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展览中,“一大”会址的石库门置景是通往下一个场景的必经之路。(均市委党史研究室供图)
“十里洋场”的各类招牌。(均市委党史研究室供图)
■本报记者 李婷
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主办的“日出东方——上海市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主题展览”近日在上海展览中心东一馆举行,受到广泛关注与称誉。该展缘何如此受欢迎?市委党史研究室专家、展览大纲撰稿人徐国梁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情,这就是该展大受青睐尤其是得到普通观众好评的主要原因。
言之有物:吸取新的史料和党史研究成果
本次展览共展出500多件实物、图片、视频,充分呈现了党在上海创建的历史以及95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上海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阶段的发展和成就。和一般的党史展览不同,走进偌大的展厅,浓浓的老上海气息扑面而来。南洋公学、商务印书馆、大世界、大光明戏院、百乐门等一块块招牌、一幅幅老照片,还原了“十里洋场”工商繁荣发展的场景,还公开了极少露面的近100年前的影像资料,以便参观者直观地看到老上海的生活场景。
“95年前,历史何以选择上海作为一个伟大政党的诞生地? 只有现代的城市,才能产生现代的政党。”徐国梁说,关于共产党的诞生,党史上强调了其思想基础和阶段基础。这次展览主要素材来自全市百余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吸取了新的党史研究成果,展示了中国共产党诞生的资源基础。
“上海工商业繁荣、文化教育活动活跃、交通便利等,都为进步知识分子集聚和社会结构变化创造了条件”。
一批首次披露的珍贵史料为展览增色不少。1925年,孙中山带着深深的遗憾离世,临终前他曾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这次展览中,从海外购得的孙中山葬礼的影像视频是在上海首次公开。“联系历史,更印证了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的结论。”徐国梁直言,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为了挽救国家和民族危亡,中国人民进行了英勇的抗争和艰难的探索,辛亥革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但未能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命运,挽救中国危亡的重任落到新兴的无产阶级身上。
言之有理:以小见大,见微知著
展览中的不少内容通过小故事叙述和展现,让人记忆深刻。比如,在阐明上海是党的诞生地,也是党诞生前的孕育之地和诞生后的早期活动中心时,展览罗列了许多“第一”和“之最”,并配以生动的“案例”。以云南中路171—173号为例,这里曾是中共中央在沪期间使用时间最长的一处政治局机关旧址,从1928年到1931年,在白色恐怖中维持了整整3年。1931年4月,当时负责中共中央特科工作的顾顺章在武汉被捕后叛变,驻扎在上海的中共中央机关和人员危在旦夕。所幸,中共情报人员钱壮飞截获了从武汉发往南京的六份加急电报,立即派人通报周恩来,中共中央机关、人员得以紧急转移。钱壮飞和李克农、胡底三人情报小组,后来被周恩来誉为“龙潭三杰”。
记者发现,只要涉及党史中的故事、细节,参观者都在此停留,细细阅读。专家表示,通过讲史实来阐述真理,讲故事来表达史实,讲细节来展示精神,这样的展览以小见大,见微知著。
言之有情:不光讲党史,也讲上海故事
本次展览不光讲党史,也讲上海故事,且运用了多种新颖的表达形式。当年,上海第一个工人新村———曹杨新村的生活片段和故事,在展览现场以剧场式的多媒体方式得以呈现:一面围墙排列着上世纪50年代曹杨新村人们生活场景的照片,帷幕上播放着当年第一批入住者的访谈视频《幸福在哪里》;帷幕后,用实景表演的模式还原了当年的生活景象,将人们的思绪带回到那个火红的年代。展区的一角,一处家居的温馨场景吸引了人们的目光。这个名为“小明”的家,展出的是改革开放初期上海普通市民的家,三五牌台钟、双鹿牌电冰箱、印着“囍”字的搪瓷杯……一件件老物件承载了那个时代的美好记忆。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为的便是创建新中国,创造新生活。党的革命史和建设史,与人民的情感相连。”徐国梁坦言,这个展览想要达到的效果之一,是每个人在这里都能感受到国家的强大和社会的变迁。为了跟现代生活“接轨”,此次展览还运用了高科技手段,开发了网络版、手机版等多个版本。此外,展览尾厅设有“VR上海”板块,参观者登上“外滩信号塔”,戴上VR眼镜,就能沉浸在外滩的全景中。在结束整个参观之后,人们还可以在“照片打印区”,打印自己与展览的“美丽合拍照”,把一份感怀带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