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家、《纽约》杂志主编安德森发推:“啥,你从来没听说过诺贝尔奖得主、小说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纽约时报发过书评的,一次,43年之前。”
莫迪亚诺“隐士”到诺贝尔奖委员会联系不上他,甚至他如何得知获奖也有两个版本,一个是散步时接到女儿电话,另一个是在饭店跟老婆吃饭,知道了之后笑了起来,老婆尖叫。
莫迪亚诺获奖后在巴黎接受了记者采访
莫迪亚诺得奖,英语世界的平均反应是慌张,其波动在于用不同的嗓门和音调问,“这谁啊?”比中文世界认识门罗更窘迫一些。买书读书需要些功夫,所以这第一日,我浏览器范围内收集到的回馈不算多,粗略归成三类。
第一类是正经赏析。爱他的人趾高气扬地站出来,说“我从少年时就读他”,或者“莫里亚诺属于少数几个当代作家中出一本我读一本的”,但莫里亚诺的小说若不从字词面分析能说的不多,统观将近三十部作品,身份之散失、记忆之飘渺,这是概括他主旨的标准答案。问他自己,该从哪部读起。他不答,说自己这四十五年,用“一种断续的方式”,其实写的是同一本书。
The Millions反应很快,丢出几段2010年J. P. Smith对他的评述,说他所有作品像个大项目,每本书只是给自己增添一个章节,连文风都不变,法语中称之“小音乐”,律动起来也不生风,就微微的,清淡。但人家得奖后,Smith君昨天在Salon写,就修正了,说他书的确成为章节,但每个章节都有微妙的差异,厉害就厉害在这里。这不是作家沉溺于自己的主题,而是确实需要在自己的过往不断探究。
《卫报》昨晚也第一时间发出短短一篇讴歌,意思差不多,但文笔到位,择译几句:“莫迪亚诺把很多文体拿来,为己所用:间谍小说、侦探小说,还有黑色电影。但他真正最在意的,是人们生命中的豁口——那些被移除或压抑的片断,那些无法解释的碎屑。他的风格是如此俭省,就好像文字只是轻轻地粘在纸面上,又几乎不在那里一样,这与他所努力要表达的恰好呼应起来。”
《新共和》称他是“法语世界里最有天赋的文体家之一”。说他的作品代表了“后普鲁斯特时代”,普鲁斯特那如雷贯耳的“逝去的时光”换成从我们的文明和意识中“被偷去的时光”。
《华盛顿邮报》的文章分量似乎最重,作者叫Akane Kawakami,研究现当代法语文学,出过专著《自我意识的艺术:莫迪亚诺的后现代小说》。文章的题目叫“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迪亚诺是个悖论”:“他写畅销小说,但躲避媒体。他的小说读上去像半自传,但他关注的外在历史时期,正好在他出生前结束。他的文风清澈简单,但在那之下,是复杂的时间架构、虚幻的场景,和对自己所讲故事知之甚少的叙述者。他在法国家喻户晓,但在祖国以外没有人知道。”作者收拢文章,归结到这一点:莫迪亚诺语言典雅,所以很多形式上的实验读来不突兀,但它完成一件更了不起的事情,是让法国读者一次次心甘情愿地面对被占领时期那种种骇人的背叛和怯懦。
第二类文章比较简单,多以W开头的问句作为标题,像Daily Beast,“这帕特里克·莫迪亚诺他妈是谁?”,《时代周刊》,“为什么没有人听说过莫迪亚诺?”Slate,“莫迪亚诺该从哪里开始读?”(给的建议是,《暗店街》,《多哈·布慧德》,《走出黑暗》。)Who、When、What,这类帖子不少,多是善良的普及工作。比如Vulture,“所有你需要知道的关于莫迪亚诺的事”,当然,我想,这肯定要看你接下来要去干嘛。他是法国二战时被解放前几周出生的。他父亲投靠维希政府伪政权,经营黑市,跟盖世太保过从甚密。他身高一米九八,和凯萨琳·丹妮芙演过电影,拒绝被法兰西学院提名。他“隐士”到诺贝尔奖委员会联系不上他,甚至他如何得知获奖也有两个版本,一个是散步时接到女儿电话,另一个是在饭店跟老婆吃饭,知道了之后笑了起来,老婆尖叫。
