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飞来横祸,将42岁的赵女士推到了死亡边缘。一根长2米、直径1.5厘米的螺纹钢筋从天而降,如标枪般插入赵女士左颈部,从颈5椎板穿入横贯整个颈椎,将脊髓斜切断,抵颈6、颈7右前方穿出,直达食管气管,生命危在旦夕。二军大长征医院十个科室专家联手合作,紧急手术,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大援救,成功拔出了夺命钢筋,并通过颈椎手术重建脊柱稳定,让赵女士重新撑起了生命“脊梁”。
钢筋从天而降插进颈椎
3月16日下午3时,赵女士正在苏州一个建筑工地上驾驶升降机,升至3楼时,突然,一根2米长钢筋从24楼掉落,从其左侧耳后插入颈部。辗转多家大医院,医生均认为她病情严重,建议立即转诊至全国脊柱外科技术实力强的医院——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救治。
次日凌晨5时,患者抵沪。长征医院立即开辟绿色通道,将伤员直接转入重症监护室。脊柱三科主任陈雄生接到会诊电话后,立即指派颈椎救治及手术经验丰富的副主任杨立利赶赴急救科。经查,发现损伤很严重,钢筋从颈5椎板插入,横断整个颈椎,从颈6、颈7前缘穿出,导致脊髓断裂,颈椎骨折脱位,严重不稳。钢筋异物残留体内极度危险,伤者头部活动及搬运中随时可损伤周围大血管、食道及气管等重要组织导致患者立即死亡,必须尽早手术。医生迅速对病人的情况作出判断——病人属于严重综合性颈椎脊髓外伤,需要多科室联合救治。
十个科室专家协作抢救
医教部迅速成立抢救小组,脊柱三科、急救科(重症监护)、神经外科、血管外科、耳鼻咽喉科、麻醉科、心胸外科、影像科、输血科等十个科室专家汇聚制定抢救方案。专家们一致认为,钢筋残留体内极度危险,随时可损伤颈部大血管等器官导致死亡,即使没有周围组织的二次急性损伤,后期必然严重感染而导致全身脏器功能衰竭及死亡。必须通过手术取出异物、重建脊柱稳定患者,才有生存希望!
在详细评估伤情后,专家对手术时间、手术顺序、麻醉方式、手术方案等细节一一作了详尽的分析讨论。方案确定后,在医教部大力协调下,专门腾出一间手术室,集全院之力保障手术顺利。
3月17日下午3时,脊柱三科、神经外科、耳鼻喉科、心胸外科、血管外科、麻醉科、急救科等科室的专家及医教部领导悉数到场,与此同时其他相关科室专家在手术室待命,随时应对出现的各种突发情况。
6小时手术后脱离危险
术前,在影像科DSA室,神经外科副主任黄晨光与主任侯立军迅速制定最佳椎动脉保障方案,在DSA下预先留置椎动脉漂浮导管,确保万一出现椎动脉术中急性断裂这种最坏的情况下,可全方位保护患者生命体征。
患者到达手术室后,麻醉科主任袁红斌和主治医师宋哲明等迅速完成伤者全身麻醉,著名脊柱外科专家贾连顺坐镇指挥,首先由耳鼻喉科廖建春采用颈部U形皮瓣切口充分显露钢筋入口部位;随后在脊柱三科陈雄生和神经外科侯立军、黄晨光、廖建春等多学科专家教授联合指导下,杨立利带领廖心远、何阿祥细心显露穿透下颈椎的钢筋远端,磨钻磨除紧卡住钢筋的颈椎椎体,逐步松解钢筋。在确保周围颈部大动脉不被钢筋及锐利的骨折断端损伤时,杨立利从体内缓慢地推动钢筋,贾连顺以沉稳的力量从体外细心缓慢的顺时针旋转钢筋。
眼看着胜利在望时,病人突然出现了手术中最危险的情况——血压下降。原来在钢筋移出体外过程中不断产生振动和摩擦,使本身极不稳定的移位骨折块不时刺激血管和神经。经验丰富的杨立利当机立断停止操作,继续充分去除致压骨块并保护好椎动脉和神经,防止拖出时损伤动脉。之后医生们继续缓慢而轻柔地移动钢筋,当把钢筋全部拉出来的一瞬间,手术台上的所有医生长出一口气——手术中最危险最困难的一关渡过了!
手术第二个重点就是对骨折脱位的颈椎稳定性重建。由于钢筋破坏颈椎十分严重,多节段颈椎椎体及附件完全骨折、脱位,杨立利采用术前讨论研究的最佳预案立即快速重建颈椎稳定性,在对颈椎伤部彻底清创、清除钢筋带入颈椎的毛发及泥土等异物后,对损伤严重的颈部两个伤椎进行切除,彻底减轻脊髓压迫,对颈椎脱位进行了钢板固定复位。手术后,在心胸外科孙光远副教授协助下,细心检查食道、气管情况并处理。在耳鼻喉科刘越徉医师协助下,使用内窥镜清除伤道内的残余毛发,减少患者术后感染的风险。经过6小时“战斗”,手术成功。
通讯员王根华本报记者施捷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