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上午,北京市发改委正式发布北京公共交通价格调整最终方案:北京地铁起步价调整为6公里(含)内3元,公交起步价10公里(含)内2元,均根据乘坐里程递增。新方案将于12月28日起实施。
北京公共交通最终调价方案如下:
轨道交通:6公里(含)内3元;6公里至12公里(含)4元;12公里至22公里(含)5元;22公里至32公里(含)6元;32公里以上部分,每增加1元可乘坐20公里,票价不封顶。
地面公交:10公里(含)内2元,10公里以上每加1元可乘5公里。市政一卡通刷卡,市域内普通卡打5折,学生卡2.5折;市域外按现行政策不变。
明年底推出地铁低峰优惠价
北京市发改委委员李素芳介绍,根据前期意见征集和听证会意见,将在2015年底在北京地铁试点实施“低峰优惠票价政策”,此举有助于分流高峰压力,一定程度上能够平衡路网的作用和功能,具体的政策细节正在研究。
另外,李素芳介绍,针对其他的多样化票种,例如日票、特定线路通勤票、地上地下联乘,以及换乘等优惠政策,将根据公共交通整体运营发展和乘客需求等适时推出。其中,日票、月票等票种将给予企业定价权。
今后,北京将以5年为一个周期对公共交通价格及调价公式进行评估。
调价后通勤族负担变化几何
据北京市发改委介绍,调价后的轨道交通与地面公交的平均票价将为4.3元与1.3元左右,分别覆盖票价成本的50%和38%左右,其余仍由公共财政负担。调整后,北京轨道交通乘客平均每人每公里价格约为0.29元,与上海基本相当,略低于广州、深圳;地面公交为每人每公里0.16元,均低于上海、广州、深圳。
据测算,调价后,轨道交通通勤乘客按照每日2次,每月22个工作日来计算,月平均支出约为189元。地面交通通勤乘客按照每日2次,每次乘坐3条线路来计算,月平均支出86.5元左右。通勤乘客月平均支出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例为5.2%和2.4%。
市民期待公交“质优时代”
最终调价方案发布后,引起北京市民热议。网友“小霁”认为:“涨价是应该的,但是希望涨上去的钱用在交通管理、提高服务质量上,比如改善地铁与公交间接驳设计等问题。”市民陈女士认为:“调价可以理解,但涨价之后政府部门承诺对乘车环境、乘客服务进行的改进,最终效果如何,还要老百姓来评价,政策能否落实值得期待。”
针对公众高度关注的问题,北京发改委表示,一些积极措施也在加紧进行。2015年,北京地铁13号线、八通线安全门将投入使用。此外,宣武门站、国贸站、芍药居站将增建换乘通道。到2017年底,北京市中心城90%以上乘客步行到最近公交车站距离不超过500米,五环路内平均步行1公里就可以到达轨道交通站点。中心城区公共交通出行比例有望达到50%以上。
文汇报驻京记者 李扬(本报北京11月27日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