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9日19时,瑞典文学院宣布,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法国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Patrick Modiano)。颁奖词提到他获奖的理由是:他的作品唤醒了对最不可捉摸的人类命运的记忆,并捕捉到了二战法国被占领期间普通人的生活。
昨夜,诺贝尔奖官网主页上发起实时投票“你读过作家莫迪亚诺的作品吗?”截至发稿时,选择“No”的全球网民占比高达92%。此前博彩巨头立博开出的赔率表上,莫迪亚诺也算不上热门。不过,莫迪亚诺作品本身的质地偏偏也不“热”--空荡荡的街道、氤氲的空气、濛濛雨雾、昏黄灯光、漫天大雪、湿漉漉的季节,都是小说中常见的意象。在这种清冷的氛围中,个体身份也变得模糊动荡。莫迪亚诺似乎始终对记忆“耿耿于怀”,无论是个人命运还是他所处时代的命运,都促使他在写作中释放对过往的追忆与反思。
孜孜不倦追寻丧失的记忆
“记忆、身份、历史是莫迪亚诺作品中最常出现的3个主题。他的书大都与记忆有关,读者可以穿过时间与自己相遇。”瑞典皇家学院常务秘书长英格伦在场外接受采访时,着重介绍了莫迪亚诺1978年获龚古尔文学奖的小说《暗店街》。一位失忆的侦探,试图调查追踪一个个可能接触过的人,他穿过巴黎、维希、智利某座城市,甚至到了太平洋某岛来寻找自我。但身份仍扑朔迷离,这个侦探似乎隐喻了每个人生来都在探寻某种未知或丢失了的价值。
有评论指出,“莫迪亚诺小说中的所有人物似乎都患上了失忆症,个体存在无法验证,个人身份无处追寻。”他像个狡猾的讲故事老手,躲在人物背后,模拟了我们回忆过去的方式,伴随着时间永逝和生命支离破碎,这种碎片化讲述也染上了忧郁气息。
个人命运与笔下角色交织
莫迪亚诺的父亲是犹太人,二战期间从事走私活动,战后在金融界工作,母亲为比利时籍演员,还有个弟弟但不幸早逝。莫迪亚诺不少作品都是对二战历史个人化的回顾。他早期小说的共同特征之一,便是以二战法国被德军占领时期为题材,再度营造出占领年代的社会图景。
10岁写诗的莫迪亚诺,幼年便对小说创作表现出浓厚兴趣,大学读了一年后辍学,专事文学创作。在他笔下,人物被黑洞一样的过去追赶,这个过去有时幻化为神秘跟踪客,有时幻化为一位没有人性、只知索取的母亲,有时又幻化为少年时代做的一件傻事。“这真的跟他从小就处于几乎被父母遗弃的状态,惟一的弟弟过早夭折,自己一次次被送进寄宿学校,父母亲长期分居最终离婚的经历没有关系吗?”在南京大学法语系副教授曹丹红看来,作家童年温暖的缺失,年轻时代对周围世界的迷茫以及使之改变的无能为力,都导致了大量关于主人公通过白日梦而逃避现实的描写。
虽然多数中国读者对今年获奖者并不熟悉,但文学圈对他推崇备至。已故中国作家王小波生前曾将其比肩卡尔维诺、君特·格拉斯、玛格丽特·杜拉斯,认为他是现代小说最高成就者之一。王小波甚至在小说《万寿寺》开头,就描述了《暗店街》这本书令他想占为己有。不过,“莫迪亚诺在法国非常知名,在其他地方却不是。”英格伦称,瑞典诺委会在开奖后还没能联系上莫迪亚诺本人,告知他获奖。
文汇报记者 许旸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