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色古香的古巴驻美国大使馆前,一面古巴国旗高高飘扬。 东方IC
古美恢复外交关系之前,古巴用138面黑旗挡住美国大使馆的反古宣传视频。 资料照片
■本报驻华盛顿记者 夏晓阳
美国首都华盛顿拥有许多著名的地标性历史建筑,白宫、国会大厦、华盛顿纪念碑以及林肯纪念堂等等,但很少有人知道,在面积不大的哥伦比亚特区腹地的子午线山丘区和马萨诸塞大街还有一群古老、华丽的欧式建筑,它们均有超过百年的历史,其中很多曾经是富商、名人的私宅,后多成为外国使馆的所在地。尽管随着时代的变迁,为适应业务工作扩大的需要,许多国家的使馆已搬到了现代化宽敞的建筑中,但依然有一些国家的使馆在此驻守,续写着这些古老建筑的历史故事,并构成了华盛顿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古巴使馆已有98年历史
去年底,美古开启了实现关系正常化的大门,双方经过半年的谈判协商后,决定恢复在对方的大使馆。7月20日,古巴驻美国使馆在关闭了长达54年后重新开馆,并举行了升旗仪式,而这一重要的新闻事件把人们的视线再次带回到这片历史悠久的使馆区。当天在古巴使馆门前聚集的庞大人群中,仅世界各国的记者就有百余人。
这座位于华盛顿特区16街西北2630号的使馆大楼是一幢西班牙风格的三层砖石结构建筑,建于1917年。根据1916年的设计规划,大楼的第一层是使馆办公室;二层是接待室、餐厅和一个带阳台的宽大的多功能厅,据称,按照古巴的习惯,阳台的一个重要功能是让领导人在此向民众致意或发表演讲。多功能厅一侧的外面有一长排用华丽装饰石材建成的台阶,由此通向花园;三层是驻美大使的住处,相当于官邸了。据《华盛顿夜星报》(Washington Evening Star)记载,1917年为建造大楼,古巴方面曾登广告招募35名劳工,薪酬是9小时2美元。
据多年从事拉美文化历史研究的美利坚大学菲利普·布莱纳教授称,古巴大使馆建成后,这里不时会举行音乐会,或放映电影。如果有古巴高层官员访美,他们还会举办招待会。海明威厅是举行新闻发布的地方,有时使馆还会拿出古巴雪茄来招待记者。
美国前国务卿查尔斯·伊万斯·休斯和前总统柯立芝分别于1924年和1927年访问过该使馆。古巴革命领袖菲德尔·卡斯特罗曾于1959年4月到访,据当年《华盛顿邮报》报道,卡斯特罗曾与时任美代理国务卿赫特共进午餐,当时卡斯特罗告诉赫特,他相信美国人民终有一天会“承认(古巴)革命斗争的全部真谛”(“thepeople of the United States would one day recognize the whole truth of the revolutionary struggle”),他认为没有理由让美古关系不成为“最好的”双边关系。虽然这目标直到今天也没有成为现实,但至少美古关系开启了新的一页。
1961年美古断交后,这座使馆建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由捷克斯洛伐克代为看管。1977年9月,该地成为古巴驻美利益代表处,后又转由瑞士使馆托管。1979年5月,该大楼遭到一次炸弹袭击,所幸的是因炸弹被扔在后院爆炸,因此只损坏了一些门窗,无人员伤亡。据称,该袭击事件是由名为“欧米茄7”的古巴流亡民兵组织所为。
无论从历史照片还是目前的现状来看,这座大楼虽已经百年风雨,但其外貌几乎没有变化。华盛顿的媒体将其称作是子午线山丘区的一幢“亮丽”的建筑。
巴洛克风格的立陶宛使馆
位于古巴使馆南侧的16街西北2622号是立陶宛驻美使馆。该建筑由美国著名房地产开发商玛丽·亨德森建造。当时它在结构上由南北两个楼组成,分别于1908年和1909年建成,但在外观设计上却像一幢整体大型建筑,这使其既具有功能上的独立性,又有外观上的整体性。据称,亨德森的初衷是希望吸引西班牙使馆入驻,因此在设计上吸收了很多西班牙蒙特雷宫殿的风格。
事实上,西班牙使馆的确曾进驻过南楼,但1965年被拆除并翻建成一幢浅黄色砖式公寓楼。目前仅北楼尚存,但这座五层高的巴洛克式建筑仍显得格外别致。该建筑的墙壁用光滑的石灰岩覆盖,大门和窗户四周墙上镌刻着精美漂亮的浮雕,顶部两层的窗户呈拱型,并覆之以飞檐和尖塔。中间两层被宽大的层拱分开,大厅可直视屋顶。一层则基本重复了高层的设计。
从1909年至1926年,这里曾是丹麦驻美使馆。1922年美承认立陶宛“法理”和“事实”独立后,时任立陶宛驻美大使比绍斯卡斯(KazysBizauskas)于1926年以9万美元的价格买下该楼,此后直至今日,它一直是立陶宛使馆。
波兰使馆兼具英法元素
波兰使馆位于古巴使馆北侧的16街西北2640号。大楼于1910年建成,开发商还是玛丽·亨德森,由19至20世纪美国著名建筑设计师小乔治·欧克立·托顿设计,它具有路易十六时期法国经典学院派建筑风格,但同时也融入了一些英国元素,例如双层悬挂窗、石灰岩阳台和铁艺装饰及正面的玻璃透光窗。
