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晓鸣 李静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形成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进行了一系列新实践、新探索、新创造,取得了一系列世界瞩目的新成就。
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上海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取得重要阶段性进展,“十二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胜利完成,为上海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报今起推出“回眸十二五”专栏,从科创中心建设、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城市管理、文化发展等方面回顾“十二五”时期上海的发展成就,为“十三五”奋楫前行凝聚智慧、力量和信心。
刚刚过去的2015年12月31日跨年夜,上海地铁总客流为1083.3万人次,刷新历史最高值。
在22年前的1993年5月28日,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南段试运行。这是上海第一条地铁,当时只有锦江乐园到徐家汇5个站点,6.6公里长。如今,随着11号线罗山路-康新公路区段、12号线七莘路-曲阜路区段、13号线长寿路-世博大道区段正式载客试运营,标志着2005年6月25日国家发改委批准的“上海城市轨道交通基本网络”全面建成。目前申城轨交全网运营线路总长已超600公里,增至617公里(588公里+磁浮29公里),车站增至366座(364座+磁浮2座),换乘车站增至51座。
轨道交通,深刻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步行600米就能到地铁站
7时30分,小肖笃悠悠地走进了2号线徐泾东站。
小肖的工作单位在徐家汇。跳槽到新东家将近两年,他从来没关心过单位距离自己位于徐泾的家究竟有几公里,只知道坐地铁,换两条线,这段路只需要一个钟头。市郊的徐泾镇和繁华的徐家汇,便捷地串联在了一起。
“调查结果表明,上海轨道交通已首次占据公共交通中的‘龙头老大’地位。”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薛美根告诉记者,2014年全市公共交通日均客运总量为1521万乘次,较2009年上升34.8%。其中,轨道交通日均客运量达到775万乘次,公共汽(电)车日均客运量为730万乘次,轨道交通日均客运量全面超过地面公交。
申通规划技术部副部长陈烨介绍,从当初1号线、2号线刚开通时鼓励市民乘坐,到现在轨道交通网络基本形成,每天巨大的客流量说明轨道交通已成为大家出行时普遍使用的交通工具。而到2020年,上海轨道交通线路总长将超过800公里,中心城区基本上步行600米就能到达地铁站。
轨道交通解决的不仅是交通问题。上世纪90年代,闵行区自筹部分资金,使1号线由锦江乐园延伸至莘庄。当时,反对者提出,“轨道交通投资巨大。闵行作为一个郊区,有必要大动干戈吗?”时间证明,闵行区超前的决策大获成功。因为有了轨道交通,闵行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一路向前。
随着线路越修越多,众多单一线路连结成网,最终与地面设施一道,共同构成了循环不息的交通系统,成为城市中人流、信息流的骨干。这时候,轨道交通不再是简单的交通工具,而变成了重要的公共空间。对很多人来说,每天的生活从轨道交通开始,人们在这里相遇,也在这里擦身而过,其间留下了不少故事,也铭刻了城市生活的痕迹。
适应上海土质的施工术
轨道交通圆梦,在上海,绝非易事。早在上世纪50年代,上海着手筹备建轨道交通时,有国外专家断言:不可能!
上海的土质松软含水,要在这样的地层中开挖打洞,在当时还是个世界级难题。然而,上海人不甘心,从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经过几代建设者反复实验,终于开创了适应上海土质的施工工艺。
“经过20多年发展,相关技术也在不断提高,用注浆方法控制沉降,堵漏、防水技术也在提高。”申通建设管理中心刘朝明告诉记者。上海轨道交通建设的深度开始是十五六米,后来20多米,现在要到30多米,新线路需要穿越老线路,难度越来越高,但解决问题的本领也越来越大。
比如,12号线汉中路站,车站基坑深达33米,周边建筑林立,又临近苏州河畔,既要保证1号线的正常运营,又要确保12号、13号线的同步建设,工程建设者在有限的地下空间内,开拓出一个可容纳三线乘客同时换乘的大厅;而陕西南路站则充分利用益民百货地下商场及1号线部分设备用房的空间,巧妙地开辟出换乘通道,以实现1号、10号、12号线的换乘。
在施工中,申通会评估地铁线路环境和附近地质,预先在有风险的地方“布局”监控,再轻微的水流土动、沉降都捕捉到,这些监控数据会传送到申通远程监控中心,再自动分析数据、查找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处置。
展望未来,包括BIM等新技术、新工艺将继续在轨交建设中推广。“BIM所搭建的协同工作平台就像时下流行的微信朋友圈,每一处细微的改动,其他专业人员都能看到更新,并可以对各自图纸做出相应调整。除了系统化设计,还可以预演施工过程、优化施工工序、提高施工效率、节约施工时间、锁定工程造价。”刘朝明说。
20多年数据编成运行图
进站、上车、到站、下车、出站,乘客习以为常的按显示牌时间到站的列车,背后是根据20多年数据编排而成的运行图。
节假日,大型商圈有促销,热门景点、体育场馆有大活动、大赛事,要及时调整列车密度、适时延长运行时间;遇到暴雨、大雪、台风等恶劣天气,要增加车辆分担从路面分流来的客流……根据客流量启动不同的“保驾”等级,已成为申通的惯常做法。2001年,申通和同济大学合作,研究制定了一套列车运行组织系统,几经升级完善沿用至今,现在上海轨道交通准点率达99%以上。
申通运营管理部总经理张凌翔介绍,根据轨道交通网络化的发展特点,上海轨道交通发展战略也在进行两大调整:从重建设到重运营的转变,从单线运营管理转向网络化管理的转变。
轨道交通服务也越发人性化。近来,针对“低头族”,轨道交通站厅台阶处贴上了“上下楼梯请勿看手机”的提示语;站台每扇门框上都贴了唯一的数字编码,方便人们描述位置;很多不超过6米的台阶也安装了自动扶梯;站内导向标语越换越新鲜,字体、配色更加清晰明白。“还有站内厕所,最初规划时是没有的,考虑到乘客需要还是修了。但内行人都知道,厕所管道会跟其他数据管线抢位置,别看空间很小,排风、排污等都是大问题。”张凌翔说。
未来,轨道交通将走向何方?张凌翔表示,申通一方面将继续在已建成线路上深挖效能,提高列车运能,车辆不足的要及时增购,把现有线路用足用好;完善站厅软硬件环境设施,增加电子便民导向信息系统等,另一方面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