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耕地后,他们守着房子和菜园
■高天鹏
我们调研的定西市陇西县位于甘肃省的东南角,属于甘肃省较为富裕的村落,然而即便在当地相对较为富有,我们依然可以发现一些生活保障以及经济支出等方方面面的问题。
甘肃省普遍缺水,造成当地“水比油贵”。老百姓的家里,几乎都有十几个脸盆或者水桶摆在屋檐下用来接雨水,据说,这是为了防备全市时有时无的全市断水情况。全市停水时,老百姓都是用自己平时积累的雨水做饭洗衣,由于条件艰苦以及水资源的缺乏,许多家庭里老人在冬天这种几乎不下雨的季节之中,都选择不洗澡。
在调研中,有当地人告诉我们,国家早在几年前就征收了他们的土地,这些土地现在全部被开发商用来兴建商品房,而村民尤其是老人,大多都集中住在自家的小院里度过晚年。他们身边可能会留有几个孙辈,而由于没有田地耕种,年轻人大多去了发达城市中打工维持生计,有时一年都回不来一次。
对于祖上几代都是农民、以耕田为生的村民来说,失去了祖祖辈辈守护的田地,他们的心中难免有些空落落。也正是因为这样,村民们,尤其是留守老人,将自己全部的积蓄都投入到了建设自己的房子上。
从经济收入来看,大部分村里的老人都不富裕,每年会有政府的救济金,而自身最大的经济来源便是子女们不定期的汇款,再者便是老人自己的积蓄。从总数来看,老人每年大概的花销大约在5000-8000元之间,其中最主要的是伙食和看病,可见即便是在医保体系如此完善的状况下,看病仍然是农村老人一项头疼的经济问题。
另外,不清楚当地老人们是真的比较贫穷还是坚持财不外露,在调查中所有的老人都表示在银行没有任何存款。那祖上留下的那半亩不到的宅基地便是这帮农民唯一的寄托。
当二渠村的村民们被问未来有没有想要进入养老院以及觉得养老院有什么优点等问题时,无论是老人还是他们的儿女都给出了明确的否定答案,在他们看来,即便养老院是一个现代化的舒适的养老场所,他们仍然觉得倘若将老人送进了养老院,儿女会觉得自己没有尽到孝道,老人会担心自己的儿女在外被人说三道四。这些老人只想守着自家的地安度晚年,不求生活上有多享受。老人们也表示即便未来自己的儿孙们发达了,想要接他们去城里住楼房他们也不会去,这个村子已经成了他们的根,他们不想晚年离开这里。
这次千村调查让我接触到了一种不一样的生活方式、生活条件和生活态度,或许这种才是生活的真味。
(作者系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13数理经济班学生)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