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NCAF)发起的《今天传承•当代再造》艺术计划首年进程展近日隆重亮相上海至美空间画廊。
“今天再造”计划启动于2014年9月,由姜节泓和楠楠担任联合策展人。该计划是一次研究性的策展计划,为期三年,每年邀请当代艺术家和文化传承艺术家展开对话,并以艺术实践的方式针对主题作出回应。参与第一阶段计划的艺术家包括,梁绍基、史金淞和杨心广三位当代艺术家,以及缂丝传承人王建江、昆曲艺术家沈昳丽。
和通常的艺术展览不同,“今天再造”计划是以研究为基础,而不是简单的做出作品。自启动以来,通过专题研讨、艺术家之间的对话、艺术家工作室走访等一系列活动,以及策展人与艺术家之间大量的书信往来,艺术家和策展人展开了对话。
策展人姜节泓博士在与艺术家的交流中谈到,当代艺术与设计不同,“今天再造”并不直接地通过作品来解决问题,而旨在建立更高的着眼点。不仅仅在艺术实践中简单地重新运用传统手工技艺,更重要的是思考这些民间传统在眼下日常中的边缘角色甚至缺席状态,呼唤断层另一端的文化遗赠,从文化脉络的继承上来展开独立的反思,从哲学意义上来警觉、揭示和关怀中国当前所面临的文化困境。在这里的“再造”并非凭空而“造”,首先必须扎根于物质和非物质的文化本源,出于传统而归于传统。通过对于本源的充分尊重和研究提出具有当代意义的批评态度,从而达成一种“再创造”。
当代艺术家梁绍基的艺术思考与实践存在于“科学与艺术,生物学和生物社会学,编织和雕塑、装置、行为艺术的临界点”。在他创作的作品中,我们首先看到的不是材料本身,不是装置的形式,而是温情和坚忍——正如那些附着在冰冷的铁链上,在磐石上层层延绵的蚕丝——或所谓“以柔克刚”。
相反,史金淞的作品从来就饱含着一种力量,一种近乎暴力之美日益凸显,渐渐凝固成为他最鲜明的艺术风格。 此次史金淞的作品将昆曲的声乐绵长重新演绎,其作品通过机械的打磨来“自然”地消耗物件的原本物理结构,或者说加速和视觉化了这种原本不可见的消耗, 编造了一个关于时间的虚拟世界。
另一位艺术家杨心广更注重传统文化中的精神和性格在当代的 再现和复活。在这一组作品中,艺术家所创作的一个个由黑色钢筋所焊接起来的线状几何形体, 不是简单地对传统文化中山水意象的“临摹”,而是批评性地思考这些山水意象中的皴法结构, 如同传统缂丝工艺般的编织建造,一种既定的心手相应的秩序。
缂丝文化传承艺术家王建江的作品——龙袍在进程展上亮相。缂丝自古有“一寸缂丝一寸金”的盛名,此次作品进程展向公众展示缂丝“通经断纬”的精湛织造技法,诠释一个在经纬的世界里编织出来的皇家尊荣。而首年计划另一个传统文化艺术的“百戏之组”昆曲也展出其最具盛名的折子戏,将曲词典雅、行腔婉转、表演细腻倾情演绎。
《今天传承•当代再造》计划联合策展人姜节泓说:“此次首年作品进程展呈现的,无论是传统艺术或是当代的实践,核心是时间,或者说是对时间的态度,与我们当下的发展速度不谋而合;在此交汇的,是艺术家和观众不同的想象力,反思传统文化中物质的和精神的馈赠, 并还给自己一个似曾相识却又陌生的身体经验。”
本次上海进程览是“今天再造”艺术计划第一阶段研究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今年6月,“今天再造”计划还将在北京举办公益拍卖活动,公益拍卖所得的全部款项也将继续用于“今天再造”的第二阶段。
“今天再造”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这个项目本身,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执行理事长、同时也是该艺术计划策展人的楠楠表示,这也是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探索公益性的艺术机构在中国进行更多实践的一个开始。作为国内唯一一家专注于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非营利性基金会,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将联合该计 划的首席荣誉赞助商路易十三,链接起越来越多的个人和机构,共同投身于艺术公益事业,激发和撬动更多的社会资源,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构建健康生态。
摄影丨文汇报新媒体中心张挺
视频剪辑丨林优岳
编辑丨蒋竹云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