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本报“夏令热线”率先报道了华江公路地下猪内脏黑市招摇过市的现象,报道刊发后引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区两级、四部门联合开展重点整治。时隔一年,那里情况如何?7月中旬本报“夏令热线”13671686848开通以来,不断接到市民举报,称这一地下市场再度死灰复燃,华江大桥又现非法猪内脏交易。据此,记者连日来四次回访华江公路,探究黑市成“不治之症”的深层原因。
市民:黑市“复活”已半年
“去年劳动报对华江公路的报道我们都很关注。”市民杨先生家住江桥万达广场旁,他所在小区居民常常结伴去华江批发市场买菜,因而对猪内脏黑市的情况非常熟悉。他说,原来由于一座华江大桥涉及嘉定、闵行两区,桥上属共管地带,两区城管轮流执法,导致摊贩们用打游击来对抗执法。在本报报道后,“路上值勤人多了,整治力度很大。”杨先生说,很快黑市就从华江大桥上消失无踪。
可是,好景并没有持续多久。据杨先生反映,今年二月,他再度前往华江批发市场买菜时发现,那些遁形的猪肝摊贩又出现了,直到最近,这一黑市几乎每天凌晨准时开张。
现场:沉默无语的执法者
为了证实市民反映的情况,记者选择了四个不下雨的凌晨,突击暗访华江大桥。
凌晨时分天色昏暗,从北翟路拐弯进入华江公路,街上万籁寂静,然而一路向北却越来越热闹。抵达华江大桥,记者发现,以桥中心为“三八线”,桥南停满了各种小型面包车,车厢门一律敞开着,一只只脚盆铺展开,暗红色的猪肝就挂在盆边,伴随着阵阵腥臭(见图)。“有检疫证明吗?”记者连问三家摊位,老板要么默不作声,要么警惕地摆手拒绝回答。 过了桥中心线的桥北区域,则又是另一番情景。那里相比桥南显得格外安静,仅有的几辆面包车都是去批发市场进货的车主临时停靠的。记者注意到,就在桥中心线这里,停靠着一辆城管执法车,车牌号为沪MQ***3,。两名城管执法人员站在车外,一边吸烟一边默默看着桥北的摊贩。记者在一旁等候了足有半小时,不见他们有任何行动。
调查:联合整治遇“尴尬”
去年“夏令热线”期间,本报就对华江大桥猪内脏黑市做了报道。随即,市委市政府对本报反映的问题高度重视,由市级政府层面牵头,经多部门协商,制订了一个由食药监、城管、农委等部门联合开展长效整治的方案。那么,说好的整治去哪儿了?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黑市再一次“借尸还魂”?
“去年8月份以来有过几次联合大执法,今年4月也有市民来举报,但我们都没有查到。”闵行华漕镇城管中队负责人回应本报称,联合执法一直持续到去年底,由于当时执行效果不错,本以为这些摊贩没有了经营场地会就此解散,所以把这一执法方案暂停了。他表示,在停止联合执法后,他们在当地安装了两个探头对着大桥,请辖区大联勤值勤人员予以巡管巡查。“但是,每当我们接到线索赶到现场时,他们就把猪肝收到车厢里,如果是直接摆放在地上的摊位取缔很容易,对车内的隐蔽非法交易,执法有困难。”这位负责人认为,对内脏非法交易,最好还是让专业部门去监管,城管执法比较“弱势”。
“联合执法停止后,我们还是每天派人在现场巡查的。”嘉定区市场监管局负责人告诉记者,此前联合执法的方案是,两区轮流值勤,对整座大桥开展统一执法,执法权限打破区域限制,允许当值人员跨区交叉监管。但是这一方案停用后,江桥执法人员就只能“自扫门前雪”,一旦摊贩逃到对面区域,他们就只能干瞪眼。
“还是执行力的问题。”市食药监管局协调处魏红勇处长说,去年11月,针对华江大桥黑市问题,市局牵头、两区联合办公协商,专题对跨区域执法问题达成一致,实践证明联合交叉执法的方案是有效果的,问题在于,时间一长各方都有所松懈。魏红勇表示,对于黑市反复回潮,市局层面将继续督办,对于执行不力情况,也应当进行追责。
溯源:源头管理让人担心
然而,在专业人士看来,华江大桥黑市的“死而复生”,仅仅依靠联合整治,仍然是治标不治本的“对症式治疗”。根治这一顽症的最大障碍在于,源头的问题没有解决。
华漕城管中队负责人透露,黑市内脏主要来自嘉定和松江的三家屠宰场。嘉定市场监管局负责人也表示,除了这几家屠宰场,全市还有不少小型屠宰场可能存在违法私卖内脏的情况。魏红勇说,现在最困难的是掌握源头信息。
今年5月,四部门联合发文,对生猪内脏安全监管明确规定,像华江大桥黑市这样的场外非法交易,由城管现场整治取缔,并把情况及时通报食药监部门,由后者负责调查生猪内脏的来源和流向,由农委负责追查屠宰企业的违法违规行为。根据调查结果,如果是本市屠宰场违规,农委承担监管和追查责任,假如是通过各种道口或非法途径从外省市流入,也应立即通报当地主管部门。他表示,“这些内脏从哪里来,又流向了哪里,这才是整个食品安全监管链上最让人担心的事。”但这一通知发布至今已有两个月,基层执法部门到底上报了多少信息,目前没有具体统计,情况并不容乐观。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