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成了市民文化生活的好去处。 本报记者 叶辰亮摄
编者按:市民文化节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形式,以全民参与创造为表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群意识的改变,文明行为的养成,公共秩序的建立、优化,发挥了润物无声的“文治教化”作用。
自2013年首届市民文化节启动至今,坚持“政府主导、社会支持、各方参与、群众得益”的办节理念,实现了“百个社区大展示、万支团队大竞技、社会各界齐参与、千万市民共享受”的目标,得到了市民的广泛参与和社会主体的积极举手。两年来开展市民文化活动9.5万余项,覆盖6000多万人次,积极营造了城市文化氛围、提升了城市文化软实力、提高了市民的文化素养。日前,本报组织了数位专家、学者、活动评委及主办方代表,就“市民文化节给市民带来了什么”为题,开展了笔谈。
上海人的读书情
陈振民
上海是一座有着广泛阅读传统的城市。
早在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我党就通过组织读书俱乐部和读书小组,宣传救国救民的真理,开展工人运动和学生运动。建国以后,上海又先后开展了红旗读书运动和鲁迅奖章读书运动。廿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由职工首创的振兴中华读书活动风行上海,涌现了数万个读书小组和200多万参加者,得到了党中央的充分肯定,走向全国。读书知识竞赛、读书演讲、读书征文在各类媒体和广大基层普遍开展,成为引领当时社会风气的盛举。阅读影响了一代又一代青年人,他们通过读书明理、立志,成长成才,自觉担当起富强祖国、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阅读也对整座城市文脉建设发挥了潜移默化的作用。连续两年的市民文化节活动又一次激活了我们这座城市的阅读活力。
2014年上海市家庭阅读大会启动,读书之风绵延不绝,更添时代风采。本次大赛以家庭为单位报名参赛,共有5530多户家庭参加,其中有名人之后,也有普通市民,有上海本地人,也有新上海人。参赛对象身份各异,有知识分子家庭,也有工人、农民、外来务工家庭,甚至国际家庭等,颇具代表性,展现了上海这座城市的阅读文化传统的发展。
是的,一座城市因为富有读书的传统,才能让其成为城市记忆中最美好最厚重的一部分,因为能继往开来,让城市始终洋溢着阅读氛围,成为书香社会,所以它才会更加可爱,更有活力。
读书人自有读书的情缘。在本次阅读大赛的评审中,我们发现很多家庭都有一个共同点,读书往往与个人成长、家庭成员的经历有关。或者因读书激励一生,改变命运;或是因读书参悟人生,慰藉心灵,成为一辈子的爱好;或是因读书而结佳缘,志趣相投,相守一生;或是因读书沟通代际,提供纽带,成为全家人的共同生活方式。
“晒晒我家的读书清单、瞧瞧我家的读书环境、亮亮我家的读书宝贝、听听我家的读书故事、看看我家的读书成效”。主办方在展示上海市民的读书生活方式上,做到了丰富多样,极具创意。令我感触最深的是近年来,上海市民的居住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对家庭精神文化生活的更高诉求也有了可能。尽管参赛的五千多家庭的环境有很大差异,但藏书的爱好却无差异,书是整个家庭的最大宝贝。一间书房,哪怕是一个小小的读书角,都是家庭环境中最温馨最惬意的地方,无不寄托着他们对生活情趣的参悟和追求。
众多家庭的阅读清单和藏书目录各有各的不同,分别与个人职业和个人爱好有关,儿童书籍也占有不小的比重,体现了上海家庭对儿童教育的重视。藏书量从几百本到数万册不等,甚至形成了藏书特色,其中不乏珍品。而家庭收藏最多最广泛的当属文史类图书,成为众多家庭当之无愧的第一需求。它表明,上海市民的阅读视野开阔,胸怀博大,不再仅仅局限于自己身边的话题,而是关心纵横上下的历史,甚至是有关人类共同命运的话题。文史类图书的“视通四海,思接千古”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上海市民的阅读新境界,力求在阅读中读懂中国,读懂世界,传承中华文化,涵养人文情怀。