这类普及文章是需要的,大英语主义的世界,对他了解太少。小说家、《纽约》杂志主编安德森发推:“啥,你从来没听说过诺贝尔奖得主、小说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纽约时报发过书评的,一次,43年之前。”《纽约时报》的影评人,A. O. Scott也是在推上说:“何必。我们假装听说过克莱齐奥好像还是昨天的事。太着急了,瑞典学院。”《纽约时报》得到消息后发的文章,报道《暗店街》——拿过龚古尔奖的代表作,在美国只卖出2425本;同一家出版社,还出过一本小说和一本童书,三本书总共没有卖掉8000册。Brian Koppelman:“如果你要让我从莫迪亚诺的小说中挑五本我最喜欢的,那我将面临艰难的选择……到底是撒谎、蒙混,还是赶快去买一本来读。”他能找到就很厉害了,纽约时报说他的书英文里大概译过一打,NPR说大概译过半打。神秘得很。比较确切的是现在没绝版的只有上面提到David R. Godine出版社的三本,但两本Amazon上还是断货的状态。
另一方面,之前出现过的莫迪亚诺专家Kawakami,在她那本专著中提到,“莫迪亚诺可能同时是严肃又是好玩的,但在这些之上,他是受欢迎的。他的小说卖得极端得好,他的书一上市就会冲上畅销书榜,而他之前的作品,在市场上也有持续的力量。”这是在法国。文艺工作者看轻自己同胞的产品,情愿媚外,是不稀奇的,但不妨碍列出两条见闻。前面说到《卫报》的文章中,作者写到,他上次跟法国人提起莫迪亚诺,对方轻蔑地一笑,说“他太怀旧了”。《纽约客》的记者,Lauren Collins问她的法国朋友,有没有听说过莫迪亚诺,对方说,“听过,但我不知道他原来是个受人尊敬的作家。”
第三类是捣乱。我诛心,觉得他们是写村上和肯尼亚人的文章用不了,也不懂莫迪亚诺,就开始调戏瑞典学院。《巴黎评论》的博客上,肢解莫迪亚诺的颁奖词,大意是“什么记忆的艺术”,“什么人类的命运”说了跟不说一样,,然后筛检了一通历届颁奖词,命名文章“你如何能获得诺贝尔奖”。《卫报》Emma Brockes撰文,“莫迪亚诺拿下诺贝尔奖真正的丑闻是菲利普·罗斯又大输特输”,气势汹汹,也没什么新鲜的调子,又见“诺贝尔似乎是反抗美国文化霸权的最佳据点”,“评委的盲点是幽默,因为笑话跨文化太难,但也可能,是评委们在搞笑,每年都把决定围绕在挑衅上:终究要让罗斯开口评论为什么他永远赢不了。”很多词句一本正经到让人很难相信作者是认真的。
更多苦口婆心的说教也没有多大意思,都是明显不过的道理。Daily Beast有文章,最后很诚恳地说,“诺贝尔文学奖最多不过是检测伟大程度的粗糙工具,无法保证不朽。甚至很难说,十年之后,莫迪亚诺是否会比昨天有名。”“更何况,还有诺贝尔的诅咒:海明威、福克纳、贝娄,得奖之后写的东西,哪里比得上之前的。”“所以,还是不要太认真了,但话说回来,昨天,帕特里克·莫迪亚诺对我来说甚至不算个人名,今天,他是我最想探究的作家之一。作为一个读者还能要求什么呢。”
《新共和》的网站上,还有五个步骤让你不再纠结:
1,回想曾经的那个你还不认识略萨或者帕慕克的时刻。你不熟悉不等于他不配。
2,提醒你自己,罗斯知道自己是个天才。他什么都有了,不需要诺贝尔来证明自己——你也不需要通过他赢得诺贝尔来证明你对他的推崇是正当的。
3,过去有些天才没拿,你也可以走出来了。从书架上取一本现代派名著,温柔地抚摸它。告诉它你爱它。但他们没事,亨利没事,弗吉尼亚没事,弗拉基米尔这些人,他们都好好的,书也一直在卖。
4,提醒你自己,诺贝尔委员会的选择并不能伤害到你的品味和才情。对着镜子说,你是好样的。你是聪明的。去他妈的,有不少人还挺喜欢我。诺贝尔评审选了个你没听过的人,不是对你智力的攻击。
5,去买两本莫迪亚诺,甚至再买两本莫言。读书。享受这样一个事实:一群颇聪明、颇博学的人,让你注意到了一个新作家。
来源: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