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电话本”的App应用悄然上线
■文汇报记者 徐晶卉
11月12日凌晨,当网民们还在“双11”的疯狂购物中意犹未尽之时,在苹果商店、安卓应用商店中,一款名为“微信电话本”的App应用悄然上线,尽管1.0版本的图标看起来稍显“山寨”,但这款微信团队的全新作品短时间内就证明了它的能量--因下载量过大,包括注册、验证码、通话等各个环节都在短时间内“瘫痪”。
网络免费电话,虽然并不是什么新鲜的应用,但由于背靠腾讯这棵大树,这个应用再次被推到风口浪尖,并被认为腾讯“与运营商正面竞争的时代终于来临”。可以肯定的是,随着微信电话本用户量的增加和用户习惯的养成,此事未来肯定会进一步发酵。套用一句老话,该来的总会来,运营商如何变革应对,倒是更加值得期待。
独立App的“成长空间”
时针指向11月12日下午5点,App应用“微信电话本”在苹果商店、安卓应用商店中的人气均已上窜到榜首位置--此时距离这款应用的“出生”,仅仅过了17小时。这是很少见的事。
微信电话本的人气暴增,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它的推广方式被外界认为“极具攻击性”:用户下载后通过微信和短信息向好友发送下载邀请,并直接与手机通讯录打通,很快便实现“病毒式”传播。记者“微信电话本”里的免费通话好友,12日当天还只筹集到28人,到了14日便已达到96人,占到了整个电话通讯录名单的十分之一。
第二个原因,是它背靠着腾讯这棵大树,又与微信“融会贯通”,这给了微信电话本巨大的成长空间。公开数据显示,微信目前的活跃用户数量为4.38亿,有着微信的账号体系和关系链做保障,微信电话本在短时间内过千万量级都不是一件难事。
从体验的角度来看,微信电话本的“初印象”可以称得上“糟糕透顶”。从开放下载开始,包括登录、注册、收取短信验证码、免费通话等相关服务都出现了不稳定的情况,也有很多用户在试用后反映,在2G/3G/4G网络下的语音通话质量并不高,“与电话通话质量不可同日而语”。
尽管如此,不论是用户,还是腾讯本身,都对这款应用报以极大的热忱,这从微信电话本的独立性就可以看出端倪。在此之前,包括微信支付、朋友圈等重要功能都是“打包叠加”在微信中,而偏偏只有免费通话功能被独立在了微信之外。腾讯方面对此的解释是,打电话的场景和微信的使用场景实际上并不完全重合,因此做成一个独立的App可能更好。但明眼人都能看出,腾讯有做大网络免费电话的野心,才会给予微信电话本一个原生空间。
易观国际高级分析师庞亿明指出,微信电话本作为一款独立的移动产品出现,长期来看,与微信可以进行战略上的互通、联动,对于腾讯的移动产品生态是一种完善,“作为未来移动端通信的发展方向之一,腾讯尽早布局能抢占市场发展先机,且微信已经逐渐成为大众化的沟通ID,电话本的功能也是对ID的完善。”
“免费”电话并不免费
从两年前的短信,到今天的语音,互联网企业的OTT战略对运营商传统业务的冲击,可以用“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来形容。
从冲击点上看,微信电话本确实触及了移动通信运营商最核心的一块业务功能。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对于微信电话本的一夜走红,本应如临大敌、“暴跳如雷”的运营商们却出奇地平静,甚至没有出手或者放言要实施“反制”。
运营商的平静有自己的理由。
“免费电话真的免费吗?”一位运营商内部人士这样反问。事实上,除了在WiFi的情况下,微信电话本在2G/3G/4G网络环境下都会造成流量消费。根据微信官方的说法,一分钟的通话相当于300K的流量,目前运营商流量资费1K大致在0.0001到0.0005元之间,据此价格换算,使用微信电话本在2G/3G/4G网络下通话一分钟花费约为0.03到0.15元,如果使用普通电话,价格不一定更贵。
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运营商内部人士则分析指出,年轻人使用微信就是因为不想打电话,“经常使用电话功能的人群多为中老年人群,而这部分人群恰恰是不会或者不使用智能电话的人群,因此冲击面并不会很大。”
而中国联通的一位负责人则表示,未来的一切都会是流量,微信电话本在语音交流方面确实是对运营商业务的挑战,但是网络电话产品需要的是数据业务的支持,会促使部分用户对数据量需求的增加,数据业务部分是目前运营商的收入增长与重点来布局的部分。因此运营商现在要做的是努力做好流量经营,踏踏实实赚流量的钱。
事实上,或许三大运营商早已默认,以微信为代表的应用服务提供商染指通信业务,是大势所趋,只不过这轮冲击比预计的来得更早了一些。庞亿明认为,整体来看,网络电话其实是即时通讯工具一个自然而然的功能延伸,在3G、4G网络铺设后,用户数据服务体验得到提升,互联网企业推出网络电话,是顺应市场发展的选择。
运营商会否“谋定而后动”
运营商们的平静只是一时的。什么时候运营商会“疯狂反扑”,或许还得等一段时间,“不是不报,是时机未到”。
互联网思维就是自己革自己的命。一位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中国移动近年来一直在着手研发“融合通信”业务,这一服务的最大特点就是将语音、短信、彩信、音视频文件、邮箱等各类服务全部移到数据网上……换句话说,“融合通信”也可以说就是“中国移动版微信”。
从技术上说,融合通信基于IMS网络将VoLTE、社交功能等融合在一起为用户带来新的通信体验,可为用户提供整套基于通讯录的呈现、即时通信、群组聊天、文件传送等在线通信应用。从功能上看,融合通信和微信电话本的功能几乎一模一样,不过它不仅仅是软件层面的产品,而要在网上取代目前的通信级服务,这对网络改造有着极高的要求。
事实上,三大运营商对于免费语音App产品的探索很早,但是由于存在“左手打右手”的矛盾,加上研发速度较慢,团队灵活性不够等原因,并没有被放到主力产品的阵容中去,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运营商会听任微信为所欲为。有分析人士指出,运营商“谋定而后动”的举措是明智的,如果产品不够成熟,或者体验不够完善,已经在速度上逊人一筹的运营商恐怕会更加被动。
上述分析人士同时指出,拥有亿元级用户量的微信抢在运营商之前推出免费电话,引发的后果之一是倒逼中国移动加紧测试,“融合通信”服务很有可能在今年年底提前推出。
无论如何,免费电话“亿级大佬”之间的竞争,最终得益的都将是广大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