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派记者 钱蓓
■仅在中关村,去年每天就有4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诞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星火逐渐成为燎原之势。创业主体逐渐由小众转为大众,由精英走向大众,创新创业已成为一种价值导向、生活方式和时代气息
■政府要顺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加强创新的政策环境建设,营造开放合作、良性互动的氛围和土壤
2015年,“创客”首入政府工作报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被定义为确保中国发展“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的新引擎。全国政协副主席、科学技术部部长万钢在记者会上表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府要构建好众创空间,降低创新创业门槛,最重要的是营造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创客”以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今年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口中的热词。
大众创新创业“蛮拼的”
“千千万万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中小微企业正在书写着中国创新的精彩故事,仅仅在中关村,去年每天有4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诞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星火逐渐成为燎原之势。”万钢用“蛮拼的”来形容大众创新创业现象,他分析,中国的创新创业活动具有一些新特征、新趋势。
技术上,互联网、开源软件和开源硬件以及3D打印等新技术的应用,降低了创业的边际成本,促进了更多创业者的加入。网络信息平台发挥了技术供应、需求导向的功能,由于社交网络趋于扁平,创业者的奇思妙想可以直接接触使用者、用户,加快了创新的步伐;创业服务上,有一大批市场化、专业化的新型创业孵化机构为创新创业者提供投资、路演、交流、推广、培训、辅导等增值服务,天使投资、创业投资、互联网金融也快速聚集;创业主体逐渐由小众转为大众,创新创业由精英走向大众,出现越来越多“草根”群体,比如大学毕业生、海归留学生,科技人员和企业高管也开始走上创业之路,创新创业已成为一种价值导向、生活方式和时代气息。
国家科技孵化器在大众创新创业方面有很好的基础,目前全国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已经超过1600家,大学科技园有115家,在孵企业有8万多家,就业人数有170多万。全国活跃的创业投资机构有1000多家,资本总量超过3500亿元。互联网的接入超过6.3亿,固网普及率已经达到50%。技术交易也很活跃,2014年,全国的技术交易成交额达到了8577亿元,近年来以15%的增速增长。
构建众创空间,降低创新创业门槛
怎样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基础和创业者的需求对接起来,最大程度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特性,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就在“两会”召开之前,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了一些具体措施。
万钢介绍,北京的车库咖啡、深圳的“创新柴火”空间等新型孵化机构最大的特点就是制造了众创空间,为创新创业者提供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科技资源共享空间,“要降低创新创业的门槛,比如对上述空间的租金、网费,公共服务、创业培训等要给予财政补贴。近几年来,国务院各部门都颁布了鼓励科技人员和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可以集成使用到众创空间创新服务上。要举办支持创新创业的公共服务活动,创业者的奇思妙想,一方面可以通过网络跟用户对接,也可以通过创新创业大赛让创业投资机构参与,让市场来配置资源。财政资金对于好的科研项目,比如中小企业的创新创业,可以进行补助。”
宽容失败尊重能人合作共赢
“最重要的,还是要营造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万钢指出,政府要顺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加强创新的政策环境建设,营造开放合作、良性互动的氛围和土壤。比如在出台科技改革措施时,政府不再直接管理微观项目,只是对涉及全局的战略性问题发挥好应有的作用,该交给市场的交给市场。
关于创新文化的营造,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所长金东寒不止一次发表建议,他以美国硅谷为例,分析了创新文化对创新活动的影响。
“硅谷每年新诞生企业1.3万家左右,每年淘汰企业1万家左右。尽管淘汰企业处于高位,但创新创业者接续不断,新诞生的企业会吸引新的创新要素,形成可持续的良性循环。硅谷的创新创造支撑体系、环境氛围非常成熟,创业者可以找到各种创业资源,包括项目、风投、人才、法律支持、企业管理咨询等配套服务。更重要的是,硅谷拥有宽容失败、尊重能人、合作共赢的创新文化。”金东寒认为,独特的创新文化和公认的社会价值体系,为构建硅谷灵活的创新机制、促进创新创业活力,营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金东寒认为,致力于打造全球科创中心的上海,在创新文化的培育上还有很大改进空间。他直言:“我们有些政策的价值导向,并不适应创新创业活动的规律。比如马云,既不是毕业于知名高校,又严重偏科,如果按照居住证积分制管理的要求,根本进不了120分的范畴,更甭说作为引进人才直接落户。如何让有梦想、有行动力、有执行力的创新创业者进得来,政府政策必须按照人才发展规律进行调整。”
(本报北京3月12日专电)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