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日上午,江西代表团代表谈到,2014年,江西狠抓反腐倡廉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同时经济社会发展各项指标全线飘红。在此参加审议的习近平总书记说:“可见,反腐并不会影响经济发展,反而有利于经济发展持续健康。”
两会代表委员认为,反腐不仅不是经济发展的对立面,反而挤掉了“消费泡沫”,释放了真正的内需,优化了发展环境,使市场机制、创新驱动进一步凸显。同时,也要警惕“为官不为”等不良苗头稀释“反腐红利”。
反腐释放“消费红利” 高端消费“接地气”
茅台酒,因中央八项规定而改变。
据全国人大代表、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袁仁国提供的数据,2015年1月1日至3月6日,茅台集团已经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茅台酒销售91.57亿元,销量增长38%,销售额增长32.6%。
袁仁国代表说,白酒行业泡沫被挤掉后,茅台积极寻求转型,转型至商务消费、个体消费等,效益持续增长。
五星酒店降星、高档餐饮关门、高档白酒降价……在八项规定的“风暴”下,曾寄生于“三公”消费的高端酒类、餐饮、酒店、旅游等行业一度下滑,出现了“反腐影响经济繁荣”的声音。而一些代表委员则认为,这正是消费市场良性转折,高端消费接地气时代已经到来。
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2年全国餐饮收入同比增长13.6%,2013年降至9%,但2014年这一增速又回升到9.7%。过去三年中,高端餐饮业增速经历了从高到低、再从低到高的变化过程;而限额以下的大众餐饮业,增长率接近15%。
彭博社一项调查显示,17位世界经济学家预测,中国政府的反腐将在2020年使国内生产总值提高0.1至0.5个百分点。随着贿赂对商业的拖累不断得到缓解,按美元的现价计算,这个数字可能相当于获得高达700亿美元的红利,相当于斯里兰卡的经济规模。
反腐压缩寻租空间 放权提升市场活力
全国政协常委、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说:“腐败有很多种形式,一种是工程建设方面的腐败,比如靠贿赂官员拿到的工程项目,偷工减料,以次充好,质量很差。另外一种是经济腐败,比如贱卖国家资产和国家资源,导致国库收入减少,国家可以用来搞建设、改善民生的资金不足。很显然,这些情况都不利于经济发展。”
“寻租的空间小了,创新的空间才会大。”全国人大代表朝克认为,反腐压缩了“腐败经济”的生存空间,斩断了政商之间不正当利益的输送渠道。随着反腐力度的加大,政风、官风逐渐焕然一新,不断为经济发展输送“新鲜氧气”,也激活了创新因子。
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学家李稻葵说,反腐对于企业也是十分重要的。比如一个项目要上马,过去要拿钱去打点各个部门,不仅抬高了建设成本,还让企业家把本可以花在研发产品、改进设计、增加质量等方面的精力,花在喝酒、请客、送礼上,影响企业投资和运营的效率。
林毅夫委员表示,经济发展需要好的环境。如果能把反腐做到位,消除权力寻租的弊病,经济发展质量、健康程度甚至发展速度,都会更好。
“为官不为”出现苗头 警惕懒政稀释“反腐红利”
在国务院第三次廉政工作会议上,李克强总理透露,去年投资完成率总体上达到86.8%,但个别领域重大工程投资只完成一半左右;全国建设用地供应量下降了16.5%,已供土地使用率只有50%左右。
“个别领域重大工程推不动,已供土地使用率不到50%,这种状况是多年来少有的。”湖南省华夏廉洁文化研究会会长傅学俭说。
一些代表委员指出,随着反腐力度加大,有的干部礼不收了、饭不吃了、红包不收了,但该做的事也不做了,该协调的也不协调了,以所谓表面“干净”掩盖实质“不为”;有的干部认为改革有风险,干事难免犯错,不干事才不会违规,害怕主动作为“摊上事儿”,从而产生了畏惧心理,于是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
秦希燕代表认为,党员干部懒政、惰政、不愿担当对经济发展的危害更大。如果党员干部不作为,不愿担当,投资上不去,项目推不动,产业培育不起来,反腐释放的红利就只是“纸面红利”,不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
代表委员注意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对“为官不为”给予了高度关注。报告中说,各级政府要切实履行职责,狠抓贯彻落实,创造性开展工作。完善政绩考核评价机制,对实绩突出的,要大力褒奖;对工作不力的,要约谈诫勉;对为官不为、懒政怠政的,要公开曝光、坚决追究责任。
“首先是惩治‘为官不为’,但关键还是要激励‘为官有为’,各级政府要科学选人用人,为想干事、敢干事的党员干部提供发挥空间,甚至可以给予他们一些不违背原则的试错机会。”秦希燕代表建议。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