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信息密集的时代,信息化推动了学习方式的革命。新的学习工具和载体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也带来了对原有的印刷媒体、平面媒体的强烈冲击。而市民阅读大赛众多参赛家庭,特别是其中那么多年轻人依然潜心读书的那份坚守,表明了在当今乃至今后一个很长的阶段,读书仍然是不可替代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书面阅读能够促进人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尤其是培育人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以及人的知性情趣。这种独特的优势,将能保证读书学习的活力经久不衰。由此我还联想到,现在也有不少家庭让孩子学各种才艺,其实,最基础的还是要培养孩子阅读的能力,最基本的做人做事的道理都可从阅读中得到。“人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把读书学习和人生感悟结合起来,做到知行合一,方是一个人的成长之道。
市民文化节再次掀起了上海市民的阅读激情,上海人读书的情缘、情趣、情怀,上海人的好读书、能读书、会读书,乃至读书已成为他们重要的生活内容和方式,给了我如此之深的感受,也使我对上海人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一座城市的精神是由生长于斯的市民的精神文化和情感活动构成的,而上海市民在阅读生活中所体现出来的良知和品位,折射出了上海这个城市的价值取向。
(作者为家庭阅读大赛评委、原上海市读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市文明办巡查员)
诵读润人心,弦歌振世风
林峻
上海市民文化节是展示百姓文化风采的缤纷秀场,是实现市民文化梦想的绚丽舞台,是激发群众文化自觉的恢弘盛会,也是检验群文建设成果的有情赛场。2014年上海市民文化节更加注重传统精萃的蕴藉弘扬,更加关怀世风人心的润泽振拔,更加突出核心价值的教化引导,所设阅读、演说、演讲、演奏、写作等诸项赛事,以听说读写的较试一展布衣才子的丰赡腹笥,以琴棋书画的会展尽显草根明星的多姿才艺,其流播所及、影响所至,在有力推升市民文化内涵与素养的同时,也扎实促进了城市文化底蕴的深耕厚植。
嘉定有幸,得与市文广局、市文明办联合举办本届市民文化节市民阅读大会之中华传统经典诵读大赛。活动期间,各区美士俊彦齐集练川,展其长才,求其友声,伸其夙志,传其专能。我们不仅通过与兄弟区县的切磋交流,汲取了进一步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推进城市品质发展的心得经验,同时也欣喜于本区广大市民对中华经典的深切热爱经由赛事的催发而愈加醇厚,由此更增添了依靠文化的传承,凝聚、塑造城市精神,打造形成社会共同价值追求的信心和决心。
传统文化在嘉定有着深厚的土壤。自南宋嘉定十年(1218)建治以来,这里人文代起,素称吴中第一;弦诵相闻,虽越百世不绝。丰厚的传统文化积淀,为嘉定的建设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人文基础,也使嘉定的砥砺前行具备了内在的价值依持。当前,嘉定区委、区政府提出加快建设现代化新型城市的发展目标,我们认为,所谓“现代化新型城市”,既是指以经济繁荣、民生发展为重点的强区富民,也包含文化臻美、道德臻善的远大愿景。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心理依归和价值取向的重要源泉,充分发挥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正能量,促进其与当代价值的有机结合,打造形成与地方人文传统相一致的城市气质,不惟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市民的文化自信和社会的文明和谐,同时对于凝聚现代化新型城市建设所必须的价值共识和精神力量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诵读作为体味古圣先贤幽潜沉郁之思、品鉴华章佳构精深微妙之美的重要形式,通过念、诵、吟、唱等诸多手段,在帮助参与者感悟经典旨趣、深化审美体验的同时,也可以促进其性情的陶冶和心灵的涵养。