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姜方
日前,13岁的盲童马成在贺绿汀音乐厅内,迎来了他人生中的首场二胡演奏专场音乐会。这场名为“心有灵犀”的演出——台上的马成眼戴墨镜,台下的观众看不见他的眼神,当 《二泉映月》 《第二二胡狂想曲》 《流浪者之歌》 相继响起,惊艳了听者。下半场,《梁祝》 作曲家之一何占豪亲自登台,指挥乐队和马成共同完成了二胡协奏曲《梁祝》。
13岁盲童马成的艺术天分过人,他的恩师上海民乐教育家王永德教授更是圈中公认的名家。今年秋天迎来执教50周年之际,王永德的众多海内外弟子云集沪上连办六场音乐会。从旅加二胡演奏家高韶青、新加坡华乐团副首席林傅强、日本演奏家鸣尾牧子,到马来西亚演奏家林顺丽、旅日二胡演奏家刘福君等,都只为了老师的一句话:“音乐发自心灵,澄净着人的灵魂。”
盲童的弓弦点亮了国内外舞台
来自江苏兴化市的马成聪明活泼,但却先天失明。2012年,父母陪自幼显现出音乐天赋的马成来沪,找到王永德拜师学艺。过了仅仅两年,他就以优异成绩通过了上音社会艺术水平十级考试。王永德还组建了教学团队,在高韶青等人的手把手带教下,马成汲取各家之长,演奏能力获得了更大的飞跃。
近年来,马成在不少艺术赛事中崭露头角。在去年举办的第三届敦煌杯全国二胡演奏大赛上,他凭 《宝玉哭灵》 获得第一名,淋漓尽致地抒发了宝玉失去挚爱后的回肠百转;今夏又斩获新加坡南洋国际音乐大赛非专业少年组总冠军等奖项。
学音乐,文化课也不能落下
采访时王永德一直把“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挂在嘴边。在他看来,音乐教育必须从长远出发,不能急功近利。王永德说:“任何领域的教育都是以育人为核心的,最终应立足于提高受教者的个人修养。”
20多年前,王永德来到杨浦区,成为当地上海学生民乐团的拓荒者。如今,杨浦区少年宫民乐团已小有名气,还曾登陆国际舞台。
为马成担纲协奏的是上海音乐学院实验学校民乐团的70多位学生,这些12岁左右的孩子已能将高难度曲目演奏得颇为到位。“他们的文化课没有落下,接受艺术熏陶的同时提高综合素养,这将是国内音乐教育未来的方向。”王永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