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1年的上海南京路,已是中国最繁华的商业地带之一。虽然沿街建筑依然是传统的中国风格,但在来来往往的人群中,依稀可见“华洋糅杂、五方麇集”的海派特征。图为电影《1901,上海南京路》截图。
■本报记者 童薇菁
时光倒转百年,回到一个世纪之前的上海。
一个带着古怪盒子和三角支架的外国男子,正在属于公共租界的南京路上,寻觅一个合适的角度。他,就是英国电影摄影师乔·罗森塔尔。大马路的对面,一排黑瓦白墙的中式建筑沿着马路延伸开去,招幌迎风飘展,巨大的毛笔字如浓墨的花团,令人印象深刻。
罗森塔尔支开木质的三角架,放上如饼干盒大小的“古怪盒子”——当时最先进的电影摄像机,将车水马龙的街头和商铺建筑一并收录镜头……
沧海桑田,风云变幻。114年后的今天,这组封藏已久的胶片成为最早记录中国上海的影像资料之一,为研究上海城市社会生活提供了重要的实录。
威廉王子本月初访华期间,特将这段由英国电影协会电影资料馆馆藏、名为《1901,上海南京路》的影像数字拷贝赠予中国。这段珍贵的影像资料在经过技术处理、拷贝之后,有望与广大观众见面。本报记者获独家授权,邀请学者共同解析这珍贵的“2分钟”影像。
上海图书馆文献中心主任黄显功说,此次公布的《1901,上海南京路》视频是关于上海目前所见的最早的影像资料之一,它的独特之处在于时间长度足够长,全长超过20分钟;又是以上海最重要地标“南京路”为表现主题的;仅此两条,便足以奠定其在电影影像史上的重要地位,“对于中国近代历史,电影艺术方面的研究价值是极其巨大的”。
两分钟内包罗了庞杂的时代特征
在这段胶片拍摄的影片中,1901年的南京路已经一如当下熙熙攘攘,车水马龙。1869年成为英美公共租界后,南京路是当时上海乃至全中国最为繁华的商业地带……
一位男子带着圆顶礼帽,西装革履,骑着自行车从镜头前驶过。那时的自行车是顶顶时髦的西洋玩意儿,清同治年间张德彝撰写的《欧美环游记》中曾有描述:“前后各一轮,一大一小,大者二尺,小者尺半……”所以,骑车男子或为家境殷实的小开,而彼时南京路洋行众多,“西装男”或是在洋行工作的“金领”。
除自行车外,画面中出现最多的,要数人力黄包车。车夫们一身短褂束腿,衣着朴素却不邋遢,来往穿梭于南京路上。影像展现了当时品类繁杂的交通工具,除了自行车与黄包车外,还有三轮车、多人座手推车以及“高大上”的单乘马车等。
上海图书馆文献中心研究员张伟介绍,在1901年的上海还有一件“大事”发生,“第一辆汽车进入上海”,可惜的是没有在电影片段中呈现。
随着时间线的慢慢推移,一队数十人,包着头巾的锡克巡捕列队向镜头走来,不远处,两个上级模样的洋人警官在互相递烟、交谈。
“这充分反映了当时租界华洋糅杂、五方麇集的都市生态。”上海电影家协会副主席石川教授指出,这一点也影响了“海派文化”城市性格的养成。然而,这种城市性格却是在哀伤的历史中沉淀、提炼出来的:
华人的“出镜”,背后却是一段曲折的历史。一个多世纪之前,南京路曾先后为英租界、公共租界;而开辟租界之初,是不允许华人进入的。1860年,深受太平天国运动之患的苏浙难民纷纷涌入上海,超大的人口负荷使英国不得不做出妥协,允许华人进入租界从事社会活动,但清政府为之付出的相应“代价”是同意英美等国扩张租界领地。1863年,英美合并成立公共租界,并逐步扩大土地范围,面积之大几乎覆盖了今天北黄浦、静安以及虹口、杨浦两区南部沿黄浦江地段。南京路上这才出现了中国人的身影。
洋行、银楼、布庄……勾勒商业都市雏形
能从影像中提取的,还有关于南京路——这条“中华最大商业街”的初始记忆。
在当时那个年代,罗森塔尔与其他西方电影摄像师、记者一样,对中国充满了神秘的想象。在他的日记中,曾记录了其在中国北京、上海多地的拍摄经历。罗森塔尔写下了他的感慨:“上海是如此独特。”当他把镜头对准南京路上的建筑时,满足的不仅是他自己对于上海的好奇心,更在百年之后给了观众意外与惊讶:原来那时的南京路,已经繁华如斯。
南京路街边的建筑风格仍是传统中式的。左边最远处,黑色的瓦檐下砌筑着一面高高的白墙,类似如今朱家角、周庄等江南水乡建筑的风格。“这极有可能是中华老字号邵万生。”张伟从同时代的照片中翻找答案。1870年,邵万生店从虹口区迁到南京路,时间上非常吻合。
除了南北干货店、酱菜园,南京路上遍布洋行、银楼与布庄。最右边的建筑,是一家银楼,模样规格与“裘天宝”银楼非常相似。裘氏正是京剧表演艺术家、“麒派”创始人周信芳的岳父,“裘天宝”迁到南京路后,位置就在百年老店“冠生园”的对面。彼时十里洋场的商业形态已经非常丰富。到了1914年,先施百货公司的诞生预示着四大商店之后几十年间不可撼动的商业地位,布庄、首饰等小本经营逐渐式微。从个体商户到综合性百货商场,南京路不断更新换代,而这一切变迁的根本,都在“最初”的影像中找到了合理的解释。
城市“家史”弥足珍贵
记者从上海电影博物馆获悉,威廉王子带来的《1901,上海南京路》是英国电影学会《电影中的中国》项目所包含的111部上世纪前40年代在中国拍摄的影像资料之一。这些影像资料按北京、上海、香港和中国其他地区四个类别分类,涉及上海的共31段,该片为其中拍摄年代最早的一部。
外国人士在中国进行大规模拍摄肇始于1900年,当时英国摄影师最多,接下来是美国和日本。他们大多是被本国驻华公使、大使召到中国拍摄史料档案的。影片由固定机位的摄像机拍摄,无法移动、无法变焦,也没有景别的概念。据推测,罗森塔尔所使用的摄像机应由爱迪生公司生产,小巧且便于携带。
上海图书馆文献中心主任黄显功告诉记者,从拍摄时间上来看,《1901,上海南京路》算不上是外国人记录中国社会生态的最早影像,但却是“最早之一”。在中国电影资料馆内,就保存着一段外国人士于1898年摄录的、现今上海外滩一带的影像资料,时长为2至3分钟。
资料显示,1898年爱迪生公司的摄影师从香港一路辗转大陆,拍摄了6部关于中国的短片。其中两部是关于上海的,分别名为“上海警察”“上海街景”。目前这两部短片被美国国会图书馆收藏。“这些影像记录的是我们这座城市的‘家史’,就像是家族里的老照片一样,对子孙后代弥足珍贵。”
据悉,英美等国目前保存着大量此类历史悠久的纪实电影,其中尤以美国国会图书馆馆藏最多。专家们希望通过各界协同努力,让这些关于中国的珍贵记忆,能尽早通过各种方式“回到娘家”、回到中国。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