大楼共三层半高,内部纵向均分为三个部分,一层为厅,二层以上中间留空,使一层可透视屋顶,两侧则由两倍楼层高度的带有凹槽的半露方柱支撑,并在角落处用石楔子连接固定。大楼采用复折式屋顶,用镶有铜边的石板覆盖,顶部四周都建有圆拱型的老虎窗,供顶层室内采光。
亨德森在1919年将其卖给了波兰政府,并从此成为波兰驻美使馆。自那以后,该建筑基本保持了原来的特色。1978年,波兰建筑专家曾对使馆进行了整修,重点是翻新了室内的石膏装饰,恢复了当年的宏伟壮丽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厄瓜多尔使馆曾是荷兰财产
位于古巴使馆对街的是厄瓜多尔使馆。这座建于上世纪20年代的大楼还是源自亨德森旗下的财产。她当时共买下了三块土地,先后建了两幢豪华的别墅,第三块是空地,也就是现在的15街2535号,这里后来一度为荷兰使馆。据称,荷兰政府于1918年从亨德森手上买下了该地产后,曾从阿姆斯特丹派出一支由数学家范斯图尔教授率领的顶尖建筑团队与托顿合作,在设计上采取了融合各家风格的折衷做法,于1922年完成建造。
据建筑专家介绍,这座四层高五等分割的建筑看起来更像巴黎建筑,而不是阿姆斯特丹风格。使馆大楼外部采用浅黄色砖墙,高挑的复折式屋项。内部采用中央嵌入、两侧分割、南北延伸的格局,一层和高层之间用两倍层高的半露方柱支撑,顶部还设有阁楼。
上世纪60年代这里成为厄瓜多尔驻美使馆。2011年8月24日,华盛顿地区经历了一次5级地震,据称,地震导致该使馆三个烟囱倒塌,多处墙壁出现裂缝。
印尼使馆当年造价不菲
从古巴使馆沿佛罗里达大街南行不到两公里便可来到位于马萨诸塞大街上的印度尼西亚使馆。这是一座英式风格的历史名宅,它由爱尔兰移民、矿业大亨托马斯·弗朗西斯·沃尔什投资,于1901年至1903年所建,为英国建筑师亨利·安德森·佩里所设计。沃尔什早期曾干过木匠,经营过酒店,后因淘金热中在科罗拉多发现大金矿而发财。此大楼是沃尔什为女儿艾瓦琳建的,当年的造价为85.3万美元(若按现在的货币计算约2500万美元)。大楼共三层半高,有近60个房间,还有一个剧院和一个宽大的多功能厅,据称当时光置办家具就花了200万美元。后来艾瓦琳与爱德华·麦克林(其家族当时拥有《华盛顿邮报》)结婚,故又名“沃尔什—麦克林大厦”,它已被列入《国家史迹名录》。
从1936年至1951年,该大楼曾被美国政府使用,先后成为美国郊区安置管理局、农村电力委员会和美国红十字会所在地。1947年艾瓦琳去世,当时她已背上巨额债务,为了还债,其家人不得不出售该房产。1951年12月,印尼前总理阿里·沙斯特罗阿米佐约买下大楼,并用作印尼驻美使馆。
城堡式爱沙尼亚使馆很抢眼
从印尼使馆沿马萨诸塞大街西行约400米就会看见一座城堡式建筑,这便是爱沙尼亚使馆。由于该建筑特点突出,且位于马街、22街和佛罗里达大街的交界处,因而格外抢眼。
这座四层高的别墅建于1905年,由美国威廉·J·马歇尔和沃特·G·彼德建筑公司设计,当时是一名富庶的医生乔治·巴里的私宅,后一度成为秘鲁使馆,再后来的很多年中曾为兰顿私立中学所在地。它之所以能成为爱沙尼亚驻美使馆完全是历史事件造就的。
前苏联时期,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的外交事务都由苏联统管,它们在美国只设有领事馆,其中爱沙尼亚的总领馆设在纽约洛克菲勒广场。1991年苏联解体,爱沙尼亚独立,于是开始寻找自己的使馆。1994年爱沙尼亚买下了这幢豪宅,并从此成为其驻美使馆。2001年7月因电线短路引发大火,使馆遭受严重损坏。当时共出动了80名消防员、14辆消防车,用了五个小时才将大火扑灭。大楼在经过全面翻修后,于2003年重新开馆,因此尽管大楼的实际年龄已逾百岁,但外表看起像一幢全新的建筑。
斯威士兰使馆走“新罗马”风
其实拥有悠久历史和独特风格的外国使馆建筑在华盛顿还有很多,例如,位于新罕布什尔大街西北1712号的斯威士兰使馆。这是一幢被称为“罗马复兴”(或“新罗马”)风格(Romanesque Revival style)的五层连体别墅。它建于1894年,由19世纪美国著名建筑师亨利·霍普森·里查森设计,其与古罗马建筑最大的不同是在门窗设计上都作了简化处理。据称,现在的估价约580多万美元。
历史上,这幢大楼曾先后作为巴列维王朝(伊朗)驻美使馆、厄瓜多尔使馆、意大利政府专员公署、美国犹太战争老兵办公室等。2000年12月,斯威士兰从美国空调承包商公司手中买下了该房产,并将其作为本国驻美使馆。
当然,本文列举的这几个外国使馆建筑仅是华盛顿众多使馆中的一些经典代表,要想完整领略它们的风貌和历史,恐怕还需您亲身走近华盛顿。
(本报华盛顿8月19日专电)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