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型小微企业,最具活力、敢冒险,却也往往在最需要资金投入的时候由于拿不到融资而夭折。
解决这个老大难问题,上海科技金融研究院开出了“新方子”——为科技型小微企业量身定制一个财务信用评价系统,银行依据来自这个平台的数据库信息对企业的成长性作出判断,继而在线下投放贷款。
眼下,这项聚焦科技金融的试点正在杨浦区推开,约4000家科技型小微企业的财务信息开始在数据库平台上“蹦跶”。
小微企业信用融资,不再可望不可即
携高科技项目“出生”的科技型企业,一开始总是“弱不禁风”:企业还处于种子期,银行往往碍于风险不敢贸然出手;而风投机构由于搭不准这类企业的命脉,也没进场。
“有些扶持政策看上去照拂到了这类企业,现实中往往走不通。”上海金融学院院长王洪卫以一条常见的扶持政策举例。为了帮扶科技型企业,各地都出台了类似规定:商业银行为科技型企业发放信用贷款,一旦损失额度超过3%后,政府将予以一定的风险补偿。但多数银行对无抵押信用贷款积极性不高——损失超过3%才能获得一定补偿,有多少银行愿意为此冒险?!
作为高校知识服务平台,由上海金融学院联合政府部门、银行机构等单位成立的上海科技金融研究院,为科技型企业融资推出了一套完整的造血机制。其中首要一点是,研究院引进国际专家团队,建立了一套针对科技型企业的财务信用系统。在这个数据库平台上,以往由各个政府主管部门分头割据的信息,被重新整合到了一起。
据介绍,科技型企业登录平台系统后,平台将从工商、税务、社保部门调取企业的注册登记、人才技术、纳税缴费、劳动用工等信息,包括每月的水电煤是否正常交付,也能逐一显示,这些财务数据都将通过模拟演算后折成资信评价反馈给银行,由此构成企业的财务信用。银行将依据数据库平台信息,确定贷款额度。
眼下,杨浦区约4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已顺利登录平台。
研发“预警系统”,为银行放贷减压
在推出财务信用系统的同时,研究院还专门为银行研制了一颗“定心丸”:针对科技型企业的风险管理系统,对企业的运营情况进行实时监控。一旦发现贷后企业财务状况不佳,会及时给提供信用贷款的银行发出预警。
上海科技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陈文君说,研究院研发的两大数据库平台目前已在工商银行上海分行上线,还在建设银行上海分行以及交通银行苏州分行等银行试行。
在国内,交行苏州分行试点科技金融较早。服务苏州园区的高新企业,交行苏州分行在“线上申请,线下放款”领域有诸多建树,有开创扶持科技型小微企业“苏州模式”的美名。
据悉,在最先引入这套平台系统的工商银行上海分行,纳入其放贷范围的科技型企业目前已达1000多家。
之所以如此看重来自银行方面的反馈,上海科技金融研究院研究员石薇坦言,这和“国情”有关。
在美国,扶持科技型企业的骨干是风投机构,融资渠道成熟,且相对多元。而在国内,风投机构相对“功利”,大多以股权介入的方式扶持科技型企业,在这些企业还未成长到一定规模时,风投往往兴趣寥寥。甚至,很多时候连以扶持种子企业为名的“天使基金”出于风险考虑,也显得保守。“对国内的科技型企业来说,创立初期的融资主要还得靠商业银行。”石薇说。也正因此,研发一套可靠的数据库系统,让银行“信得过、用得着”,这一点对帮扶科技型企业至关重要。
投行式研究院,服务第一研究第二
“研究院的真正目标是,走在‘天使基金’前,真正帮扶一批有潜力的科技型种子企业。”陈文君说得很实在,和传统研究院主要精力搞理论研究不同,上海科技金融研究院聚焦协同创新,“更像是亲力亲为的投行”——它能联手上海科创中心和各大创业园区对接,开发有潜力的项目,也能整合平台上的各种政府、银行等资源,帮扶中小型企业融资,甚至还能帮助企业完成知识产权转化。
“协同服务第一,理论研究第二。”王洪卫说,随着研发的数据库投入运营,越来越多的中小科技型企业登录平台,三五年后,无论是研究院还是政府机构、银行,都将从日积月累的“大数据”中尝到甜头。对研究院来说,有了协同服务的实证基础,理论研究才能更接“地气”;于银行而言,如何为更多中小企业提供无担保信用贷款,心中将更有底气。
文汇报记者 樊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