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暑假,徐汇中学学生艺术团按照办学“惯例”,都会在老师的带领下到国外参加各种音乐演出、文艺汇演。至于这个“惯例”延续的时间,学校会给出这样的答案:超过160年。
徐汇中学的前身是创办于1850年的徐家汇公学,是上海最早一所按照西方办学模式创立的著名学校,在中国最早实行语数外、政史地、理化生、音体美等分科 教学,被当年的上海知县洪锡范赞为“中国各种学堂之标准”。这所学校在办学历程中,创造出了诸多的“第一”。比如,徐汇公学的西洋管弦乐队是中国第一支学 校乐队,该校也在中国学校中第一个拥有足球场,拥有外语学院、美术学院。
走进徐汇中学,160米长的“汇学”长廊,端庄大气又古朴。160多年的办学史,浓缩于这条长廊之中。论及徐汇中学悠久的办学传统,师生们说,用走廊的名称来概括最为合适——“汇学”。
开分科先河,强调融会贯通
从最早期的徐汇公学时期(1850-1932),到私立徐汇中学时期(1932-1953),再到公立徐汇中学时期(1953年至今),“汇学”一直伴 随着这所学校。据校史记载,学校的图书馆曾叫“汇学书库”,编写的课本就叫“汇学课本”,曾办过的一本校园刊物亦叫《汇学》。
1929年,有 一位名叫张克方的学生曾在法文补习班就读。他后来在《汇学》杂志上发表文章,记录了在徐汇公学的所见所闻:“学校中一切设备,我在别处学校,从不曾见过 的,校舍为四层楼房,高纵云霄。学生四五百名,每日上下课,有电铃报告,中间为大礼堂,内有玻璃阅报厨一,廿四史一部,钢琴风琴各一,还有图书馆,内置古 今中西的书籍,以备学生课暇来看,藉增智识。二层有理化室,内有各种物理化学的试验器械。”文末,张克方对学校的祝愿是:“我们要恭祝汇学万岁!”
徐汇中学副校长曾宪一介绍,在上海乃至中国的近代教育史上,“汇学课本”的出现不仅仅开创了分科教育的先河,而且用今天的眼光来看,“汇学课本”的编制 仍不过时,它一方面引进西方办学模式对学生实行分学科教学,另一方面又十分强调“中西、古今之学融会贯通”,“汇学”的“汇”字既有“融会贯通”之意,又 有慢慢地积累的意思;又谐音“慧”,旨在智慧地学,学出智慧;还谐音“会”,学习的目的在于学会学习。内涵之丰富,全在于揭学习之要义。
据介 绍,其时的“汇学课本”包含了科学、哲学宗教、世界历史、地理、法语、英语、拉丁语、音乐、体育等等。此外,徐家汇公学也是上海乃至全国较早拥有物理、化 学、生物等实验室和外语教学语音室的中学,是我国最早试办电化教育的学校之一,很早就设置音、体、美课程,并对学生进行油画训练。
而今,徐汇中学的博物馆也被冠名为“汇学博物馆”。走在这里,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学校深厚的办学底蕴,以及“感恩、善良、大气”的育人目标。
中西兼容,追求全面发展
上海史学会会长、上海社科院研究员熊月之曾专门研究过徐家汇公学的办学传统。他认为,从创校开始,该校走的就是一条“中西兼容”的道路。
比如,当时在徐家汇公学任教的老师中,有高鼻子蓝眼睛的外国人,也有土生土长的“老学究”;课堂上既讲授西学、法文,也讲授经史子集。后来到了私立徐汇 中学时代,“汇学”的传统仍被保留下来,法文老师在课堂上讲雨果、巴尔扎克的文学,但也会推荐学生去读巴金、曹禺的作品;哲学课上不仅讲黑格尔的理论,也 会讲司马迁。
“在徐汇中学的办学历史上,学科与学科之间,中西文化之间的融汇,一直是被强调的。”曾宪一说。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马学强也研究过徐汇中学的“汇学”传统。在他看来,在人才培养的理念上,“汇学”的一大要义是追求学生的全面发展。
早在19世纪中叶学校草创时期,晁德莅等学校创始人就构设了“三育并重”的体系,即体育、智育、德育并重。和如今的“德智体”表述稍有不同,当时的学校 把“体”放在首位。根据校史记载,学校最多的时候有6个操场,而足球运动一直是传统强项,而且是学习好的有文化的学生有优先选择权。直到上世纪90年代, 执掌徐汇中学的老校长汪劲松提出了“多彩发展”的办学特色。在他看来,从“三育”到“多彩发展”,都体现了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与立足点。
汇学传统,在继承中创新
如今,“汇学”的办学思想浸润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崇尚科学、爱国荣校、多彩发展”,则是更耳熟能详、更具时代特征的表述。
原徐汇中学校长庄小凤说,学校的传统在延续中彰显生命力。徐汇公学的课程创生在近代教育史上留下一段段佳话和丰碑,而在新时期,继续在课程设置中体现“汇学”的传统,则需要与时俱进地创新。
徐汇中学在科技、音乐、美术、体育方面,仍然坚持着自己的特色教学,是全国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在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院的支持下,该校建立了“生命科学 创新实验中心”,包括微生物工程、环境工程、基因工程等5个代表现代生物技术应用领域的实验室。而在音乐方面,学校秉承徐汇公学之初就实行的西洋音乐教 育,包括舞蹈、弦乐、数字影视、口风琴合奏、合唱、民乐合奏等,现今还开设了80多门拓展课程。目前,学校共开设了20个特色教师工作室,旨在追求“科学 教人求真,人文教人求善,艺术教人求美”。
文汇报记者 樊丽萍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