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6月揭秘美国“棱镜”计划以来,“剧情”甚是精彩的斯诺登事件一路跌宕起伏发酵至今。日前,《卫报》记者卢克·哈丁(LukeHarding)推出新书《斯诺登档案》,回顾了过去8个月中斯诺登的冒险历程。美国《纽约时报》点评斯诺登的经历和这本新书时称:对于美国政府这种“奥威尔式”的监视行为,斯诺登的泄密行为揭示了美国国家安全局行为方式的尺度,斯诺登的经历读来仿佛一部谍战作家约翰·勒卡雷的小说,且交杂着一点儿卡夫卡的风格,至少在卢克·哈丁的《斯诺登档案》中是这样呈现的。
去年6月,英国《卫报》根据斯诺登提供的信息最先捅破了美国国家安全局的“棱镜”计划。相关文章的署名作者是《卫报》专栏作家格伦·格林沃尔德(GlennGreenwald),他和纪录片制片人罗拉·柏翠丝(LauraPoitras)是斯诺登最先接洽的人。《卫报》石破天惊的报道让斯诺登走向了公众并成为争议人物。哈丁也在书中描述了斯诺登的同僚,即参与报道的《卫报》记者和编辑,并认为他们是真正的英雄。
《斯诺登档案》主要取材于《卫报》的报道和来自《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等其他媒体的新闻报道,并参考了美国国家安全局编年史记录者詹姆斯·班福德(JamesBamford)的书。哈丁把所有素材编织成一个惊险刺激的英雄小说和惊悚电影式的故事,他在书中不断“切换”美国国家安全局和英国通讯总部监控项目运作的“镜头”。
哈丁把斯诺登这位看起来腼腆谦逊的“极客(geek)”比喻为《暮光之城》中的吸血鬼爱德华·库伦,因为他“苍白严肃的外表”。当斯诺登决定要把最高机密泄露给关心民权的媒体时,书中的氛围便紧张起来。哈丁斩钉截铁地写道:“(斯诺登)几乎肯定会招来长期的监禁,甚至终身监禁。”书中的悬念在于斯诺登在香港旅店房间里与格林沃尔德、柏翠丝等进行的那场高风险会面。记者们在那里检查了斯诺登提供的材料,而斯诺登则向他们讲述那些复杂的机密档案和安全局的技术资料,这一切都是在担心随时有人来敲门的紧张环境中进行的。斯诺登从香港逃往莫斯科的情节留下了最大的想象空间。哈丁把斯诺登离开香港的旅馆后的行踪模糊地写成“在一个事先有联系的神秘的香港居民的帮助下不知所踪”。哈丁还写道一个惊人的细节:斯诺登曾给柏翠丝发过一条信息,告诉她自己身处险境,几小时后,一个律师又打电话来告知,斯诺登是安全的。尽管事实扑朔迷离,总之斯诺登最后九死一生。
身处莫斯科的斯诺登应该有足够的能力保护他携带的机密。他本来就十分精通于数据安全防卫,在中情局和安全局工作时,他的职责之一是指导美国安全机构和情报机构的官员如何在身处险境时保护数据。但哈丁也写道,有趣的是,斯诺登总认为自己在授课时感受到敌意,因为四周都包围着情报机构特工。
在《卫报》发表第一篇揭露英美监控计划的文章后,英国通讯总部派了两个人来到《卫报》在伦敦的办公室,监督采编人员毁坏了斯诺登提供的数据、电脑和数据擦除装置。这种事后处理其实并无效果,谁知道世界的哪些角落还留着斯诺登提供的数据副本呢?某种程度而言,《斯诺登档案》也是专门瞄准英国读者的,因为内容聚焦了英国通讯总部的监控活动及其与富有的美国同行之间的关系。
编译 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