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洋大学第八届蟹文化节暨2014全国河蟹大赛昨天拉开帷幕。最终的“蟹王”、“蟹后”均由来自江西的河蟹当选,其中“蟹王”的重量达到508.3克。业内专家高兴地指出,上海已经告别“乌小蟹”时代,足不出“沪”就可吃到本地生产的优质清水大闸蟹了。
千余只河蟹角逐“奥斯卡”
大赛上,来自上海、江苏、安徽、浙江、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台湾等地六十多家企业选送的千余只河蟹角逐了河蟹业的“奥斯卡金奖”。为防止优质蟹评比鱼目混珠,赛前对参赛单位进行初审。参赛的河蟹必须是长江水系及其以南地区的河蟹,参赛10只雄蟹每只均需在225克以上,10只雌蟹每只均需要在150克以上。只见参赛河蟹个个是规格硕大、体质强壮、膏脂丰满的“青背、白肚、金爪、黄毛”优质清水大闸蟹,都是重量级“选手”。
青年报记者了解到,今年由于河蟹主产区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无高温,养蟹水体水草正常生长,水质好。加上绝大部分养蟹单位采用优质蟹种,预计今年全国河蟹产量比去年上升10%—20%。所以,今年对消费者来说是大年,大规格蟹数量上升,加以公款消费的锐减,价格更比去年同期下降20%—40%,消费者可以吃到更多的价廉物美的优质大闸蟹。
大赛评委、上海海洋大学王武教授透露,30年来,河蟹养殖产量从1973年的1.75万吨上升到2013年72.99万吨,30年增长了近40倍,而且还有不少上升空间。今年河蟹是大年,预计总产量超过75万吨。
上海蟹摘掉“乌小蟹”帽子
上海海洋大学教授、上海河蟹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王成辉则指出,经多年努力,上海饲养的商品蟹也已经赶上全国河蟹养殖水平。
近年来,上海养蟹单位采用生态养蟹技术后,照样可养成优质的清水大闸蟹。如今,上海生产的清水蟹,不单是养殖技术上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养殖水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现在,上海的河蟹产业已走上“净水渔业”可持续发展之路。人们常说“雌三雄四”,即雌蟹达到三两,雄蟹达到四两可称为大规格蟹。
目前,86%的松江雄蟹、70%的崇明雄蟹都能达到四两以上;65%的松江雌蟹和40%的崇明雌蟹可达三两以上。
如今,上海出产的大闸蟹已从此摘掉了“乌小蟹”的帽子,这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所以我们上海的老百姓不必再开车几十公里、甚至几百公里,到外省去品尝大闸蟹了,我们在上海照样可以吃到本地生产的优质清水大闸蟹。”王成辉说道。
“今年的全国河蟹大赛以优质蟹为评比主体,突出群体优势。”王武介绍,此次大赛设立优质蟹最高奖——最佳口感奖、最佳种质蟹、金蟹奖、优质蟹奖,而“淡化”过往蟹王、蟹后纯论个头重量的奖项。由计算机打分,确定“录取分数线”。优质蟹不仅要体现在体色、体重等方面,更重要的要体现在好吃。因此,外形要以河蟹的肥满度为主要考核指标,接着,内在美食则要煮熟后,请专家进行口感评比。
不过,最终的“蟹王”、“蟹后”还是露出真容,均为来自江西的河蟹,其中,“蟹王”的重量超过1斤,达到508.3克。
青年报记者 刘昕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