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移动设备正做得越来越“贴心”——因为它们真的需要贴在胸口,来监测你的心脏健康情况。在国外,也有一些人在胸前植入具有除颤功能的高端起搏器,一旦发生心脏停跳,这个小装置会自动启动,让主人的心脏恢复正常节律。
“民用”医疗应用开发无疑与社会健康需求相关。名人猝死事件不断发生令人害怕,但又不知道如何应对。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心律失常,现代医学有没有办法预测它,老百姓又有什么方法自我预防,上海交大附属胸科医院心内科心功能室主任徐迎佳将做解释。
记者:现代生活中猝死的报道经常见诸报端,身体健硕的运动员在赛道上猝死了,年纪轻轻的学生在操场上猝死……人们在扼腕的同时,也对猝死产生恐惧,它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徐迎佳:猝死是本世纪人类和医学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猝死也就是貌似健康的人,或者病情经治疗后已稳定或正在好转的患者,在很短时间内发生意想不到的非创伤性死亡,往往来不及救治。这种急症因其极高的突发性和死亡率,给人以神秘而恐惧的感觉。在古代的日本、泰国、老挝,因为一些家族中出现了夜间,原因不明的壮年男性相继死亡,当时的人们就认为该家族受到了某种诅咒,经常因为恐惧而排斥他们。此外,马拉松运动员突然猝死在赛场上,参加长跑的大学生突然倒在了熟悉的校园里,看似健壮的运动员和年轻人的意外离世总让人感到一丝诡异和惋惜。而现代科学告诉我们,这种猝死和神怪无关,往往是由于心律失常,特别是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所引起的。
记者:猝死发生突然,仿佛几分钟时间就可能导致“生死之别”,那么,猝死有没有可能预防?发生猝死了,又有没有可能挽救?
徐迎佳: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已经慢慢揭开了猝死的神秘面纱。其实,猝死并不是没有原因,也并不是完全不可预测,更不是不可挽救的。
美国一项跟踪随访长达26年的研究告诉我们,75%的猝死其实是由于心脏原因而引起的,被称为心脏性猝死。心脏性猝死是指由心脏原因引起的,在症状开始1小时内发生的任何自然死亡。据估计,美国每年发生心脏性猝死的人数高达40-45万,其中88%的心脏性猝死与心律失常有关,恶性室性心律失常通常是最终的致死原因。而我国,据估计每年心脏性猝死的总人数也高达54.4万人,其中80%的心脏性猝死是由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所引起的。因此,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早期发现、及时而有效的治疗,能显著减少心脏性猝死的发生,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
记者:现在有什么具体方法可以预测或预防猝死?
徐迎佳:心脏性猝死的预测,主要是评估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可能性的大小,是依据患者的家族史、基础疾病和特殊的电生理现象来作出的综合评价。但是就好像准确预报地震的发生一样,准确预测心脏性猝死仍然存在很大困难。不过,我们已经能初步知道哪些是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高危人群。例如前面提到的东南亚及日本地区的夜间猝死现象,就有家族性、区域性的特点,作为该区域及家族的人员就是发生心脏性猝死的高危人群。而确诊冠心病、各种心肌病的患者也是发生猝死的高危人群。
此外,一些特殊的电生理现象能很好地预测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可能,比如预激综合征合并房颤、QT间期延长、T波出现电交替现象等等。还有酗酒、不恰当的应用药物以及吸毒都是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高危因素。而一旦有高危因素的存在,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以预防为主,避免导致心脏性猝死的恶果。
记者: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恶性心律失常?
徐迎佳:预防恶性心律失常、预防猝死,说难也不难。只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坚持各项正规治疗,定期到医院体检或门诊随访,就能在很大程度上起到预防作用。具体讲,我们必须要做到“三要三不要”:
1、要积极治疗原发疾病。控制血压、血糖,调节总胆固醇,减少腹型肥胖。
2、要膳食结构合理。饮食清淡有节制,尽量做到少食多餐,不吃动物内脏、动物油、肥肉、蛋黄、螃蟹、鱼子等,多吃富含维生素B、维生素C及钙、磷的食物,多食用新鲜蔬菜及水果。
3、要舒缓压力。保持规律起居,心情舒畅、愉快和情绪的平稳,避免过度疲劳和熬夜,以及过大的工作压力。
4、不要食用刺激心脏及血管的物质。避免烟酒、浓茶、咖啡及辛辣调味品。
5、不要忽视体检。高危人群更容易因工作繁忙而顾不上体检,或自以为根本不用体检,从而耽误了病情。
6、不要应用不恰当的药物以及吸毒。
记者:有没有可以有效预防心脏性猝死的药物?目前国外还有一些中产阶级开始在胸前置入具有便携式除颤仪功能的高级心脏起搏器,这是不是能更好地应对手段?
