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遣主力出战,“过程重在学习”,这是一周前抵达札幌时中国代表团所承诺的姿态。12金14银9铜,位居奖牌榜第三,就最终的座次而言似乎与六年前于哈萨克斯坦的那届亚冬会并无差别,然而正如中国代表团团长高志丹所总结的那样,“日本、韩国的进步超越了想象,我们已被拉开了差距。”
只不过,在设置项目不断变化、“东道主称雄奖牌榜”定律已成立近20年的亚冬会赛场上,奖牌榜上枯燥数字的意义其实并不如想象中深远,也注定很快就会被遗忘。然而作为平昌冬奥会前的一次重要测验,本届亚冬会所折射出的诸多喜与忧却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被反复提及。过去这些天,当人们欣喜地见证花滑、冰壶等中国传统强项复苏的同时,在越野、高山、冬季两项等雪上项目上却依然让人难以看清未来的出路与方向。过多的短板和悬殊的发展差距之下,中国冬季运动的发展已不是简单的“冰强雪弱”就能概括。
历经蛰伏,传统强项迎来复苏
即便是羽生结弦的缺席,亦无碍男子花滑的热度。在这场亚冬会的压轴大戏里,低迷了近一整年的闫涵早已不是最受瞩目的焦点。最终的结果并不令人意外,东道主选手宇野昌磨凭借着更高的技术难度夺冠,而闫涵则排在了师弟金博洋的身后,收获铜牌。这样的结果并不值得夸耀,但闫涵却在时隔多时后又一次成了人们反复提及的名字。无论是在阿克塞尔三周跳后展现的稳定姿态,还是创运动生涯新高的总分,一切都在宣告着他的回归。
历经漫长蛰伏,期待厚积薄发,闫涵所经历的这一切,也是中国花滑、冰壶、短道速滑等多个传统强项在本届赛事的表现缩影。女子单人滑赛场,自索契冬奥会即受身体发育问题困扰的李子君尽管遗憾地与金牌失之交臂,但只身赴俄师从名帅米申的成效并不仅仅体现在其愈发扎实的技术细节之中。昨夜,在遭遇了裁判的争议性打分之后,人们却在赛后的混合采访区内见识到了一个截然不同的李子君。“争取今后不给裁判降组的机会。”言辞之间,往昔那个爱哭的女孩在她身上早已难觅痕迹。类似的故事同样发生在韩天宇的身上,作为短道速滑男队中唯一在长距离项目具备竞争力的韩天宇在前两个比赛日中依然表现得极为迷失,然而在那场酣畅淋漓的接力胜利后,那句“全都释放出来”的背后,韩天宇的心结或许就此打开。
韩天宇、李子君们的复苏多表现在过程,而中国冰壶队则以包揽男女项目金牌的成绩宣告了强势回归。颇为特别的是,作为曾经的亚洲霸主,冰壶队两年前起的沉沦源于新老交替的阵痛。如今,青黄不接的局面依旧未能根治,但结局却大不相同。在高志丹看来,无论是冰壶还是本届赛事表现惊艳的单板平行回转,高水平外教的长期任教以及更为频繁的海外拉练都是进步的原因所在。
在传统优势项目相继迎来复苏时,曾为中国冬季项目带来无数辉煌的速度滑冰以及女子短道速滑却成了例外。若非臧一泽在500米项目的幸运夺冠,女子短道速滑队甚至可能遭遇全线溃败的尴尬。在范可新成长不如预期,队中又缺乏老将压阵的情况下,这支年轻的队伍唯有在挫折中慢慢走向成熟。
但论及挫折,在作为本届亚冬会头号大项的速度滑冰赛场,中国代表团的感受更为深刻。在主要竞争对手日本、韩国分获七金和六金的情况下,高亭宇的男子500米金牌与韩梅的女子5000
米银牌成了中国队仅有的收获。在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书记任洪国看来,速度滑冰无论训练体制还是选材模式,都已到了亟需改革的阶段。
偏科严重,雪上项目依旧停滞
“冰强雪弱”是长期以来对中国冬季项目最常见的概括。即便是在竞争并不算激烈的亚冬会中,中国代表团依然建树寥寥,在男子跳台滑雪团体等项目中甚至敬陪末座。
这样的困境并不令人意外,在中国队官员朱书墨感慨着跳台滑雪在札幌的浓郁氛围时,这项运动在国内却面临着从业人数不足50人,因雪期过短每年有一半以上时间无法训练,甚至在选拔苗子时被误认为“跳水队”的尴尬局面。
“三分之一项目没开展,三分之一一脚门里一脚门外,只有三分之一在世界高水平舞台上。”在高志丹看来,在不同项目间极为悬殊的发展差距已成为中国冬季运动亟需解决的顽症,这之中几乎所有的强项均集中于冰上,唯有已在世界范围内具备竞争力的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 (本届比赛未设项) 和单板滑雪支撑起了中国雪上项目的门面。本届亚冬会上,中国不仅包揽单板滑雪U型池男女项目冠军,臧汝心于单板滑雪女子回转的意外摘金,更是一度让不少媒体在报道中打出了诸如“中国雪上项目崛起” 的标题。
然而,在这三枚金牌之外,现实或许比外界以为的更为残酷。在札幌市的辖区内,最远的雪场距离市中心不过两小时车程,发达的滑雪产业吸引着日本全国各地的选手前往此处训练。这样的条件对于国内选手而言,几乎不可想象。“有的雪场从市区往返要八个小时,一些雪场没有缆车,必须通过拖牵。至于高山项目,国内甚至连一个高山雪场都没有。”在高志丹看来,北京与张家口联合申办冬奥会的成功对于这些项目而言或许会是转机。至少如今大部分雪上项目队伍已拥有了充足的经费前往海外训练,但人才储备的薄弱、社会关注度的低下,依然深深地困扰着这些队伍。
作为平昌冬奥会前最重要的备战机会,本届亚冬会所展示的是各支队伍竞技水平的高下。然而,札幌之旅对于中国冬季项目而言,意义却不仅限于此。正如任洪国所言,“北冰南展西扩战略提了20年,但是推进起来困难重重,希望申冬奥的成功成为提速器,不仅要在竞技水平上有所收获,更重要的是拓宽参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