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记者 赵征南 驻苏记者 吴跃龙
在王慧玲老人的手掌下,两只40厘米高的小矮凳前后交替向前,她坐在凳子上向前缓慢挪动。老人下肢瘫痪,花了三四分钟,从一楼屋里“走”到户外有阳光的空地,为周边的孤寡老人和孩子编织衣物。
“我的身体受不了风寒,织毛衣花的时间太久,冬天里只能织些帽子和手套。最近这片空地有阳光的时间不到五个小时,到下午两点就没了。今天天气不错,午饭晚点吃,趁暖和争取把这个帽子织好。”王慧玲织着手中灰色的毛线帽,回头嘱咐身后的老伴张智强晚些做饭。每一次,只要王慧玲出来打毛衣,邻居们便纷纷凑过来陪老人聊天。他们说:“老人给我们编织'针尖上的温暖',我们也要让老人感到温暖。”
靠两只矮凳学习“走路”
昨天上午,记者在南通市港闸区唐闸街道新华三村见到了王慧玲老人。她住的是昏暗的廉租房,小院子几乎被一个手摇轮椅车占满。为省电老人平时不舍得开灯,可一有客人来,她立刻让老伴打开日光灯,热情地招呼我们进来。
记者一时半会找不到凳子,就站在老人身边。“我的给你坐,平时给别人量尺寸都是这样。”王慧玲抽出身下的一只矮凳,推了过来。
“您要坐两条凳子啊?”记者问。
“这么多年一直都是,我的腿脚没有力气,它们就是我的两只脚。”王慧玲说,63年前,8个月大的她因小儿麻痹症导致瘫痪。但她没有放弃,13岁起用双手撑着两只矮凳学习“走路”。而今,老人“行走自如”,手掌满是老茧;从小相伴的矮凳还在,凳子表面被磨得光滑发亮,只是凳脚已换了多次。
32岁那年,在朋友的撮合下,王慧玲和邻村的贫困户张智强结婚。“那时太苦了,结婚时他们家给做了一张床、一张桌子、一个柜子、两把椅子,我们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后来经居委会帮忙,老人住进花圈加工厂内用木板隔出的一间8平方米“新房”。1992年,南通市政府分配给他们一套30平方米的一层住房。二老现在的收入来源包括1140元的低保,以及社区为张智强提供的600元公益性保安岗位收入。
尽管收入不高,但王慧玲很知足:“你看,我们家现在又多了几样家具,电视、收音机……都是邻居或一些素不相识的好心人送的,他们还时常送些吃的。”她说,“我们俩虽然没有孩子,但是感到了社会给我们的温暖,我做梦都想报答。”
钱拿回去,毛线留下就好
王慧玲的心灵手巧在小区是出了名的,大家都叫她“毛衣达人”。其实,除了织毛衣,她的巧手还会编鞋子、编花圈、理发……早在30多年前,她便摇着双轮车,带着剪刀,走门串户为邻家老人义务理发,大家对“小王”的手艺都特别满意,这个事迹还上过当年的《南通日报》。
也是从那时起,王慧玲经常“走”到小区绿地跟邻居交流编织技艺。一个不会打毛衣的邻居买来毛线,请王慧玲织一件儿童毛衣,王慧玲二话不说,不到半个月就织了出来。
在王慧玲的床前,有两本发黄的编织技艺书籍,已被她翻得多有残损。她说,随着请她织毛衣的人越来越多,大家对她的要求也渐渐高了起来,但她只会平针针法,别人买来专业书籍,老人如获至宝,不识字就照着图案学。现在,玉米针、鱼骨针等针法,小猫、小狗等图案,对她来说都不在话下。多年来她已经织了300多件毛衣,很多邻居的孩子都是穿着王奶奶编织的毛衣长大的,甚至有一些小区外的人也慕名来请她帮忙。“他们非要给我钱,但我怎么能要?能多为社会出点力就好。钱必须拿回去,毛线留下就好。”王慧玲笑着说。
“给别人打毛衣还能让我跟外界多些交流,我想了解外面的世界。”只要有机会,王慧玲就“走”出门和邻居们聊天,远一点她就摇着轮椅车,但最远也就是街道。她很想在有生之年看看南通市中心的样子,但实在舍不得掏3000多元买一辆电动残疾车……
张智强和王慧玲的感情一直很好,他支持“毛衣奶奶”继续为大家服务,即便心里一直心疼老伴的身体。“我最难受的一次是她的腿病突然加重,不得不去医院动手术,可她出院回到家后就织起了毛衣,那时她腿上还绑着石膏……我只能跟她说,累了就歇歇吧,等石膏拆了再织,可她不听。”张爷爷一席话感动了在场许多人。
现在,王慧玲的年纪越来越大,织毛衣时间一长,就腰酸背疼。“累了就停下来,歇歇再做,不过好在找我打毛衣的人没一个催我'按时交货'的。”王慧玲说,只要眼睛看得见,双手还能动,就会一直织下去。
(本报南通1月11日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