所谓“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文心雕龙·神思》),诵读之于情感抒发、情操涵育、情怀拓展、情境塑造的浸润作用实不待深辩而后知。至于《尚书·舜典》“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之论,则更是从建构秩序、营造和谐的高度,对吟诵之与诗乐的协调互动及其作用的充分发挥给予了良深期许,这种期许并不因时代的变迁而有稍减,在人心安顿、世风丕振犹有巨大空间的今天,诵读之于倡道弘化、迪教导正的应用功能有其穿越古今而历久弥新的现实价值。
有鉴于此,我们以2010年嘉定区成为上海市首批“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区域性整体推进试点区为契机,率先在全区未成年人中开展了经典诵读的普及推广工作,将诵读和课程建设、学校特色工作结合,编写了《经典诗文诵读》、《中华优秀传统诗词“诗乐启蒙”16首》等区本教材,并在全区幼儿园至初中中全部加入经典诵读课程,逐步形成了未成年人经典诵读、传唱、书写、赏析的长效机制。2012年,我区启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区三年行动计划,经典诵读作为市民素质提升工程的重要抓手,被列为重点推进的十大创城亮点工作之一。2013年2月,区文明办、区语委办联合下发《关于在全区深入开展“诵读中华文化经典”活动的通知》,推动诵读活动进一步由学校向社会延伸、由未成年人向社会全体成员覆盖。截至目前,全区已构建起区-镇-村(居)三级诵读网络,成立了161支市民经典诵读团队,并建立了相应的团队星级评定制度。通过制度保障和措施扶持,实现了经典诵读在嘉定的常态化、可持续推进。
我们在实践中认识到,诵读浸润功能的达成,在个人,则以赏析辞采为基础,领会意旨为根本;在社会,如必欲广其流布、益其传习而至闾里风行、雅俗同好,则尤须在氛围营造、形式创新上更多着力。这些年来,我们在“教化之城,礼乐嘉定”的总部署下,积极开展“我们的节日”、“道德讲堂”、家风家训传承、市民礼仪培训等专项工作,旁通曲鬯,承体起用,以丰富多彩的活动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与市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紧密结合,由此蔚起“天下事物之象,人目见之则心有意,意欲达之则口有声”的文化风尚,培育诵读普及所必需的文化土壤。在上述诸多努力中,集中性的展览展示活动起到了积极的引领促发作用,举凡孔子文化节、汉服传统婚礼、“林泉高致”古琴音乐会、“端午情怀”诵读游园会、“中秋月”诵读晚会、经典吟诵选拔大赛等主体项目,均以其与现实生活的紧密勾联而吸引了众多市民参与,在不断彰显经典文化对于品质生活的促进作用的同时,也于熏沾濡染中激发了市民对诵读这一传统文化外在表达形式的浓厚兴趣,由此拓展了诵读的群众基础,促进了诵读人才的集聚和诵读水平的不断提高。当2014年市民文化节中华传统经典诵读大赛总决赛在远香湖畔举行,1500余名嘉定市民齐声诵读传统经典,其情风发,其势遏云,所谓“逸歌长句,骏发踔厉”,经典诵读所能激扬的家国情怀、民族精神,节庆主办方念兹在兹的文化自信、价值追求,于此铿金戛玉的诵读声中得到了完美展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诵读正是经由口诵心惟而唤起人们对于民族文化精髓的认同与共鸣,进而为中华文明弘绪维新、继往开来作传薪播火的努力。2014年市民文化节新增经典诵读赛事,致力于将先贤遗声转化为风俗教化的基本内容、将古圣贻训转化为民气集聚的重要资源,其旨志也宏,其蕴抱也远,假以时日,必将对世道人心的提振激励起到极为深远的推动作用。嘉定寸心矢志,愿于此恢弘事业中尽一份微薄之力。
(作者为嘉定区委常委、宣传部长)
市民文化节与社群意识改变
仲富兰
