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辉(左一)与机器人研发团队在一起工作。本报记者赵立荣摄
人物小传
袁辉,上海智臻智能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小i机器人创始人,上海市 IT青年人才协会理事。2001年,袁辉带着“为每个人的生活带来改变”的梦想,创建了小i机器人,专注于研究人工智能的核心交互技术,并带领公司成长为全球领先的智能机器人技术提供商和平台运营商。
■本报记者 徐晶卉
马云在回忆自己的创业历程时曾感叹:没有经历三起三落的事业,不是合格的创业者。
小i机器人创始人袁辉大概算“合格的创业者”。这从公司过山车式的变动中可以看出来:2007年,公司员工已“霸占”了几层楼面;2011年,因投资人撤资,公司缩水到只剩30多人,差点撑不下去;到了今年,公司员工连三栋楼都塞不下了。
袁辉的创业领域,是当下正红的人工智能(AI)。但他进入这个领域的时间很早,经历了人工智能一步步走来的过程。人工智能每往前跨一小步,都需要探索者在背后倾注十分甚至百分的努力,耗费时间来等待和摸索,袁辉说,他愿意做这个时间的“守护者”。
三大运营商、四大银行都是“座上客”
比起两年前记者采访的时候,袁辉的公司规模又扩大了许多。两年前,公司前台、会议室、体验区都挤在一个楼面,过道逼仄狭小。如今,整个三楼被改造成独立的体验区,进门、出门都充满未来感。
体验区的面积扩大了不止三倍,是因为小i机器人的落地应用在快速扩张。两年前,体验区是一个可以通过语音来控制电视、风扇、窗帘、灯光的房间,代表了当时的最新技术。两年后,这里被分成不同的体验区域,实时数据分析图、智能客厅、智能车载演示区、云操作系统,还有一排机器人客服微笑示意……这是人工智能的最新进展———与各个领域实现“亲密接触”。
“三大运营商、四大银行的在线客服服务都是我们提供的,全球用户超过5亿。”袁辉相当自豪。中国建行官方数据显示,由小i机器人提供技术支持的“小微”服务能力已相当于9000个人工座席的工作量,如果按照一个人一年10万元的成本来计算,至少能降低9个亿的成本。
人工智能领域是一个巨头争锋的世界,小i机器人能够比肩巨头,主因是起步超前。2001年,袁辉从微软离职创业;2003年,开发出对接MSN上的“陪聊机器人”,从此开始专注于智能机器人核心交互技术的研发,在业界被称为“中国机器人教父”。
“人工智能是一个需要时间来打磨的行业。”袁辉说,小i机器人的核心技术是语义理解,这就好比一个大脑发育的过程,没法“揠苗助长”,时间是一条横轴,数据是滋养它成长的竖轴,这为小i机器人筑起了高高的壁垒,“如今我们在多领域输出AI能力,几乎没有国内企业能做到。”
Gartner公司 (权威的美国咨询公司)在《2017十大战略技术趋势》报告中,把小i机器人与苹果Siri、微软科尔塔纳(Cortana)、亚马逊回声(Echo)并称为全球典型的对话系统。该公司全球智能机器人领衔分析师汤姆·奥斯汀(TomAustin)甚至认为,在实际应用方面,小i机器人可排在国际前三。
投资人都撤了,他还在“谷底”坚守
袁辉的公司,也曾经“大幅缩水”。2009年,在经过两轮狂飙突进的融资后,投资人对人工智能的盈利和未来产生怀疑,纷纷撤资。公司账面上的钱没了,袁辉只好大批裁员,到2011年,公司员工只剩下原来的十分之一。那一年,正是袁辉创业第十个年头。
“一败涂地,濒临死亡,我收回了所有的股份,却变成了loser(失败者)。”袁辉这样形容那段经历。现实往往很讽刺:2005年,他还在风光地与网易创始人丁磊在广州谈网易泡泡的合作,与腾讯创始人马化腾聊QQ的智能聊天服务,被认为是中国科技界的明星。转眼间,合作伙伴都上市了,自己的公司却要倒闭了,“曾经的光环全部离你而去的时候,这种挫败感很强烈。”
从光环中跌落,袁辉不止一次地扪心自问,人工智能这个方向对不对? 过去十年的巨大投入,究竟值不值? 但即使是在这种情况下,袁辉仍把大笔资金用于人工智能的技术研发,“每当快要走不下去的时候,我就和自己说,就再熬一天,如果明天我真的倒下去了,那以后的事情再说。”
为了维持公司正常运转,袁辉到处找钱。也就在那个时候,市场终于有了反应。2010年,江苏移动在网页上采用了小i的客服机器人,当年底就看到了巨大的收益。2011年,中国联通28个省级单位都决定采购小i机器人的服务,相继开启了“机器人为主,人工为辅”的线上客服新模式。
当你觉得山穷水尽的时候,可能蒙娜丽莎的面纱已经被拉开了。这一年的起死回生,是袁辉在创业道路上的巨大转折点。他发现,人工智能只有走向应用场景,先把自己养活了,才有资格去仰望星空。袁辉及时调整了公司的战略,紧接着,订单就像雪花一样飘来,京东、华为、通用、东航全都成了“座上客”,同时为AI的深度学习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富矿”。
中国企业是时候在国际上立标准了
在今年4月举行的德国国际标准会议上,有一个“用户界面情感计算”的国际标准被正式立项,这是全球情感计算领域的首个标准。参与这个标准建设的唯一一家企业,是来自中国的小i机器人。
这个国际标准的立项为全球范围内的人机情感交互建立了统一的“话语体系”,即如何定义机器人的喜怒哀乐。别小看这个立项,它需要经过国际上的专家投票决定,提出这个标准的组织必须有权威性,而且在技术研究上远超同行。袁辉说,小i机器人从几年前就开始研究机器人“微妙的情感思维”,“中国是人工智能研究和发展的最主流国家之一,是时候在国际上率先建立标准了。”
在建立国际标准的步伐上,袁辉又一次走得很超前,这种思维得益于小i机器人与苹果siri那场旷日持久的维权官司。2012年,小i机器人将siri告上法庭,原因是后者落入了小i机器人的专利范围,官司至今大战到第四回合,仍然没有定论。跟苹果的这场官司,给袁辉的触动很大,“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要唤起中国企业的维权意识,或许还应该从专利和标准上入手,把话语权掌握在自己手上。”
如今,小i机器人每年在国内外申请百余项知识产权,已主导了国内首个人工智能语义库标准,以及用户界面和人机交互(SC35)标准体系,参与了“面向领域的信息共享服务:领域信息服务接口”、“中文语音合成互联网服务接口规范”等多项国家和国际标准的制定。
袁辉自己说,像这样创业十几年还活着,而且没上市的互联网公司,大概已经找不到几个了。尽管过程曲折,但他的心中依然还存着一份初心,希望在未来的某一天,仍能实现创业之初那个宏伟的梦想———做一套“为每个人的生活带来改变”的人工智能系统。为此,他愿意做时间的守护者,继续仰望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