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恐怕是当今所有大都市的“通病”。开车太堵,坐车太慢,地铁太挤……那么诞生于19世纪的自行车,能否成为21世纪“绿色出行”的最佳选择?一些城市的决策者和民众给出否定的答案,理由从“气候条件不佳”,到“道路规划限制”,到“便民设施不足”……相比之下,“自行车之都”又是如何克服难题,让理想变为现实的呢?
基础设施改善骑车行为
谈起自行车交通的发展,恐怕没有哪个城市比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拥有更多的“招数”。走在哥本哈根街头,只稍作留意,便能在城市不起眼的角落发现自行车发展的秘密。与传统印象中非机动车的“混乱、无序”形成鲜明对比,这里的骑车人会排着整齐的队列,耐心等待交通信号灯给出通行的指令。有数据显示,哥本哈根拥有全球最良好的骑车规范,只有7%的骑行者无视或违反交通法规,闯红灯的人不足1%。究其原因,市政府会自豪地说:“要想让骑车人改善自己的行为,只需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
早高峰时间,人们骑着单车从各个方向进入城市中心,连续的自行车流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作“绿波”。为了让骑行者能够更快捷地抵达目的地,哥本哈根的交管部门发明了交通信号协调控制系统,通过捕捉自行车队传感器所发出的信号,自动跳转绿灯或延长绿灯时间,从而使骑车人在早、晚高峰时无需停车,就能直达或离开市中心。一些主干道路口还设立了LED指示牌,引导骑车人改变骑行速度和方向,以便同“绿波”汇合。
哥本哈根对于骑车人的“照顾”绝不仅限于此。在大多数的十字路口,步行道边缘设有垫脚和栏杆,让骑行者在等候绿灯时无需离开座垫或吃力地脚尖点地,便能轻松保持平衡。此外,路边的垃圾箱同时朝非机动车道“开口”,方便骑车人丢弃纸巾和饮料瓶。自行车道还和机动车道享有同等“待遇”,车道边缘铺有减速带,让过于靠近路缘的骑车人能够及时避让,以免发生意外。
据悉,哥本哈根共有28条连接郊区和市中心的非机动车道,且全部采用分离式设施。截至2013年,在大哥本哈根辖区,分离式自行车道总长已超过1000公里,另有数百公里的普通自行车道穿插在城市之中。这里还有其他地方难得一见的自行车高架路,它们凌驾在水面和公路之上,蜿蜒曲折,别致优雅,已成为哥本哈根自行车基础设施的标志建筑。
为单车出行争取便利
同哥本哈根相比,加拿大的蒙特利尔依然是一个由汽车主导的城市。1975年,蒙特利尔首家自行车俱乐部“单车世界”成立。40年间,在创始人罗伯特·席乐曼的带领下,蒙特利尔从一个“没有任何自行车基础设施”的城市,转变为如今的“北美自行车之都”。
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原油价格暴涨,为自行车交通的发展带来契机。随着原油价格趋稳,决策者们纷纷将目光重新投向汽车,相关基础设施紧锣密鼓地筹建,自行车作为“交通替代品”的使命宣告终结。席乐曼策划了多场为自行车出行提供更多便利的活动。
首先是要求铺设自行车道。“单车世界”俱乐部成员在身上涂抹番茄酱模拟车祸现场,要求政府保障骑车人的出行安全。其次是争取自行车“乘”地铁的权利。俱乐部成员故意携带大宗物件搭乘地铁,甚至扛着用纸板剪出的“大象”进入地铁站,向现有规则发起合法挑战。最后,是要求在圣劳伦斯河上架设专供自行车使用的桥梁。席乐曼装扮成摩西站在河边,模拟分开河水的动作,俱乐部成员们则组队将载有自行车的独木舟划向对岸。
1985年,蒙特利尔发起了第一届环岛自行车赛。同年,第一条自行车专用车道建成。如今,这个城市已经拥有了超过650公里的自行车道,5000余辆公共自行车分布在城市的各个街区。2013年,蒙特利尔市长丹尼斯·柯德尔亲自加入环岛自行车赛的行列。他公开承诺在不远的将来让城市的自行车专用道长度翻番。
文汇报见习记者 陆纾文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