新中国建立后的上海,从弄堂里走出来的市民文化曾经创造过许多先进经验,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居委会并在此后几十年社区建设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一大批先进的典型,上海的“凝聚力工程”、“文明街区”等在全国都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与推广。历史地看,城市化运动将人们一步一步推向文明,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生活空间的立体化、高层化、单元化、独立化,改变了传统社区的人文生态,左邻右舍之间的交往密切程度减弱,千百年来,“千金买宅、万金买邻”、“远亲不如近邻”的融洽邻里关系逐渐失衡,楼上楼下,左邻右舍相邻了多年,互不了解对方的情况并不鲜见,甚至连对方姓甚名谁也茫然不知。套用一句理论术语叫社区整合性差,社会关系松弛,表现为居民与居民之间,或居民与社区领导层之间难以沟通,彼此难以信任,无法团结合作。
从精神层面看,这种状况造成的后果之一便是居民“社群意识”的薄弱: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既不热心参与社群事务,也缺乏社区归属意识和参与意识。特别是在全球消费主义独占鳌头的境遇下,经济逻辑取代社群的亲和关系,消费主义的延伸使商品附带的象征意义以及商品在消费中建立的社会关系成为市场价值在空间运作中的投射,空间的拆除和重建在工业萎缩的境遇下承担其刺激经济的作用,成为消费的催化剂。曾经人情融融的社区只能在空间架构下步步后退,消费主义成为现代社会的主流意识,传统文化的疆域遭遇切割和划分,现代性的触角已经延伸到每个角落,无孔不入的能力将社区文化空间一再逼到墙角。这就是我们当今所面临的现实,尽管伴随着浓浓的苦涩味。
综观整个世界的现代化发展走向,社群意识与社群问题一直是世界性的难题,即使西方的发达国家也未能幸免,所以,无论是英国、法国还是美国,他们都相继开展过“睦邻运动”、“社区组织运动”、“美化社区”等,其目的都是充分利用社区的人力资源,培养社区居民的自治精神和互助精神,动员社区居民参与改造社区生活条件的活动。著名的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赛尔森就认为,社群心理意识是“对于其他人有类似的知觉、与其他人交互相依、借由给予或为其他人做所期望之事而有意愿去维持交互相依,并且是一部分较为可靠及稳定的结构的情感”。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逻辑就是,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社会面临的首要问题永远是人与人、人与自我这样一些基本的问题。人的生活离自然越远,就得跟人生活得越近。从社区的实际状况来看,告别了传统民居的旧习俗,新的习俗的肇建就构成新的难题。群体生活的问题,诸如人际关系淡化,凝聚力减弱,居民对社区缺乏责任感、投入感和归属感等等也就再次横亘在人的面前。我们不是文化保守主义者,当然欢迎城市街区建设的推陈出新,但这种创新应与一地的社区文化精神与世代流传的文化认同相谐合。所谓文化认同是个体在所属文化群体与其场域内形成归属感、保持与创新自身文化的社会心理过程。根据美国跨文化学者爱德华·霍尔《超越文化》一书中的观点,文化的交流与认同过程往往与具体的语境相关。而记忆场所恰好被认为是一种具体化了的文化认同。相比官方认定的、纪念碑式的建筑遗产或者成规模的历史地段来说,一条小街,一个街区的文化记忆场所更具普遍性、多样性,更贴近市民的社会生活与文化情感。也正如美国社会学家米歇尔·尹·博尔在《从集体记忆到集体想象》一文中指出的,尽管这些记忆场所与城市的整体意象并非一致,或者还没能进入城市的档案馆或者博物馆,但正是它们构成了社区文化的认同性与多样性。
正因为如此,我认为强化市民的主体地位的上海市民文化节的举办,不仅为上海提供文化服务、保障公民文化权利进行了富有成效的创新,更对于政府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模式的转型,创造了新鲜经验,对推动上海市民社群意识的改变也带来了新的契机。
