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令人向往的卓越的全球城市,这是上海的城市梦想。这五年间,有这么一群默默耕耘的建设者,用智慧和汗水努力为城市筑梦。
他们见证着这座城市的深度不断延伸:上海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跃居全球之首,到2020年有望形成超过800公里的轨交网络;松江南部新城地下综合管廊已经开工建设,今年将编制地下综合管廊专项规划……
他们正在让这座城市的温度愈发暖心:黄浦江两岸重点区域45公里公共空间今年年底前基本贯通,全部向市民开放,还将深化完善文化、服务设施等,真正让广大市民群众共享黄浦江两岸开发建设的成果……
本报今起推出专栏“砥砺奋进的五年·上海筑梦人”,用奋战在各个重大工程中的建设者的生动故事,记录这座城市五年间发展变化的筑梦之旅。
城市要既有“面子”,更有“里子”。短短一句话,对于和地下管廊打了15年交道的市政总院副总工程师王恒栋来说,意义并不寻常。
上海容纳着超过2400万的常住人口,各种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管线构成了纵横交错的城市地下“神经系统”。王恒栋和团队负责设计规划的地下综合管廊,是类似公共隧道的构筑物,让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给水、排水、热力、燃气等管线可以集约化建设和管理,实现安全有效的运行。
剑指“马路拉链”顽疾,提升管线安全水平和防灾抗灾能力,消除主要街道蜘蛛网式架空线……这些是地下综合管廊应当承担起的使命。在如今的上海世博区域,一条收纳了沿途通信、电力、给水管线的综合管廊正悄无声息地发挥着作用。作为最早一批专注在地下管廊技术领域的科研型专家,王恒栋在上海主导参与过不少创下综合管廊领域“第一”的工程。其中,建于世博园区地下的综合管廊是我国第一条采用预制拼装技术建设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不仅优化合理利用了地下市政管廊空间,同时兼顾世博园区后续开发,可以减少市政设施重复建设量,避免主要道路的开挖。
这五年间,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越来越“潮”、越来越“热”。在行业大发展的机遇面前,王恒栋仍然有着清醒的思考:“一公里地下管廊的造价接近一公里高铁,一定得想明白了再做。而且,地下管廊可不是建好就了事,后续的运营维护还需要完成更多的功课。”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王恒栋回忆起当年“两眼一抹黑”的经历,决定借助多年的工程实践积累在制定技术规范上闯出名堂。2012年,他带领团队主编了国家标准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技术规范》,确立了国家标准体系,填补了空白;两年前,根据高标准建设综合管廊的要求,他又承担起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技术规范》 修编的重任,实现了全线入廊的技术突破———从单舱、双舱到多个舱室。
最近,由市政总院设计施工总承包的上海松江南部大型居住社区综合管廊项目正式开工。
为了完成项目设计,几乎走遍了整片区域的王恒栋深知,要在眼前依然多是农田、鱼塘的地下建好一条综合管廊,必须充分考虑松软土质带来的影响,更要为今后整个空间的后续开发做好提前规划,“上海建地下管廊要讲究把地下的空间运用到‘极致’。”
据他介绍,项目最为创新的一点是结合上海建设海绵城市的理念,在管廊建设中将污染雨水截留、防洪排涝考虑其中。在长度约2.768公里的玉阳大道示范段,项目因地制宜设立了六舱管廊———除了正常的雨水排水舱室,还创新性布置了初期雨水舱室。冲刷街道污染物较多的初期5毫米降雨,可以暂时被截留并排入初期雨水舱储存,然后错峰排入市政污水管网,从而提升片区水环境。当城市遭遇强降雨时,初期雨水舱室也可对积水削峰调蓄,有效应对内涝风险。
根据上海市 《关于推进本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若干意见》,今年年内,上海将编制地下综合管廊专项规划,明确总体布局,推进试点工程,完成地下综合管廊建设20公里至30公里。到2020年,上海将力争累计完成地下综合管廊建设80公里至100公里,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地下综合管廊投入运营,地下综合管廊逐步形成规模。
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一庞大的地下“神经系统”其实很神秘———很少有人能有机会看到它们的模样,也很少有人会想到它们其实是未来整个城市的支撑。“地下管廊,事关城市下一个百年的安全和发展;我们必须为上海建好地下的百年工程”,这就是王恒栋立下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