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0年,上海要争取基本确立以人民币产品为主导、具有较强金融资源配置能力的全球性金融市场地位。记者昨天从“十二五”时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情况媒体通气会上获悉,未来五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路线图已经明确:将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强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金融支持,以推进自贸试验区金融开放创新为引领,进一步扩大金融对内对外开放,迈入全球金融中心前列。
市场规模5年增长2.5倍
眼下的上海基本确立了以金融市场体系为核心的国内金融中心地位,初步形成了全球性人民币产品创新、交易、定价和清算中心。在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副主任张新看来,推动跨境人民币业务,已显著提升了上海作为全球人民币中心的地位。2015年上海市跨境人民币业务结算量达到2.7万亿元,位居全国第一,人民币在国际收支中的占比已达到30%。跨境人民币清算网络建设同步稳步推进,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已在沪上线运行。
金融市场体系一直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核心。市金融办主任郑杨表示,去年底,国务院批准筹建上海保险交易所,更多新的市场平台将落地;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成立上海分公司等则显示出上海金融市场基础设施更为健全。去年,上海金融市场交易总额达1462.7万亿元,比2010年增长了2.5倍。上海股票、债券、期货、黄金等主要金融市场国际排名显著提升,多个品种交易量位居全球前列,影响力不断扩大。
在机构集聚上,无论是作为首个总部设在上海的国际金融组织———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还是相继成立的中国银行上海人民币交易业务总部、中国建设银行(上海)中心、中国农业银行上海管理总部等,总部型、功能性和新型金融机构呈现百花齐放的格局。中国保险投资基金、银联国际有限公司、证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民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等也已落户上海。截至去年末,在沪持牌金融机构总数达1478家,比2010年末增加了429家。
扩大金融对内对外开放
面向未来,以推进上海自贸试验区金融开放创新为引领,进一步扩大金融对内对外开放,无疑将成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头戏。
为支持上海自贸试验区的金融改革,国家金融管理部门相继发布51条政策措施和一系列实施细则。去年10月,经国务院同意,央行等六部委和上海市政府联合印发《进一步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金融开放创新试点 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方案》。张新指出,上海自贸试验区创设了为改革保驾护航的自由贸易账户系统,推进有管理的资本项目可兑换,率先建立宏观审慎的本外币境外融资制度,率先实现外币存款利率的完全市场化,大力推进外汇管理的简政放权,在此率先试点的金融制度已有13项向其他自贸区及全国复制推广。
郑杨表示,目前自贸试验区的金融服务功能正在不断增强,包括人民币跨境使用、投融资汇兑便利化、利率市场化、外汇管理改革、金融监管简政放权等方面的创新试点正深入推进。在金融监管和风险防范机制上,“一行三会”驻沪机构和上海市政府有关部门建立了监管协调机制和跨境资金流动监测机制,不断加强“反洗钱、反恐融资、反逃税”的监管协调。
下一步,上海将争取到2020年基本确立以人民币产品为主导、具有较强金融资源配置能力的全球性金融市场地位,基本形成公平法治、自由开放、创新高效、合作共享的金融服务体系,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迈入全球金融中心前列。
本报记者 唐玮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