承受不起这样的后果”。
经过双方接洽,中远集团旗下的中远海运港口有限公司2021年9月宣布,拟收购德国汉堡港“福地”码头35%的股份。收购案初期进展顺利,并未引起多少反响。数月后,德国政府内绿党和自民党籍的一些部长开始强烈反对,欧洲部分政治人物也对收购案表现出焦虑,担心中国可能借参股了解码头的运营数据,甚至插手干涉汉堡港的运营决策等。尽管港口方面和汉堡市政府明确表示土地所有权和港口运营权安全无虞,政客们仍然要“未雨绸缪”阻断交易。
与此同时,德国总理府则选择站在支持收购案的德国企业界一边。一时间,德政府内部出现严重分歧,各方僵持不下。
2022年,经过激烈交锋后德国政府最终同意一项折中方案,中远集团可先期收购“福地”24.9%的股份。朔尔茨政府于去年10月底第一次有条件批准该收购案,将收购股权从35%降为24.9%,确保中资无法参与运营决策。
今年4月,德国副总理兼经济和气候保护部长哈贝克以汉堡港集装箱码头被定为国家“关键基础设施”为由,冻结收购案,要求进行再次审查。
哈贝克主张对华强硬,要求德企减少对华投资,并力主制定对投资中国的德企减少“政府担保”的政策。这引起德企业界的不安和不满,认为哈贝克对德国贸易情况缺乏了解。巴斯夫、大众、宝马等德企多次表示,离开中国市场是“无法想象”的。
据“政客新闻网”报道,德国政府发言人黑贝施特赖特本周三表示,尽管码头被列为关键基础设施,但政府将“坚持”双方于去年10月敲定的协议,并且不做任何修改。法新社10日报道,朔尔茨政府当天发布声明确认,“2022年10月31日的政府决定,将出让股权限制在低于25%以下,这一决定没有修改”。
这笔本应互利互惠的交易因莫须有的“担忧”一波三折,折射出部分德国和欧洲政客不顾经济发展要求对华过度防范的政策倾向。德国总理朔尔茨多次表示,“德国以全球化立场为荣”“‘脱钩’是错误的道路”,德国将继续与“包括中国在内的国家合作”。《新苏黎世报》去年10月发表题为“同中国打交道需要更多战略眼光”的评论,一针见血地指出,讨论对华依赖不应“歇斯底里”,“盲目的贸易保护主义以及自给自足的幻想绝非正确的答案。对德国这样一个出口型经济体来说,去全球化只能自毁富裕生活,而世界并不会因此变得更加和平或安全。”
作者:文汇报驻柏林记者 王蓓华
编辑:陆纾文
责任编辑:宋琤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