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im Walkin先生与同行的感恩团代表回忆往事。
80岁的Chaya Small女士展示父亲送给她的铜饰。 均袁婧摄
昨天,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接待了以色列犹太感恩代表团,代表团由上海犹太难民、难民子女和犹太精英人士组成,他们专程来对二战期间中国民众拯救犹太难民的行为表示感谢。犹太老人说起各自的上海记忆,感慨万千。
犹太拉比(犹太人中的学者、老师)Chaim Walkin先生是此次感恩活动的召集人。他组织了包括家人在内的20多名犹太人来到上海。ChaimWalkin1945年9月11日出生于上海,他的父亲Samuel Walkin拉比曾是二战期间上海犹太社区的领袖之一。尽管只在上海生活了两年左右,ChaimWalkin仍然对这个城市充满感激,“因为当年上海打开大门,很多犹太难民得以幸存,你们的善举使得犹太民族可以持续繁荣。我希望可以表达自己和家人,乃至全世界犹太人的感激之情。”
来自欧洲的ChayaSmall女士出生于1934年,7岁来上海避难,12岁离开。她特地带来一张在沪期间拍摄的老照片,照片中她还是个脸颊鼓鼓的小姑娘,头戴一个大蝴蝶结。ChayaSmall和家人围绕在一名中国妇女周围,“那是我们的中国‘阿妈’,和我们住同一间房。虽然语言不通,但是我们非常亲近。她就像妈妈一样,和我们处得非常愉快。”说到这里,ChayaSmall哽咽啜泣,“如果有人认识我的‘阿妈’,请告诉我,我想找到她。”
72岁的Mickey Abraham先生在上海待的时间不长,但从父母口中听说了很多上海故事。他的父母1905年来到上海,在这里生活了40多年,家里10个孩子有9个出生在上海。“我们也有中国‘阿妈’,她们教育孩子的方式和犹太人非常相似。阿妈带着孩子,父母很放心。”十多年前,Mickey Abraham的兄长曾带他回过上海,走访了旧居和年幼时常去的公园,“有个中国老人看到我们,哭着说‘犹太人回来了,犹太人回来了’,那种感觉就像亲人相遇一样。”
另一位犹太拉比Joseph Sorotzkin先生介绍,他和他的姐妹都出生在上海,他的父母如今已有130多个后辈,“这要感谢中国人的善良和包容。”
听闻消息,一些当年的中国邻居也来到纪念馆,和犹太老人聊起对同一时代的回忆。
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馆长陈俭表示:“明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二战期间中国人在非常困难的境地中保护了大量犹太难民,犹太人和中国人都不会忘记那段历史。这次的犹太感恩团不同以往,他们不是以个人身份来沪,更多是代表这个民族来对上海说一句‘谢谢侬’。”
文汇报记者 钱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