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江跨境科创监管服务中心已建设落成,即将投入使用。目前,中心正抓紧联网调试,今后在此可完成检验检疫和报关一体化办公,做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方便落户自贸区和张江园区的企业报关和检验。本报记者赵立荣摄
报告摘要
创新之城充满活力、更有朝气。全球创新企业、创新机构密集,国际科技精英和各类人才云集,世界创新资源、要素和资本聚集,创新智慧无处不在,创新创造活力竞相迸发。
科创中心建设加快推进,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比例4%以上,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40%以上。以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核心,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重要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为支撑,重要承载区为依托的科创中心构架体系基本建成,科创中心的核心功能显著增强。
张江开启跨境研发“绿色通道”
本报记者 唐玮婕
走进丹桂路上的张江跨境科创监管服务中心,关检联合申报大厅里,左边是国检,右边就是海关。在这里,针对张江研发企业货物特点和特殊服务需求,一条跨境研发“绿色通道”正在开启。勃林格殷格翰 (中国) 投资有限公司供应链总监丛征宇说:“这意味着在家门口就能一次把事情办成了,效率提高很多。”
今年3月,张江跨境科创监管服务中心正式通过海关监管场所的验收,成为上海首家也是唯一机场区域外的空运货物海关监管场所,直接将机场货栈功能延伸至张江,实现了空运进口货物直达张江。
张江企业的空运进口货物特别是研发用材料具有批次频、价值高、产品结构特殊、贸易背景复杂等特点,对通关时限、货物查验、存放条件等都有较高要求。过去,它们需要往返于海关、国检的机场查验点,一旦不能及时通关,生物医药研发类公司进口实验用材料很可能受损,造成实验进程滞后,从而错失与全球同步的研发竞争机会。
在此背景下,海关、国检、上海机场集团会同张江管委会,共同酝酿成立张江跨境科创中心,探索“关检联合办公”、创新审批方式和流程,针对张江研发企业货物特点和特殊服务需求,为张江科创的通关模式走出一条创新之路。
目前,海关在上海自贸试验区的31项创新制度,已有80%在张江、金桥等地区复制推广,受益企业超过300家。国检在张江跨境科创监管服务中心率先试行进境生物材料检验检疫权责清单、进出境生物材料检验检疫正面清单和免于核查输出国或地区动植物检疫证书清单,积极推进机场货站的相关功能向张江跨境科创监管服务中心延伸。
为了建立全方位管理服务体系,海关在张江跨境科创中心设立综合性海关办事机构,提供报关、征税、查验、放行等“一站式”监管;国检成立了上海检验检疫局张江办事处并入驻中心,可为张江地区进出口企业提供检验检疫审批受理、查验、监管等“一门式”服务。
上海自贸试验区管委会副主任、浦东新区副区长王靖表示,“双自联动”带来的制度创新已在张江落地并取得实效,“随着张江跨境科创监管服务中心的运营,关检联合查验、进出境生物材料检验检疫正面清单等率先试点,张江地区的科创企业可以享受到跨境监管的高效便利,降低成本释放效能。”
创新,未来上海最鲜明的气质
本报记者 钱蓓
五年为期,市十一次党代会报告勾勒出城市愿景。创新,将是未来上海最鲜明的气质。
谈创新,张江是排头兵中的排头兵。党代会开幕当日,《张江科学城建设规划(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示,将用近两周时间听取公众意见。规划提出,张江科学城总面积94平方公里,将围绕“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核心承载区”和“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目标战略,在张江高科技园区的基础上,转型发展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新知识新技术的创造之地、新产业的培育之地。
来自浦东新区的代表纷纷表示,将把自贸试验区和科技创新中心主战场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加强制度创新系统集成,深化张江科学城、“四个中心”建设以及各项改革的联动,持续放大自贸试验区溢出效应和辐射效应,提高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
报告定位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紧随“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之后的就是“科创中心建设加快推进”。科技创新之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在今天的上海已经成为城市共识,正如上海航天局科技委常委、载人空间站工程载人飞船系统和空间实验室系统副总设计师张崇峰代表所言,“过去我们在一定程度上走的是规模扩张型道路,但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前,必须自主创新,加强核心技术研发。上海已经到了没有改革创新就不能前进的阶段。”
李岩、谢少荣、王建宇、孙博等科技领域的代表则不无兴奋地提及一个数字,“今后五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比例4%以上”———也就是说,五年内这一数字要从3.8%增加到4%。
报告还提出,加快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要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构建市场导向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实施激发市场创新动力的收益分配制度,推动形成跨境融合的开放合作新局面。
列席党代会的李安民建议,科创中心建设参与者众多,不同参与方的任务和方向应该各有侧重:“上海在基础科学研究上有自己的长处,高校多、企业多,利于大兵团作战,应该聚焦自身优势领域,走差异化创新发展之路;建议加大科技创新的考核比重,让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发挥主体作用;建议打通产学研用之间的隔阂,改变原来财政拨款的模式,把创业投资的模式和理念直接嵌入产学研用全过程。”
很多奋战在科技领域的党代表都描绘了各自单位的“科创坐标”。华东理工大学党委书记杜慧芳代表建议规划建设更多科创中心承载区,充分发挥“环高校”的作用;上海电机学院中德智能制造学院中方常务副院长李晓军代表透露,临港提出建设国际智能制造中心,对应用型人才需求巨大,有些企业招人困难,地处临港的上海电机学院将加强与国外高校企业的合作,建设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体系,为“中国制造2025”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上海科技馆党委书记、副馆长王莲华代表介绍,上海科技馆将主动对接服务科创中心建设,把科技馆建设成为具有科普资源整合力、创新发展支撑力、国际创业引领力的科学技术博物馆集群,发挥好助推器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