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其俊
2013年底,“玛花纤体”“健康煮”等突然停业;去年10月,“康骏会馆”上海80余家门店一夜间关闭,数万会员近2亿元预付费卡余额“打水漂”……近年来,预付费卡商户屡屡爆出“跑路”消息,引发众多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的担心。
在年初召开的市政协会议上,民革上海市委党员、市政协委员朱建国提案建议,引入第三方保险赔偿制度,变事后监管为事前“尽职调查”;市人大代表李飞康、柏万青等12位代表在人大会议上也分别递交联名议案和书面意见,呼吁政府部门加大审查力度,对预付费卡的监管要引入创新管理方式。
日前,市商务委在答复提案时表示,本市正在制定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通过引入保险机制,从一定程度上化解因发卡企业发生经营风险而引发的消费纠纷。
《办法》对企业不具约束力
李飞康代表说,现行监管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发卡企业备案制度不完备,没有覆盖健身、培训等案发重灾区;二是消保委约谈成为主要治理手段,由于缺乏法律强制力,一些傲慢的商家甚至以中途离场来公然抵制。
据市消保委统计,2012年上海预付费卡投诉共5800起,2013年为6300起,2014年已超过7000余起。除了已曝光的事件,更多投诉集中在霸王条约限制侵害消费者权益。今年1月15日,市消保委约谈“金仕堡健身”“开禹美容美发”“力康健身”三家被投诉的预付费发卡企业,其中“金仕堡健身”仅去年就遭投诉885件,但消保委的权限只能约谈、教育、警示,而无处罚权,企业根本不当回事,甚至中途离场。
2013年,商务部发布《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试行)》规定,规模发卡企业、集团发卡企业和品牌发卡企业实行资金存管制度,如果发生企业“跑路”事件,就能用这笔资金来赔付。
引入第三方保险赔偿制度
朱建国委员认为,《办法》主要针对的是商场、超市等备案过的企业,且如果托管资金太小,对企业没有约束力;资金太大,则影响企业运营。为此,他提出“引入第三方保险赔偿解决预付卡监管问题”的建议,要求商业保险接入预付卡企业,商家向保险公司支付保费,出问题由保险公司赔付。针对预付卡企业的运营情况、资金现状,由保险公司做尽职调查,针对不同信用和风险等级的机构,设置不同赔付比例。他还提出,考虑到信息不对称,保险公司将上述尽职调查信息在自己网站定期公开,上报行业主管部门,由后者统一备案。如发现问题,可通过权威媒体发出警示,并提前介入监管。
变被动上门为主动执法检查
据悉,去年关门歇业的高端养生机构“丽池会所”,由于并未列在备案企业名单中,从一开始就处于“零监管”状态。柏万青等代表建议,商务部门要变被动等候发卡企业上门备案为主动开展备案的执法检查,对投诉和纠纷集中的企业重点开展专项检查。只要查到没备案,就按规定,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1-3万元罚款。对不具备开业条件就擅自发卡的企业,由工商部门根据《消保法》处罚,消费者有权获得预付卡金额3倍的赔偿。
将建预付卡管理信息平台
市商务委表示,拟通过建立“发卡企业预收资金银行专户管理+履约保证保险”制度,通过监控发卡企业预收资金流水信息和限制部分预收资金自由使用,引导发卡企业购买履约保证保险。
当预付卡发卡企业申请破产且被依法裁定、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被备案机关处以最高限额的行政处罚,导致其拒绝履行或无法履行兑付商品或服务的义务,并且未能退还卡内预收资金余额,保险公司会根据预付卡发卡企业承保的预收资金余额情况,按一定比例、每卡及每人限额、保险合同总限额等情况承担保险责任。
市商务委称,将会同上海保监局等单位尽快出台《上海市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并建设本市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信息平台。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