徐迎佳:几十年来,医学界对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防治手段也一直进行着艰苦而卓绝的研究。
起初,医生们尝试经验性的给患者应用普罗帕酮、恩卡尼等Ic类抗心律失常的药物,但是随着大量临床应用后发现,长期服用该类药物产生的害处远大于其带来的益处,甚至使心功能较差的心梗后患者产生死亡率增加和致心律失常的严重不良反应。
目前,还没有一个研究证明除了胺碘酮外的其他任何抗心律失常药物在预防心脏性猝死上是有益的,而且有关胺碘酮的证据也仅仅是中性的。所以,抗心律失常药物并不能有效的预防心脏性猝死,其临床应用存在着极大的局限性。然而,也并非完全没有药物能够预防心脏性猝死。目前,就已经有几个研究告诉我们β受体阻滞剂在预防心梗后患者的心脏性猝死及降低总死亡率方面有效。
不过目前总体而言,药物对于减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预防心脏性猝死作用不大。
鉴于抗心律失常药物在心脏性猝死的预防中不仅无效而且可能有害。因此,在1980年2月4日,人类首例由Mirowski设计的埋葬式心律转复除颤器,也就是ICD,在美国成功植入了人体。为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被誉为人类征服猝死道路上的一个伟大的灯塔和里程碑。
ICD能在十几秒内自动识别室颤、室速并释放电击能量除颤,成功率几乎100%。在应用ICD的28年来,大量研究已经充分证实,ICD能明确改善室速或室颤患者的生存率,是目前防治心脏性猝死的最有效的方法。
目前,全世界已有几百万人因接受了ICD治疗,生命获得挽救。但也应该看到,ICD的应用还存在局限性:其一,ICD的使用寿命最长只有7年,价格昂贵,置入技术和随访流程复杂,不少患者没有经济能力接受。其二,作为一种姑息性治疗方法,ICD只能对抗已经发生的心律失常,而不能从根本上治愈恶性心律失常。其三,ICD植入后,一定比例的误放电或放电时间不适宜,使将近70%植入ICD的患者出现心里压力过重,影响生活质量。基于这些原因,在我国现有的国情下ICD还难以推广和普及。
记者:还有什么其他治疗手段?
徐迎佳:医生没有放弃进一步的探索。目前,射频消融作为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预防心脏性猝死的最前沿的治疗策略已诞生。射频消融是室上性心动过速和部分室性心动过速的有效根治手段。近年来,国内外陆续报道了射频消融治疗室性早搏和室性心动过速从而预防心脏性猝死的新方法。射频消融是一种微创的介入治疗方法,通过血管途径置入消融导管后,通过消融室速、室颤的触发病灶达到根治的目的。目前,已经可以成功的消融包括特发性室颤、心梗后室颤等多种恶性室性心律失常,达到有效预防心脏性猝死的目的。然而,由于目前对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机制的认识尚不充分,标测和消融技术的局限,以及经验的不足,导管射频消融治疗仍需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还只是治疗的补充手段。
总的来说,目前及时有效的电击除颤仍是挽回急性心脏性猝死患者生命最重要的抢救措施。资料表明,致命性室速或室颤发生后20-30秒内的迅速除颤,几乎100%能使病人得以幸存;而10分钟后的治疗生存率则低于10%。每延迟1分钟,患者生还的几率将降低7-10%。“时间就是生命”是心脏性猝死患者抢救最直接的体现。
然而,绝大多数心脏性猝死的发生都在公共场合或家庭,当专业急救人员赶到时,常常使首次除颤的时间延长到10分钟或更久,较晚的电除颤错过了最佳抢救时间,导致院外突发的心脏性猝死的抢救成功率极低。在这种严峻的状况下,院外心脏性猝死的救治急需新模式、技术和理念。所幸,目前一种安置于公共场合的自动体外心脏除颤仪已问世。采用自动除颤仪救治患者的过程相当简便,这样即使是毫无医疗知识的普通群众,只要懂得使用自动除颤仪就能简单而有效地救治急性心脏骤停的患者,使急性心脏性猝死的抢救更为有效。
文汇报记者 唐闻佳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