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征南驻苏记者 吴跃龙
“女儿,我终于找到你了。”日前,连云港东海县石梁河镇兴庄村村民骆公平来到连云港市救助管理站,与走失两年的女儿郭秀英相认。一见到女儿,骆公平就冲上去死死抱住她,母女俩相拥而泣。这是去年底连云港市救助管理站与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密切合作,在江苏范围内首次对滞留在站的213名托养无名流浪乞讨人员和流浪精神病人展开DNA数据免费采集后,取得的第一个成果。
自去年民政部和公安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身份查询和照料安置工作的意见》 后,河南、安徽、江苏……越来越多的省市通过为流浪乞讨者采集DNA助其回家。此举的积极意义何在? 还有没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为此,记者采访了社会学专家。
亲人走失家属应尽快采集DNA
郭秀英自小患有癫痫痴呆病状,两年前离家出走。“两年来,家里所有人都担心着她,担心她生活不能自理,会不会出现什么其他意外。”骆公平说。
当时,连云港救助站的工作人员接到电话,郭秀英被人从水中救出,言语含糊。救助站赶紧为她找来干净衣物,后又转到康复医院进行康复治疗。此后,救助站工作人员根据她的只言片语,分析地名、人名、口音等线索查找身份信息,但因郭秀英说不出自己的名字和家庭地址,最后只好通过报纸、电视等媒体发布寻亲启事。然而,一年多仍未找到亲人。
去年8月,连云港市救助管理站牵头,对流浪人员进行DNA样本采集,统一送到市刑警支队的技术大队。公安部门对血样进行DNA检测分析后,将数据录入全国走失人口、打拐DNA信息库。巧合的是,不久前郭秀英哥哥因出国打工体检时抽血,在警方备了案。经比对两人的DNA信息吻合。此后就出现了前述母女相见的一幕。
连云港市民政局副局长李寒洁呼吁,如果家中有走失亲人,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到公安部门报警备案并进行DNA数据采集,这将大大提高亲人团聚几率。
DNA比对优势在于精准快速
连云港救助站站长徐进告诉记者,身份不明、长期滞留的受助人员大多患有精神类疾病,他们不知道自己何年何月出生,也不知道自己的名字,查询不到身份信息,所以暂时无法联系到他们的亲属。过去,想为郭秀英这样的人寻亲,首先采用“笨方法”,平日里注意他们言语中一点一滴的信息,靠口音、衣着、肤色来粗略判断他们的家乡,再和其“家乡”的民政、公安部门联系,效率很低。要不就在报纸、网站上登启事,覆盖面小,而且根本无法与公安部门的数据库联系起来。
“每一名流浪人员录入的身份信息都是唯一的,就算发生死亡或其他情况,后续入站的也将重新编号,而不是填补空缺的编号。”徐进说,“未来,后续入站且找不到家的流浪人员将做到进站一人、采集一人。一旦比对成功,市救助站将帮助受助人员尽快返乡与亲人团聚。”
让每个救助环节都无缝连接起来
“对一些被拐卖后回不了家的非自愿流浪人员而言,DNA比对成功后送其回家,家庭团聚,这显然有着积极的意义。然而,对部分流浪人员来说,最迫切的或许并不是找到家。回家固然是可喜的,但这个‘家,的境况如何?究竟有没有能力接纳他的回归? 那里的救助环节能否有效连接? 都是民政部门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对于流浪人员“回家”,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于海有着自己的看法。
于海告诉记者,根据他的调研,不少流浪人员原处弱势环境中的弱势家庭,他们未必想回家,也不愿回家。“流浪乞讨在一些城市,甚至已经成为了一种‘职业,,把他们前脚送走,后脚就会回来,继续流浪乞讨的生活。”他说:“不能不提的是两类特殊群体,一类是流浪精神病患这样生活自理能力堪忧的受助人员,他们的‘家,有能力为他们提供城市救助站这样的服务吗?恐怕很难。还有就是被亲人虐待、遗弃的流浪人员,他们返家后的命运会比救助站好吗? 未必。”
因此,于海提醒,社会救助是完整的链条,不要认为“回家了就没什么事了”。城市救助站在送受助人员回家时,一定要和其家乡的救助管理机构做好沟通,让救助的每个环节都无缝连接起来。只有这样,流浪人员的回家之路才会少些荆棘。 (本报连云港3月7日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