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亩梅花竞相开放,让置身花海中的游人欣喜不已。 本报通讯员 刘海波摄
■本报驻浙记者 蒋萍 通讯员 刘海波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冬日暖阳下,浙江长兴林城镇的万亩梅花竞相开放,红梅片片如红霞,白梅朵朵如飘雪,让置身花海中的游人沉醉不已。这儿正在举办第十届梅花节。
更兴奋的是当地梅农。从原始的卖“梅果”到卖“梅花”,借助梅花产业转型升级,他们走出了一条发家致富路。2014年,林城镇梅花产业产值达2亿元。
梅农砍树,青梅之乡衰落
浙江长兴,位于太湖之滨,栽培青梅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据记载,明洪武年间,出县西行20里,一路上梅树夹道,有数十万株之多。传统的青梅和以青梅为原料加工而成的乌梅产品早在明清时期已负盛名。上世纪80年代初,林城青梅被浙江省林业厅认定为“双万亩基地”,酸甜可口的果梅更是畅销海外,林城成为名副其实的青梅之乡。到本世纪初,长兴县林城镇种植青梅面积达到6万亩左右。
“价格从高峰期的每公斤7元跌到每公斤4毛钱,太惨了,养活梅树的成本都不够。”和梅打了一辈子交道的66岁梅农协会会长孙勤芳回忆,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和产量的不断提高,青梅价格开始一路下跌。强烈的反差以及梅树日常养护成本的不断增加,最终酿成了长兴梅农挥泪砍梅的悲剧。
“如果没有吴晓红,就没有林城‘中国红梅之乡’的今天。”孙勤芳老人多次向记者提到,“长兴自从有了吴晓红,‘梅’就开始由‘青’变‘红’,直至红透了长兴梅产业。”当地的梅农都认可这句话。
从果到花,挽救青梅之乡
2002年,眼看梅树成片倒下,“青梅之乡”即将遭受“灭顶之灾”。就在这时,有人极力劝阻梅农不要砍梅树,并卖房筹款,从梅农手中收购老梅树桩。他就是当年58岁、刚退休的吴晓红,在长兴民间人称“梅桩疯”、“花痴”。
老梅树经历了岁月风霜,枝干虬曲苍劲;梅花傲雪凌寒开,香气满溢乾坤,是两千年来文人墨客咏叹不尽的“国花”,也是士人的精神图腾。眼看梅树成片倒下,吴晓红无比心疼。“当时确实有点疯,花300万元搞了400亩梅花培育基地。”吴晓红告诉记者,建起基地后,他四处寻访名师学习嫁接、造型技艺,并从全国搜罗了20多种奇梅,还引进了日、美等国的新品种。经过三四年的潜心研究,吴晓红的高位嫁接技术逐渐成熟,原本被抛弃的青梅老树桩上绽放出千万朵红梅。过去青梅树重果不重花,吴晓红要让梅树变身为重花不重果的园艺精品,国画中的“残桩老梅”变成了现实美景。
2007年前后,吴晓红售出的第一批红梅赚了近百万元。当地的梅农恍然大悟,纷纷向“梅桩疯”取经,他不仅传授技艺,而且提供种梅枝芽,迅速扩大梅桩嫁接培育面积。在吴晓红的带动下,长兴逐渐从原有的青梅产果之乡变成了中国红梅集散地,红梅种植面积达10800多亩,经营农户约5000户。2008年,林城镇一举获得“中国红梅之乡”称号。
如今,长兴的红梅遍布我国大江南北,杭州西溪湿地公园梅花景观、杭州超山梅花风景区、上海世纪公园梅园、无锡梅园……绽放的都是长兴梅农培育的红梅。
“一朵梅花”走出多元产业
2012年2月,正当梅花含苞待放之时,酷爱梅花的吴晓红却做了一件令人惊讶的事儿。吴晓红吩咐员工去采花,一天要采四五百斤。惜花如命的吴晓红为什么要采梅花?原来他要开发梅花的内在价值。
吴晓红和他的团队每年都人工采摘数吨鲜梅花进行试验,提取红梅、绿梅、蜡梅中的香味精华,开发出梅花香薰、车载梅香、梅花眼枕等系列产品,填补了国内外市场空白。闻“香”而来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陈俊愉欣然提笔赠名“中国香”。
红梅规模越来越大,人气越来越旺,也盘活了当地其他的农家经济。林城镇梅花园旁新荣华农家乐老板开心地说:“每年举办的红梅节,来林城看梅花的客人非常多,我们的生意也红火起来了,每天营业收入有1万多元。”
(本报长兴3月3日专电)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