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过来要求做某项检查,先进的X光机、CT在屋子里静静地摆着,没人会使用它们,或者医护人员摸索会用了却看不懂片子,患者痛苦,医生心里也难受。过去,在喀什各乡镇的基层卫生院,时不时就会发生这样的现象。”喀什地区莎车县佰什坎特镇卫生院院长阿布都赛买提·玉素因告诉记者,“未来如果有‘医联体’的帮助,不光硬件,我们基层卫生院的软件水平在得到上海专家和喀什专家的培训之后也会显著提高,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三甲水平的医疗服务,那甜蜜,真是流进心坎里。”
近日,南疆(喀什)新型医疗联合体建设培训班暨合作框架签约仪式在瑞金医院举行。上海市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副总指挥姜爱锋表示,作为沪喀合作会议纪要的重点内容之一,建设南疆(喀什)医联体是继喀什二院“创三甲”成功后,上海卫生援疆的又一重大举措。
上海援疆医生难舍叶尔羌情
在培训启动前,莎车县卫生局局长卡斯木·卡吾力首先感谢了上海为莎车卫生事业提供的财力、人力、智力支持。他说:“五年来,上海在莎车投入2.5亿卫生援建项目资金,为莎车新建多处医疗基础设施,购置了大量先进设备,缓解医疗设备陈旧、落后的现状。上海专家的到来,开展了心脏介入、血管造影、锁骨深静脉插管等多项手术,填补了莎车医学史的空白。”
对此,瑞金医院泌尿外科援疆医生钟山表示,援疆工作也让自己有了很大的收获,眼看支援期满,他有了一种难舍南疆的感情。“医院派了最好的人才来配合手术,我加班,他们也加班。”钟山希望,未来通过医联体的建设,能让“三甲”医疗水平永远留在叶尔羌河畔。
参加培训班的有喀什地区卫生局和对口四县卫生局主要领导及相关科室负责人、地区二院及对口四县人民医院主要领导及医联体具体负责人共26人。结合医联体建设需配合喀什当地医疗卫生状况,本次培训课程突出了医联建设、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医院信息化建设等三方面的内容。
发展远程医疗适合喀什地情
在第一课上,瑞金医院副院长胡翊群向学员们介绍了医联体的内涵。他认为,医联体就是同一区域内不同层级、不同类型的医疗机构通过纵向或者横向的资源整合所形成的医疗共同体。目的在于实现医联体内信息共享,责任利益共同分担,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推动区域内签约居民分层就医,并最终实现预防关口前移,控制节约医疗成本,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对于喀什地区叶城县西合休乡二村七组的牧民们而言,看病就是一次艰难的抉择。西合休乡距叶城县城约176公里,面积1.39万平方公里,距离乡政府最近的村也有30公里路程,而最远的则达220公里。去近点的乡镇卫生院看病,他们要骑半天马,穿梭于崎岖艰险的喀喇昆仑山,到了卫生院,能力相对有限的基层医务人员还未必吃得准病根;可要想去三甲医院喀什二院,他们还要从乡政府先坐6个小时汽车到叶城,再转车去喀什,一来一回要四五天,看病之前,吃住行的费用就让其望而却步。想来想去,大多数人就决定在家扛着,但高血压、心脏病等喀什地区高发的慢性病随时有可能夺去他们的生命。
“对这些偏远地区的病患来说,医联体所要搭建的远程医疗系统意义重大。”胡翊群建议,南疆地区发展远程医疗要在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努力,一方面要安排网速20M以上的专线,保证视图传输质量,同时还要加强相关医护人员的业务培训。
培训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实际上,“南疆(喀什)新型医疗联合体”在上海援建的喀什二院和对口四县医疗卫生机构之间先行先试已有4年,通过寻诊、转诊、远程会诊等手段,救助更多农村病人。这其中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是龙头,四县县级医院、卫生医疗机构以及地区卫生学校为节点。同时,上海(喀什地区)临床医学中心在后方支持。
姜爱锋告诉记者,卫生援疆在上海援疆力量中比重最大,在当地也最受欢迎。“卫生援疆有两个重点任务,一个是喀什二院‘创三甲’,第二是‘三降一提高’(降低传染病发病率、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提高人均期望寿命)。第一个已经完成,第二个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下一步就是以二院为龙头,让上海优质医疗资源辐射到各县、各乡镇,让农村百姓享受援疆成果。”姜爱锋认为,要完成辐射,关键还是要加快培训出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针对“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喀什正在编制“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中心的医疗服务中心规划”。姜爱锋认为,未来,要从打造丝绸之路区域诊疗中心的高度,建设南疆(喀什)新型医疗联合体,提高喀什地区医疗服务水平。“在不久的将来,中亚周边国家有需要的病人也可以坐在喀什二院的病房里接受上海医疗服务。”他说。
文汇报记者 赵征南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