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海代表团在驻地举行代表团会议。王战代表提出《关于“三公”经费和公务员工资联动改革的建议》成为会场热点。会议结束后,媒体记者竞相采访。 文汇报特派记者 叶辰亮摄
昨天,出席人代会的上海市代表团在京西宾馆会议室讨论提出议案和建议。冯军、张维华、马须伦、王战等10多名代表先后介绍了拟提交的议案或建议,争取其他代表的附议。“拉票战”进行到精彩处,现场不时响起掌声。
记者注意到,现场共有4位代表关注了环保议题。冯军代表建议修改节约能源法,通过市场化的方式提高节能效率;张兆安代表建议制定清洁空气法,加大空气污染处罚力度;医疗界的贾伟平代表提议修改环保法;金东寒代表建议修改大气污染防治法,提高内河船舶的废气排放标准。
自中央打出系列组合拳严反“四风”以来,“公务员不好当”的声音一度占据舆论中心。在各方猜想的“公务员离职潮”中,工资收入不合理是主要原因之一。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社会科学院院长王战表示,公务员收入中工资和津补贴的比例为2∶8——工资太少,津贴太多。这个扭曲的工资制度确有改革的必要。
前段时间,常有公务员在媒体和网络上“吐槽”工资太低,收获许多同情,但也有人认为公务员太“矫情”,“晒”出来的只是账面工资。这部分观点自有其道理,王战在提交人代会的书面意见中指出,中国公务员工资水平不高,但实际收入不低——公务员收入中70%到80%来自津补贴,工资占比仅有20%到30%。
王战介绍,2006年国家公务员工资改革方案提出“地区津贴制度”,使得目前的“津补贴”成为公务员收入的主体部分,公务员工资中工作津贴和生活补贴的发放名目繁多,乱象丛生,既严重扰乱收入分配秩序,又不符合国家规定。工资制度的扭曲引发种种弊端,尤其严重的是,工资收入对公务员集体行政效率的激励不足,导致变相产生和过度使用“三公”经费,滋生寻租和腐败。
公务员收入同级别待遇挂钩,按照级别高低决定福利大小和收入高低,即所谓的“五年一晋级,两年一晋档”,缺乏同管理技能、业务技能、工龄等非职务因素相联系的增长机制。王战说,级别越高的公务员,可支配的“三公”经费就越多,可享有的特殊待遇也越多。公车改革之所以艰难,固然有补贴标准设计不合理的原因,但官场的特权思想与官员间的互相攀比也是重要原因。
王战建议推动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构建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新格局。他的设想是以“三公”经费改革为契机,推动公务员工资改革联动突破,“既要做加法也要做减法,‘三公’经费和津补贴主要做减法,工资和奖金部分做加法。”
“引入自我激励和市场激励,使压缩‘三公’经费开支和增加公务员收入互为手段与目标,实现两者的联动;坚持效率导向原则,通过工资改革调动公务员的积极性,提高行政效率,形成对公务员的正向激励,确保公务员工资水平与社会进步相适应。”王战所说的“联动”改革还包括增加公务员收入的透明度,为公开“三公”经费并逐步过渡到公务员财产公示制度预留政策衔接口。
文汇报特派记者 钱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