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姜澎
刚刚过去的周末,是沪上高校开学季,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都迎来了2017级新生。昨日恰逢我国第33个教师节,各校纷纷以感恩老师、了解校史为主题,为新生开出入学第一课。
鼓励老师育人,让学生学会感恩
在昨天上海交通大学举行的开学典礼上,万余名新生和参与评比的在读学生代表,共同见证了该校首届“教书育人奖”的颁发,12位老师和2个集体获得首届教书育人一等奖。
校方表示,设立这一奖项,并选在开学第一天,让所有新生见证这一奖项的颁发,既是为了鼓励所有老师潜心育人,同时也希望更多学生学会感恩,感念老师大学四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培养。
此次获奖的上海交大农业与生物学院杨志彪老师,因为“四年、九封、四万字”而出名。他创办“科学精神进课堂”系列特色班会,每学期给学生及家长写一封公开信,勉励大家志存高远,如今已写了九封信。
上海师范大学作为培养未来中学教师的“摇篮”,今年新生入学第一课是在校集中观看由学校师生共同创作并主演的校园剧 《师说》。这部以教师为主人公,以师道精神为题材的原创剧 《师说》,以我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和心理学家、上海师大首任校长廖世承为主人公,讲述他坚守师道、为我国师范教育事业呕心沥血的一生。学校同时还邀请四位名师与新生交流,分享他们为学为师的感悟。
用校史激励学生与祖国同心同向
中国许多高校都诞生于国运衰微、民族危亡的生死关头,并伴随着抵御外侮、民族复兴的进程而发展,大学校史与国家兴衰的历史紧密交织在一起。今年,沪上不少高校的党委书记、校长走上新生入学第一课的讲台,为学生讲述校史,鼓励大家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
在上海交大的开学第一课上,校党委书记姜斯宪以“思源致远,砥砺前行”为主题,从121年前近代著名实业家盛宣怀因“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之宏愿,上书奏请清廷批准创办了交通大学的前身———南洋公学,一直谈到今天的“双一流”创建,希望新一代大学生能够读懂中国、树立中国自信,砥砺品格、强化责任担当,珍惜韶华、练就过硬本领,志存高远、与祖国同心同向。
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扬在第一堂新生思政课上,从创校校长马相伯为了反抗外国教会势力的文化垄断和干涉,捐出祖传的3000亩良田,毁家兴学,创办复旦公学谈起,一直讲到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时任复旦国文教员、后来成为复旦大学校长的陈望道,翻译了 《共产党宣言》 第一个中文全译本,鼓励学生在时代坐标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在创新中追求卓越,承担时代的责任和使命。
据悉,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等校将邀请校长在开学典礼上为学生讲述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