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举世瞩目的国际金融中心和全球文化中心,纽约始终处于世界的焦点位置。进入21世纪后,历经9·11的沉重打击和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纽约正不断反省与调整城市的发展步调。在全球科技创新浪潮下,纽约从“过于依赖金融服务业”开始转向“更多元的经济发展战略”,其中,科技创新已然成为政府瞄准的新引擎。
科研实力很雄厚,商业转化欠充分
纽约拥有数量众多地位斐然的科研机构,如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大学、洛克菲勒大学,以及全球首屈一指的癌症治疗中心,即斯隆—凯瑟琳癌症治疗中心。从总体看,纽约有9家重要学术机构、26家研究机构和医学中心、175家医院和实验室,拥有19名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得主和39名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会会员。纽约在生命科学领域独树一帜,在环境、生物材料、纳米技术、数字媒体等领域也有突出优势。
然而,这上佳的研究品质,并未充分转化为商业价值。上海图书馆科技情报所吴卓群介绍,早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纽约市政府就委托咨询机构就“创新”问题做了深刻研究,找出纽约创新上的“痛点”:纽约的高等院校和研究中心并未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有力引擎;学术机构取得的专利权收入虽然居全美前列,但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初创企业方面,则落于人后;不少诞生于纽约本地研究机构的企业,后期往往迁至别处;城市欠缺活跃的高技术“生态体系”,也缺乏大量经验老到的技术型企业家。
“应用科学”计划带动创新
2009年,纽约尚未走出金融危机的困境,政府对于城市“过于依赖金融服务业”的反省不断加深。当时的纽约认为,再也没有比在此刻进行经济多元化和创造就业岗位新引擎更好的时机了。
很快,时任市长的迈克尔·布隆伯格于2010年提出了“应用科学”计划,旨在通过由政府提供土地的方式,吸引世界顶尖高校和研究机构在纽约建立新的科技园区,从而为纽约培养创新人才,带动纽约的创新力量。纽约向全球发出了邀请,并公布了“科技园区”的具体投标要求,要求竞标者必须实现六大目标:创立世界级的应用科学学术和研究设施;对最有增长潜力的行业开展研究,并吸引企业到纽约发展;创造永久工作岗位并为纽约增加税收;园区要拥有可供持续发展的资金;扩大应用科学行业,促成纽约经济多样化;通过项目实施和提供就业机会为纽约市民带来益处。
截至布隆伯格离任前的2013年底,纽约已确定了4个“应用科学”项目。乐观估计,未来30年,它们将产生330亿美元的经济活动总量,创造4.8万个就业岗位,以及孵化出近千家公司。
科技情报所华子怡说,打头阵的“康奈尔科技纽约城”最为引人注目,它将获得纽约市政府1亿美元的资助额(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期已于去年正式开工,计划2017年竣工。按照构想,未来几十年,市政府和合作的两所学校——美国“康奈尔大学”和“以色列理工学院”将耗资20亿美元,把多年来乏人问津的罗斯福岛打造成一个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和思维的活力校园。
之后确定的三个项目,虽然园区规模和政府资助额都相对较小,但专注于不同科学领域的研究,且既有纽约本地高校领衔的项目,如纽约大学主办的“城市科学与进步中心”旨在研究与改善各类城市问题,哥伦比亚大学的“数据科学和工程研究院”将专注于数据科学的研究;也有其他城市的知名大学竞标成功的项目,如卡内基·梅隆大学的“综合媒体项目”将整合科技与艺术,开展各类文化研究与教育。
文汇报记者 许琦敏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