随着办节的不断深入,将呈现多方面的文化意义,但从根本上向人的“社群”意识(或者称之为“社群精神”)的复归,应该是题中应有之义。“复归”也并不意味着回到传统的、封闭的、同质的生活共同体,就像当下许多人盛赞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淳朴社群关系那样,实际上我们也永远不可能再回归那个时代的社会图景了。我这里指的“复归”是在当代都市社会发展进程中,如何进一步发掘和复兴“社群”这一传统社会结构中蕴含的某些精神文化价值,如人际聚合力、社群公共生活的参与性、基于群体生活意识的认同感、归属感、互助性和公益精神等。回归既是对社区本质精神的诉求,又是要超越狭隘的亲情、人情等关系,走向更大的人际互动。
我们民族一直存在邻里互尊、互帮、互助的优良传统,孟子当年说:“乡里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和睦。”以今天观点来看,我们应该把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科学的现代文明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上海市民文化节这个平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真正落细落小落实,通过长期、多重、互动的文化影响和熏陶,把“社群”意识与市民的行为和思维方式联系起来,使和谐文明的邻里关系得以确立,为独具魅力的海派文化增添新的内容。
(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民俗文化学会会长)
文化——价值和秩序
樊颙
文化到底是什么?文化,就是两个具体的内容总括和体现:一是价值,二是秩序。
我们不妨回顾一下我们时常看到生活中的真实现象:乘坐电梯时争先恐后、拼命拥挤;前面有些车辆不打方向灯就突然变道引来骂声一片;对过马路闯红灯不是批评纠正,而是跟风相随。还有相邻的隔壁人家常常把自家的自行车、助动车、鞋柜、甚至杂物、脏物都堆放在过道、走廊、门口,自以为是地认为“这是我家门口,我有这个权利”;公共场所大声喧哗、饭店酒宴旁若无人、恣意宣泄情感,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在感到无奈和痛恨之余,往往又仅以“不文明、素质低、欠教养”加以评价和谴责。人们到底缺失了什么而导致了如此失范,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深思和反省。自身权利如何选择以及对他人权利的认知和对待,对自身的义务如何履行,以及对他人的义务如何要求?其中,“契约精神”的建立至关重要,它是“文化”中秩序的核心内容,而“契约精神”的树立、培养、践行和信仰是解决社会乱象的关键手段。
“文化”是由价值和秩序的合体而构成,价值又可按国家、民族、家族、家庭、个人等各个层级提炼和倡导的价值标准和核心价值观。价值标准从传统的“忠孝礼义廉耻”,到现代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核心价值观,几乎各个时期都有与之相适应的时代要求。秩序是依从价值的层级而确定并与之相适应的行为规则和方式方法。秩序也可按其国家、民族、家族、家庭和个人的层面限定和规范各种行为。大到“契约精神”的展现,小到长幼有序、先人后己的要求。所以,无论古今中外,在价值标准和秩序规范的相互关系中虽呈现缤纷灿烂各有千秋的形态,但殊途同归,追根溯源都是一脉相承的。
上海举办的市民文化节,其表象在于培养和提升市民的“文化素养”,其背后的本源就是“以文化之”,培育现代市民的“价值与秩序”。《易·贲》象辞讲:“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如市民文化节中的阅读、写作、舞蹈、合唱,以及倡导推出“广场舞文明公约”等诸多文化活动行动,让广大市民在共享公共文化建设成果的同时,实践了“以文化人”的目的;市民在参与文化活动的过程中,不但享受到文化的欢悦、快乐,更得到了精神上的滋养,知道了“文明以止”——价值与秩序的内在道理。
上海举办的市民文化节,从这个角度来讲,它对市民培育价值与秩序的作用,并不次于甚至更重于它的文化娱乐效果;而市民文化节的内在意义,因此具有更为深远的价值。
(作者为华东理工大学法律社会学研究中心特聘教授、上海新惟律师事务所律师)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