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日前批复同意《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至此,长江经济带的“龙头”、“龙身”、“龙尾”三大板块都有了单独的国家城市群规划。
专家认为,长江中游城市群的“龙身”位置,与“龙头”长三角、“龙尾”成渝城市群形成长江经济带三大重要支点。
长江上、中、下游都有国家城市群
国务院日前批复同意《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这是《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出台后,国家批复的首个跨区域城市群规划。而这一规划的批复,让长江经济带的三大板块都有了国家城市群规划。
“长江中游城市群”最初是湘鄂赣三省联手谋求全国区域发展新增长极,以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等合作打造的国家规划重点地区,又称“中三角”。
在上个月的全国“两会”上,湖北代表团33名全国人大代表联名提交了“加快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打造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的议案。代表们建议,国家应尽快出台《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成立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发展领导小组,负责总体指导和区域协调等工作。
不到一个月,《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获国务院批复,曾参与《长江中游城市群规划》的研究和编制的湖北省社科院副院长、长江中游城市群研究中心主任秦尊文说,长江的一头一尾都有了国家城市群规划,而如今长江中部终于也有了。
据介绍,2010年5月,国务院《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明确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战略定位,是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2011年3月国务院通过的《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明确要求“加快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
国务院研究室综合二司司长向东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十八大后,我国有三个重要的国家战略,一是“一带一路”、二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三是长江经济带。三个战略各有侧重,长江经济带是横贯东西、打通中国经济东西向动脉的重要引擎。他认为长江中游城市群地处长江经济带“龙身”位置,与“龙头”长三角、“龙尾”成渝城市群形成长江经济带三大重要支点。他建议三大城市群打破区域壁垒,增强各城市群的特色魅力,使“中三角”成为新常态下新的经济增长极。
长江中游城市群武汉要有担当
长江中游城市的融合发展在几年前就已经开始,2012年2月,湘鄂赣三省共同签署《加快构建长江中游城市群战略合作协议》。此后几年相继在生态文明、综合交通运输、产业、社会事业、市场一体化等多个领域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叶青教授认为,实现规划提出的蓝图,核心是三省如何协同发展,目前面临的主要障碍是各省区域协调的难度较大,存在地方保护主义,产业低水平同质化竞争激烈,他建议,三省间开展基础设施、科教、文化、经济等多层次融合发展,促进共建共享。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魏后凯提醒,在一体化建设启动后,要防止区域内城市产业发展雷同。
而在秦尊文看来,此次《规划》获批,使长江经济带战略的具体实施更具方向性、可操作性,可促进湘鄂赣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区域融合与协作将拥有统一的行动纲领。他认为,与其他城市相比,武汉是中部中心的特大城市,高校、科技资源丰富,工业需求量大,长三角城市群的龙头城市是上海,成渝城市群的龙头城市是重庆,而上海、重庆都是国家中心城市,长江中游城市群武汉应该有担当。他觉得武汉在城市群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深化对外开放方面都大有可为。
魏后凯在武汉作报告时称,武汉应担当长江中游城市群的主中心。向东也认为,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圈是国家级两型社会试验区,具有一定基础,其中武汉与周边城市已经形成了一小时经济圈,与长江经济带这一新型国家战略相契合。
文汇报驻鄂记者 钱忠军(本报武汉4月6日专电)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